在农村洗澡 文/郑天良 我出生在农村,属于40后,小时候的农村特别特别冷。每到冬天必下几次尺把厚的大雪不可,十天半月雪融化不了,于是玩打雪仗踩高翘堆雪人。小水塘里的冰也特别厚,小孩子可以在上面溜冰。雪化时屋檐下的冰激凌能有一尺来长,由粗而细倒挂朝下。尤其在背阴一面越挂越长,像一支支水晶宝剑,成一字形排开,看过去蔚为壮观! 如此寒冷的冬季,我们农村人入冬后便很少洗澡了,只是隔几天洗次脚,几个人轮着洗,水凉了再添点热水。条件好的人家,偶尔也有到镇上的澡堂去洗把澡,那是指大人。小孩子十天半月最多换换内衣,换内衣的时间都选在睡觉之前。为了不冻着身子,我妈事先把内衣用脚炉烘热。身上的内衣一脱,我妈就把烘暖的内衣递过来,套上后立马钻进了被窝里。 记得小孩子洗澡,一定要等到过年前才有这个待遇。因为那时候小,具体情况全忘记了。 直到我上了初中,想起来对于澡堂才有了一点记忆。 学校的澡堂叫浴室,很小,有只很大很大的宽边铁锅,铁锅里注满了水。旁边有个炉堂,可以塞进去枯干树枝烧水,这都是校工干的事。二年前回母校听老同学说,当年的校工马师傅还在,90大几了。见水热的差不多了,我们这些学生才能脱光了进去。铁锅的四周是水泥砌的,锅边坐满了人,互相挤堆在一起,一个个用毛巾赶紧沾了热水往身上抹。慢慢地身上便有了热度。 老师事先有关照,人是不可以下到铁锅里去的,小心别把屁股给烫伤了。也有个别调皮的同学,喜欢恶作剧,故意推你下锅,逗逗而己,不敢来真的! 很快浴堂内开始雾气腾腾了,学生们也开始冒热汗了,用现代的话叫“汗蒸”,身上的老垢也开始与身体分离了。一批学生洗好了,一批学生再进去。各个班级事先都安排好的,浴室只对我们寄宿生开放。街上的同学自己回去解决洗澡问题。 第一次进浴室一个个光屁股浪挡的,平时没见过,又是同班同学,还有点不好意思,常常先用毛巾挡住小命根子。 每个星期六下午放假。我背上一包脏衣服要步行13里路才能到家,这是送给妈的“礼物,”每周一大包。我妈也不要我做什么农活,叫我好好看书。我不听就去塘边钓鱼钓虾,一般是星期天下午返校吃晚饭。 2016.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