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喝茶的人,都爱对新茶品头论足。若如毛尖、铁观音等尚好品鉴。唯独普洱茶,新茶回来总是最不好喝的时候,往往每年都是要买新茶喝老茶,少有人会对新普洱的口感、香气赞不绝口。味苦,生涩是普洱新茶的常态。若是新茶便没了苦涩,这款茶一定多了很多的人为因素,这是爱茶之人所最为忌讳的。
即便如此,也不是说新的普洱就没有评判好坏的标准了。但凡爱普洱的人都知道,新茶入口除其苦涩外,只要没有异味,便是可以接受的茶品了。如果汤色明亮,苦涩入口既化,叶底肥厚,那么,这便是一款值得珍藏的好茶了。
实话说,茶友们喝茶、品茶、购茶,都曾经历过疑惑。昨日还听到朋友说起,买茶时品饮的茶很好喝,回到家再冲泡怎么都冲泡不出那样的味道。很是怀疑卖茶者的人品。
当然,这里不排除一些不良茶人以次充好的情况糊弄茶友。但更多卖茶的不会这样做。因为,但凡爱了茶,便也爱了茶本身所传承下来的文化和品质,醇厚、本真。
那些买回去后就怎么都冲泡不出品鉴时的口感的茶,很大程度是人为因素。总结起来无外乎:一、冲泡方法不同。所谓的冲泡方法,指的是购茶时品鉴的冲泡方法和自己回家后的冲泡方法不一样。比如,浸泡和冲泡的区别。如果冲泡方法相同,那么,就存在其他的不同了;二、投茶量多少的不同;三、选用的水质不同;四、水温控制的不同;五、出汤速度不同;六、天气不同。之所以特别强调天气,是因为以普洱茶为例的话,阴天潮湿状态下冲泡的茶的口感和晴天干燥天气下冲泡出来的茶的口感就是有差别的;七、环境不同。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心情,心情也是影响正确品鉴茶的原因之一;八、期望值不同。自己在家或者在其他地方品饮同一款茶和购买时品饮茶时对茶的期望值是不一样的。通常购茶时的心态为,茶好适口价格又合理,就会很高兴的接纳下来。但等茶一到手,自己冲泡时,往往会期望茶的品质比购茶时要好,心里对茶就有了超出其价值的期待。所以,加上以上种种的不同原因,就会造成上当受骗的感觉。
总得来说,除了真的陷入购买陷阱那种情况除外,更多的时候感觉自己购的茶和品饮的茶不同的情况,都是因为品茶者对茶的不了解,或者直白的说,对茶的认识不足,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误解是难免的。
如果说惊喜,那么,今年的新茶上市的确给了爱茶的朋友们一个不小的惊喜。今年九弟亲历茶山做茶,从采摘鲜叶开始一直到制作完成全程跟随,确保品质。
冲一泡新鲜的茶叶,满怀过往一冬的期待,任茶叶在杯中上下起舞。那种久违的或欣喜或失落,会写满每个爱茶之人的脸上。所有的表情都淹没在茶香中,无论感慨也好失望也罢,那翩然而至茶香萦怀的陶醉,总是盖过了所有情绪,书写新茶的又一轮历史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