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7-5-12 08:05 编辑
【记忆模块】 邙山行
1.
邙山坐落在洛阳城北,黄河南岸,算是秦岭山脉的一个余脉或者分支。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座区区不足三百米左右的山,一定是洛阳城绕不开的风景线。
陪着我们的郑州共青团的朋友,操着浓厚的河南口音,说话直来直去:我简单的和你们说,邙山就是一座巨大的坟茔。此言一出,就算九月晚夏,也能惊出人一身冷汗。
事实上人家说的一点儿错都没有。
这座洛阳城北的小山,绵延190余公里,宛如一条卧龙围绕着洛阳城。这座山丘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北邙。邙山位于黄河南岸,是崤山的支脉,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城而过,依山傍水,枕山蹬河,按照风水的说法,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葬之地。
所以有名是因为,自从东汉以来,这里先后埋葬了24位皇帝,包括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是中国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爬邙山是件不算很费力的事情,一路的台阶,你拾阶而上,可以缓缓的走,也可以快步的走。
2.
洛水伊水在这里交汇,并入黄河,大河旖旎,一路奔涌,千古不朽。
我痴痴的站在邙山最高处,看着脚下的黄河,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触。
脚下,对就是脚下,那里栖息着那么多皇帝老儿,他们曾经是一个时代的弄潮人,是佼佼者,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输给了时间,只能乖乖的躺在这片黄土叠嶂的山峦之中,身体和大地泥土最后融入一体。
生命无论你是张扬的来过,还是默默地来过,最后的归宿就是这样。
名利官场,浮华人生,最后都空空如也,剩下一地寂寥和无奈。
邙山向下俯瞰,大大小小数不尽的土包,就是历朝历代帝王的墓冢。根据统计,包括皇族大臣,达官显贵的陵墓在内,邙山地区总共有古代陵墓超过1000座。
以邙山为中心,方圆500平方公里的范围,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被人们称作是“东方金字塔”。
我们去邙山的时间是上午,郑州的同行告诉我们,洛阳有八景,其中有一个著名的景观就是“邙山晚眺”。同行的重庆同行,那个心直口快的辣妹子,说了一句让我们捧腹的话:晚上到这个大坟茔上看风景,想想多瘆人啊。
3.
在郑州的那一周的时间里,看到的风物景致,让我内心充满着敬畏和叹息。中原大地无数历史,都在这片大地上凝聚板结,成为永恒。 邙山之上看黄河,看当时觉得很宏伟的黄河铁桥,觉得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 大河奔流,一路汹涌,不知道带走了多少再也无法洞悉的故事和秘密。 松林,碑道,也是邙山的风景线。我记得我还照抄了一个碑文上面的文字,只是不知道那个本子被遗弃到了那里。
置身邙山,可以让人感觉的东西太多太多。
赢,变作了土,输,变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最简单的语言,往往是最精粹的表达。
管你活着名声多么显赫,管你活着多风生水起,生命结束,终归荒冢,你赤条条的来,你什么也带不走。
元好问的一曲《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道出了人间道理: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唐.沈佺期有诗曰: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
4.
在三十多年后,我写下这些回忆的文字,只能是一种对往事的回忆里带着自己的一些沉悟,其实,记忆是有太多疏漏的,虽不完整,至少可以想起,这也是我一定要写出这段往事的理由。
我们看不清历史,所谓的感知也只能是管中窥豹。但是,历史至少可以给我们传递出一些足以让我们思考的东西。 邙山之上看黄河,平静奔涌,泥沙俱下,时间带走了一切,大河带走了一切,站在空落的时空里,我能感受到的唯有渺小而无他。
人,为什么活着,又为何而忙碌?
功名利禄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一个绝望的深渊,千百年来,无数的追求者,穷其一生,最后落下一捧黄土,这世界什么都不是你的,我的,他的,唯有短暂的来过,算是一次生命的留痕而已。
无数坟茔下面,都是历史,都是故事,都是曾经鲜活的存在。
当喧嚣归寂于尘埃之中,我们该醒着还是睡着?
我不问世人,我问自己。 2017年5月12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