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轻言 于 2017-6-16 16:31 编辑
读了此次征文前二十篇,除酱油和翰林写的是人生三本书,其余十八篇都与父亲有关。有的以父亲身份写给孩子,拳拳父爱溢于言表;有的站在孩子与父亲之间,父亲的父亲经由作者传递给孩子,流淌的除了血脉,更在美好的治家精神;大部分是以孩子身份写父亲,心酸或甜蜜,都是独一无二的心灵之声。
父亲,当我打下这两个字,内心是纠结的,万语千言不知如何开口,那是一本没有页码的书。鼓起勇气翻开它,审视的除了父亲,更是自己。我们的父亲,身份不一性情各异,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和风细雨,也有大棒交加,对错似乎一目了然,却也不尽然。一些东西,只有设身处地站在那个位置,才会客观。有质有量的物体好秤,无状无形的亲情难量。
有些贴子读来是愉快的。比如湘女妃儿与父亲,误会尽除,一家和睦,尽享天伦。小青狐温文尔雅的父亲,感觉是把女儿捧在掌心,看她任性娇嗔,令人称羡。信以为真,即便是怀念父母的文字,读来也爱意盈盈,没有遗憾的亲情是不该悲伤的。有些贴子读来略沉重。读到晏晏父亲送她那只小斑鸠,眼睛都湿了,为不善言谈不事张扬的父亲。眉珊和宋朝笔下的父亲,给人另一种体验。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在亲情关系中,父亲是精神的高点。其实父亲也是人,他不完美,会犯错。当我们用文字将内心的纠结写出,是排解,是释放,也是与父亲言和。诚如临街卖酒所言:父亲是需要用漫长时间去理解的人物。时间不只用来对抗,还是最好的解药。不管愉快还是沉重,都感谢你们给了我一次亲情的洗礼。
读朋友们笔下的父亲时,一直在暗中对比。自己何其幸运,遇上一位好父亲。我家姐妹五个,父亲一视同仁,从不偏心。父亲乐善好施,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资助过很多人,尤其是叔叔的两个女儿。婶婶去世时,大堂妹才八岁。她们在我家渡过学生时代,受了良好的教育。大堂妹博士后毕业回国,接父母去上海玩,却不接叔叔,父母批评她,没有父亲哪有你,你最当感谢的是父亲。父母一世相爱,绝少脸红,这样的生活环境,给了我无形的家庭教育,那就是一家人要和睦相亲。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父亲饱受病痛折磨,但非常乐观,誓与疾病争高下。这美好世界,他还没活够,却不得不走。这是我们子女心中的痛。曾为父亲写过三篇文字,都是片言只语。想趁此机会写篇完整的,仍是无从下笔。就让父亲,在永忆中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