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遇见未来 于 2017-7-13 21:05 编辑
一碰到那根筋就大喊,疼。真文人,在历史没有几个有钱的主。基本都是平民窟里爬出来的愤世嫉俗的清高流。
文人的敏感是一种伤疤。就好比,范进中举了一亢奋,一激动。然后口吐泡沫。不醒人世了。多少个人过来,连掐带搡。好不容易,范进缓过气来。
第一句话肯定是问“我不是在做梦吧!”
看书。书生的故事最多。
书生发悬梁,十年寒窗。苦读书。只为出人头地。步入仕途。做有出息的人,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高品格的人。可世事弄人。不尽如意十之八九。
所以,书生大部分读书,苦读书,真正出息的。做了官,原本的那种清高所剩无几。也就是一入红尘都为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任州知府。十万雪花银。
也就是说,钱财改变了读书人的信念。
真正,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清官大老爷有几个?官场现形记里描写的那些当官的嘴脸。以及官场的黑暗,都说明了。拉拢腐蚀。你不为我所用。必将杀之。所以,莫名其妙的掉了脑袋的读书人做梦也想不到。写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最终换来的是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成了刀下无辜的鬼魂。
所以,古代有人说,做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却让皇家贵族最为害怕的一类人。为毛。文人嘴刁钻啊。
所谓的清高,都是文人身上的毛病。看不起农民。就写诗讽刺,一辈子不做牛马。看不起商人写诗讽刺,奸商。看不起医生,写诗讽刺庸医。
文人看不起文人。写诗讽刺,酸文,
所以,文人到一起,不是彼此的显摆还是彼此的显摆,谁的思想,境界高。谁把折扇一甩。那叫文人相轻。
可是,历史上造反成功的都是靠文人。没有文人就没有韬晦。所以,文人也都怕死。当,赵高弄权。指鹿为马。所有怕死的文人,都说“那是马,尾巴还是白色的”可见,这些可恶胆小怕死的文人。添油加醋的本事。
可是面临生杀。谁愿把头伸出来的文人。有,这都是武人战死沙场为荣耀。马革裹尸还。那文人,宁愿死谏。因为自己的意见得不到皇帝的采用。最终跪死的无数,被皇帝摔死的。撞死的。最惨的就是被放入锅里烹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