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记游: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
查看: 188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游: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7-8-7 11: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花鼓”歌词)


    “五一”纵游西北五省,回来不觉一月有余,游兴又起。凤阳——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凤阳花鼓,农业“大包干”的发源地小岗村……丰富的文化遗存,众多的文物古迹,秀丽的自然景观,淳朴的风土民俗。好,就去这里。


    出了蚌埠火车站,已是深夜十一点多,在车站广场前打车,谈好价35元包送到凤阳的鼓楼广场。司机为了逃避过路费,从小路绕道而行。大约四十分钟,轿车驶进县城,前行不远,便看到了凤阳鼓楼。夜色中的凤阳鼓楼,宏大威严。虽至深夜,鼓楼广场上仍是灯火通明,许多人在纳凉消遣。


    在一家“大排挡”边吃饭,边打听住宿。我们来到条件较好的县招待所,可是已经客满。原来,这两天学生中考,全县的初中毕业生都集中在县城考高中。我们沿街挨门逐户地打探,所问旅馆都已客满,走得汗透衣衫。


    漫无目标地在街上晃悠了大半个小时,终于在别人的指点下,找到一家异常简陋、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的小旅馆。忍着闷热,凑合着歇了一宿。还好,第二天上午学生考试结束回家。一大早,找了一家有空调的旅馆,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洗个澡。洗净以后,一身轻松,舒畅无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7-8-7 11: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7-8-7 11:25 编辑

一、明皇陵

    凤阳县城内,人力三轮车随处可见,每辆车资两元钱,可送达城内的大多数地方。我们乘坐人力三轮车,来到往明皇陵方向的停车点,2元/人的公交车费,便到了位于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明皇陵。明皇陵门票20元/人,导游费20元。

    凤阳的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后来朱元璋的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和两个侄子的坟墓也附于此。明代,朱氏皇室的陵墓主要有三处:凤阳明皇陵、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而凤阳皇陵为明皇陵的第一陵。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第二年,即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便在老家始建皇陵,直至洪武十一年才竣工。

    据说,皇陵原来的建筑规模相当宏大,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城垣,还有一座当时最大、最豪华的享堂。大明一朝,皇陵一直受到明王朝的悉心保护。明末,张献忠起义军攻占凤阳,火烧皇陵,享殿等建筑为之涂炭,之后又屡遭毁坏。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大肆砍伐陵园松柏,使郁郁葱葱的陵园变成光秃秃的土堆,荒芜不堪。

    明皇陵虽历经沧桑,目前,陵前250米长的神道上,32对华表和石人石兽仍保存完好,它们的顺序是:麒麟二对,狮子四对,虎四对,华表二对,马和引马者六对,豹四对,羊四对,文臣二对,武臣二对,内侍二对。石像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这些石人石马十分逼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一品大员”身上的官服纹饰,历经600风雨依然清晰可辩。

    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左首这只麒麟的左腿明显比右腿细了许多,原来,迷信说法是摸麒麟左腿生男,摸麒麟右腿生女,妇人们盼子心切,都摸麒麟的左腿,久之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又如,华表底部的莲花是倒着的,因为当时白莲教造反,故有镇住白莲教之寓意。还有,无论文武官员,还是牵马拽蹬的马夫,他们的眼睛都是俯视前下方,是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在石人石马的尽头,金水桥遗址上,有一座汗白玉砌就的石桥。遗址南侧的东西两边各竖立一块大碑,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两碑尺寸相同,规格一致,均高6.87米,分别由螭龙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组成。无字碑,寓意朱元璋祖辈功德无量,难以用语词表达。

    皇陵碑,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 “御制皇陵碑”。出生非常贫寒的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建立明王朝的峥嵘历程。碑文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奉不实的恶习,文字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浓烈。碑文长达1105字,皇皇大著,堪称奇绝。

    再往前,就是皇陵冢。陵冢高大雄伟,呈平顶覆斗式,约长60米,宽40米,高10米,上面植满松柏,郁郁葱葱。登上陵顶环顾四周,“南有丘陵绵亘数百里,北临淮河滔滔东流去”。皇陵头枕山峰,足登淮水,正是风水宝地。听导游讲述,当时朱元璋父母陵墓为什么会在这里,可说是一种巧合,或者说是天赐,充满了神奇色彩。

    凤阳明皇陵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规模的陵墓,其豪华侈丽的规制继续了汉唐两宋的传统,开创了明清时代的风格,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现存的明皇陵来看,仍极具历史和观赏价值。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8-7 11:24 |只看该作者
网络图片:明皇陵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8-7 11:25 |只看该作者
二、龙兴寺

    龙兴寺,就在凤阳公交车站斜对面——县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该寺建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的於皇寺,后被朱元璋赐名“龙兴寺”,人称“圣庙”,为国内名刹之一。古寺早已毁坏,96年重新修建,举行开光仪式。重建后只有铜雊、铜鼓、铜钟是明朝旧物,其余全是新的。

    从山门到寺门之间,苍松翠柏,石径通幽,凉风飒爽,清净宜人。缓步来到寺前,买了门票(10元/人)进入寺内。这里已建成大雄宝殿、朱元璋殿,藏经楼、弥勒殿、两侧禅房等200多间,初步形成原来的规模,恢复了往日香火。因该寺是重建的,我们只作半小时的短暂停留,匆忙一瞥。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8-7 11:27 |只看该作者
网络图片:龙兴寺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8-7 11: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7-8-7 11:28 编辑

三、明中都城

    出龙兴寺,乘机动三轮车,3元车资,来到距离大约4、5里路的明中都城遗址(没有门票)。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中都城址,位于凤阳县城西北部,地势高敞。中都城于明洪武二年(1369)九月始建,至洪武八年(1375)因诸原因停建,历时6年。洪武十六年(1383)拆中都宫室名材建龙兴寺,中都城逐渐废弃。明中都城原有3道城,宫殿、楼台等各种建筑9000多间,可想其当年规模之宏大。

    这座堪称我国历史上最为豪华的都城,虽历经600余年沧桑,宫阙楼宇尽毁,现仅存西城墙810米和南城墙西段329米,午门及西华门楼台基。观其规模巨大的遗址,仍然十分壮观。皇城内外,遗物仍在原位,遗址依稀可辨。殿宇基址势如山峦,门阙台基高若冈阜。护城河宽达七八十米,只是一段一段的如水塘一样安然静卧。

    中都城“规制之盛,实冠天下”。在建筑艺术上,继承宋元传统,开创明清新风,成为后来改建南京和营建北京的蓝本,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南京虽定为都城,朱元璋还是忘不了凤阳,于是请来全国最优秀的设计师去凤阳观摩,按凤阳城的模样大规模改造南京城。所以有人讲,凤阳非常象南京城。实际上,应该说南京城象凤阳古城才准确。登上形似巨大土丘的城墙顶部,闲庭信步,远眺近看;沉思遐想,莫名感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8-7 11:29 |只看该作者
网络图片:明中都城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8-7 11: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7-8-7 11:30 编辑

四、凤阳鼓楼

    位于县城中央的明中都鼓楼——凤阳鼓楼,是明中都城重要附属建筑。鼓楼台雄伟壮观,高17米,南北长61.5米,东西宽34.4米,现为我国最大的鼓楼。它的结构、方向与其它鼓楼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般鼓楼大多是南北向,而凤阳鼓楼却是东西向,它与西南六里之外的钟楼,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

    鼓楼由台基和殿楼两部分组成,台基中间有三个门洞,中门略大,正中上方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世根本”四个楷书之苍劲有力的大字,在数百米之外也可看见。鼓楼上有楼房九间,“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

    买了门票(15元/人)登上鼓楼。楼内有《朱元璋·凤阳展览馆》,陈列有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生平组画、明朝历代皇帝画像及简介、中都城及明皇陵微缩景观等展厅,让游客了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凤阳的渊源。凭楼俯瞰,鼓楼广场四周全是两、三层的仿古建筑,广场上也自然形成商品市场,非常热闹。远眺则可观凤阳城全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8-7 11:31 |只看该作者
网络图片:凤阳鼓楼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8-7 11:31 |只看该作者
网络图片:远眺则可观凤阳城全貌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8-7 11: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7-8-7 11:33 编辑

五、凤阳瓤豆腐

    既到凤阳,不能不品尝著名的凤阳“瓤豆腐”。关于凤阳“瓤豆腐”,还有一个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年在凤阳老家乞讨度日时,曾讨到一块瓤豆腐,他吃了以后,对瓤豆腐的美味再难忘怀。他当上皇帝以后,专门把制作瓤豆腐的厨师召进宫里当了御厨,于是,凤阳瓤豆腐便成了一道有名的宫廷名馔,人们将之称为“朱洪武豆腐”。

    “朱洪武豆腐”,是豆腐夹馅,先炸后火靠,质地软嫩,颜色奶黄,咸鲜可口,堪称天下一绝!改革开放后,一些凤阳人走出国门,把“凤阳瓤豆腐”技术带到了国外,使其名扬海外。以至有人说,“到凤阳、逛凤阳,未吃瓤豆腐,不算来凤阳。”

    我们在凤阳,也慕名品尝了瓤豆腐。现在凤阳会做正宗瓤豆腐的饭店并不多,几经打听,才找到一家比较大的能做正宗瓤豆腐的饭店。18元一大盘的瓤豆腐,做了大半个小时才上来,煞是费工夫。我想,单是手工费也值18元了。饱满、金黄、亮晶晶的瓤豆腐,浇上鲜美的汤,配上香甜水果,尝上一口,外香脆而内娇嫩,美味无比。只一小会儿,风扫残云,我们将一大盘瓤豆腐吃个精光,犹自回味无穷。

    凤阳的名气并不小,明文化底蕴深厚,因为旅游开发和宣传不够,现在游客并不多。随着历史遗迹的修复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凤阳定会成为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8-7 15:27 |只看该作者
杂事繁多,今天有幸来看美文美图。若说有风水,风水也是有年限的。不然朝代为何几度更换。只是这个龙兴之地,龙兴后此地百姓却没过上好日子,所以才有了哪首民谣。凤阳百姓过上好的日子,比较来说,大概还是今天。原因诸多人都清楚,不是因为它的风水好,而是今天的时代好。今天才是因为凤阳出了个朱皇帝,凤阳百姓跟着沾光的时候——让人慕名去旅游赚钱。问好 !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8-7 16:04 |只看该作者
牛山峰 发表于 2017-8-7 15:27
杂事繁多,今天有幸来看美文美图。若说有风水,风水也是有年限的。不然朝代为何几度更换。只是这个龙兴之地 ...

说得很有道理!!问好朋友!!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8-7 20:25 |只看该作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去过凤阳,那是他祖辈的老家儿。
去的时候是冬季,感觉特别冷,室内室外一个温度,不过,吃的很合胃口,鲜香腊辣。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8-7 22:16 |只看该作者

跟着井冈遛弯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8-8 12:57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7-8-7 20:25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去过凤阳,那是他祖辈的老家儿。
去的时候是冬季,感觉特别冷,室内室外一个温度, ...

嗯嗯!我也感觉凤阳菜口味挺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8-8 12:57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7-8-7 21:39
如亲临境,问好楼主

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8-8 12:58 |只看该作者
榆钱漫天 发表于 2017-8-7 22:16
跟着井冈遛弯问好!

呵呵,好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