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是河北献县人,跟我算是同乡,我的祖籍就在献县。献县乃至河间府百姓视纪晓岚为家乡的荣耀,关于他在朝廷与乾隆爷,与嘉庆皇帝,与和珅,刘墉刘罗锅的故事,被津津乐道,流传甚广,妇孺皆知。
乾隆十九年考中进士,殿试二甲第四,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纪晓岚这辈子几乎没干别的,就是编书。乾隆三十八年起,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就是总编。十三年而完成。后任侍讲学士,是嘉庆的老师。嘉庆朝,任礼部尚书啥的,是嘉庆对老师的恩典,已经是挂名了,不久就去世了,享年82岁。
哥上学的时候,听老师提到过《阅微草堂笔记》,没什么印象了。一直以为是文人的读书杂记类的书。直到2014年,那谁送我几套书,其中就有一本《阅微草堂笔记》。偶尔翻看,发现《月微草堂笔记》跟我想象的不一样,是跟《聊斋志异》差不多的“笔记体志怪小说”。
蒲松龄屡试不第,一生以做私塾先生糊口,闲极无聊,才写志怪小说,纪晓岚大名鼎鼎的翰林学士,皇帝的老师,堂堂《四库全书》总编,也写鬼写怪写狐狸精?
细读几篇之后,感觉《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两书均以鬼怪故事抨击时弊,而《聊斋》注重塑造人物,刻画情节,关注的是故事背后的情感,文学性更突出,更像“小说”;《阅微草堂笔记》更注重说理,以“因果报应”劝世惩恶,关注的是故事的道德教化作用。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问世在先,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还批评《聊斋》描摹人物情节的文学性和鬼怪人性化的写法。
文字风格方面,《聊斋》近乎明清小说的半文半白,又杂以市井口语,鲜活生动;《阅微草堂笔记》刻意模仿宋人笔记语言,简约质朴,“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鲁迅语)。按说有清一代,文字狱盛行,更以乾隆朝为最,纪晓岚敢于以鬼怪故事针砭时弊,抨击社会,还是有一定胆魄和勇气的。
此为题记。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夜,醉笑于大连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