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花潭
皖南山水风光秀丽,古徽州建筑引人入胜。此次皖南之行,避开开发成熟、游客蜂拥的那些著名景区,选择有自己独特风格、游客相对较少的泾县。
当进入皖南山区的时候,即感受到她的水暖山柔,钟灵毓秀,旅途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泾县至桃花潭镇的最后一班车是下午五点半,我们到达泾县时,末班车刚刚开离县城。幸好遇到一位热心人,打电话让这辆车在路上等候,我们乘机动三轮赶了过去。
窗外小雨沥沥,风景跳跃着从眼前略过。远处是深绿的山,有星星点点的白色民居点缀其间。江水澄碧,青弋江一路相伴。阡陌稻田,熟了的金黄,未熟的油绿,黄绿相间就如平整的彩色地毯。路旁、田间,不时看到一、二只水牛埋头吃草。景色美如画,人在画中行。
桃花潭边的陈村,现已改名“桃花潭镇”。我们下榻环境整洁、服务热情的“谪仙酒家”,标间价60元,住得非常舒适。桃花潭风景区门票25元,导游费25元。
首先进入“南阳古镇”,有一条主要的古街,石头路显得古旧,老房子透着古韵。路旁绿苔片片,墙上砖泥斑驳。与其它那些江南古镇的包装开发、游人众多相比,这里便是远离喧嚣的一方净土。
转过几条小巷,就来到了汪伦踏歌送别李白(公元775年)的“踏歌古岸”。当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李白旅居南陵,欣喜万分,遂修书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来,却未发现有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据实以告:十里桃花者,桃花渡也;万家酒店者,乃店主姓万。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忤,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
主人盛情款待,客人尽情畅饮。李白甚感汪伦的诚意,临别作《赠汪伦》诗一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段佳话,千古传唱,桃花潭也随之扬名九州。“踏歌古岸”在桃花潭东岸,为明代所建的楼阁,阁前一条小路直下“东园古渡”。临阁畅想,汪伦送李白的诚挚友情,诗仙的豪放气度,犹似历历在目。
桃花潭地势平坦,潭面宽阔。水因活而清,潭因深而静。对面西岸,层岩陡峭,怪石嶙峋,临潭峙立如龙盘虎踞。远处青山隐隐,近处野间花香、枝头鸟鸣。岸边农妇浣衣,水中船荡涟漪。渡过桃花潭可以乘船工划的龙舟或乌蓬船,我们则来时龙舟,回时蓬船。
划过对岸,停泊在悬崖下的阴凉处,崖下的书页岩就象一页一页的书本立于水中。岩崖上古藤缀拂,山径间老树垂荫。西岸有一个古村落——万村,古街古巷,看起来历史非常久远。当年李白与汪伦开怀畅饮的“万家酒店”,如今房屋尽毁,只留下被行人踏得乌亮的石门槛,静静地躺在深巷里,见证着万村的古往今来,沧桑岁月。
桃花潭两岸,至今仍保留了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和数量众多古民居。古街、祠、阁、塔,遍及整个景区,画龙雕凤的古民居保存有一百多幢,闻名皖南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多且比较完整。现存古迹主要有唐代建筑“义门”,元代建筑“鞑子楼”,明、清建筑“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踏歌古岸”,“文昌阁”,“怀仙阁”,“谪仙楼”,“钓隐台”等,更有始建于隋朝的“扶风会馆"”。随着导游的指引,漫步两岸,细细观赏,流连忘返。
最著名的被誉为“中华第一祠”的明朝翟氏宗祠,据说其占地面积、建筑风格和特色,都超过了省内外一些大宗祠,仅历代皇帝将臣赐名的匾额就有100多块,这在国内也是罕见的。我们来到的时候,这里不开放,实为遗憾。
我们走进位于翟氏宗祠附近的文昌阁,其建于乾隆年间,重檐飞角,方圆八面,气宇不凡。踏着木梯登临阁顶,极目之处是世外桃园般的田野风光。尽饱眼福后,来到看护文昌阁的农家歇脚,农家自产的西瓜非常香甜,让我们大饱了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