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曹丕与曹植之争位(资料帖,陆续添加)
查看: 1706|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丕与曹植之争位(资料帖,陆续添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8-1-10 11: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1-10 11:36 编辑



看到熙儿在杂谈发了一篇关于曹植的《七步诗》,引起我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其实这个话题我已经琢磨很久了。

于是我准备写一篇关于曹丕与曹植的帖子。

写帖子之前,需要找些资料,再把这么多年读书所了解的零零散散的东西汇集起来,最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帖子。

每写一个文史帖,都要进行大量的这种准备工作。

这些工作,本来是私底下进行的。

写文史,跟老师备课,写讲稿非常相似,就是一个读书、学习、积累的过程。

总有人问我,你写文史干什么?又没有什么新的观点新的成果。
我并不是做研究,也不是发现什么问题,我只是在学习。
我写任何一个文史话题,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胸有成竹,而是我想弄清楚它。这次我把这个过程端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你们一看就明白了。

也给不学无术、信口开河的某某、某某之流开开眼。
——以上引题。此草稿帖发在散版,祝贺水流云在同学一举篡权成功。

                                                                          2018年1月10日零时。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8-1-10 11:34 |只看该作者
 一、捋捋历史。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史称“三曹”。三曹父子生活在东汉末年到曹魏初年。这段历史,放在大的历史阶段上,称“魏晋南北朝”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我们了解曹操和那段历史,一般都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和相关的戏曲而来的。

  《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到东吴灭亡(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分归一统结束,差不多一百年的历史。

  所以,三曹父子,我们实际上比较了解的是作为“乱世奸雄”的曹操的历史故事,而对“三曹”的文学成就和文史上的地位,则了解的不多。

  3、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从公元229年开始的。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篡汉称帝,史称“魏文帝”,建立魏国,史称“曹魏”,改元建康元年。

  次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汉国,史称“蜀汉”。

  又次年(公元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赐封为“吴王”;到229年才自立为帝,最初定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史称“东吴”。

  而“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局面应该从赤壁之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之后开始的。

  4、三曹父子在历史舞台上的时间,从“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曹操出道开始,到曹植去世(三曹中,曹植最后一个去世,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差不多四十年时间。

  5、公元198年,建安四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控制了北方。赤壁之战以后,北方实际权力掌握在曹操手里。汉朝已经名存实亡。曹操晚年,臣下不断上表请求曹操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建立魏国,但曹操终有所畏,顾及名声,不愿成为“篡逆”而遗臭万年,他的打算是“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让儿子代汉称帝,封自己为文帝,死后也可以过过皇帝瘾。

  (《魏略》载: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侍中陈群、尚书桓阶奏曰:“汉自安帝已来,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於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终,非适今日也。是以桓、灵之间,诸明图纬者,皆言‘汉行气尽,黄家当兴’。殿下应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汉,群生注望,遐迩怨叹,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臣愚以为虞、夏不以谦辞,殷、周不吝诛放,畏天知命,无所与让也。

  《魏氏春秋》:夏侯惇谓王曰:“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馀年,功德著於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王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所以,谁能被曹操立为“魏王世子”,谁就是魏国的开国皇帝。

       此为“二曹”争位之历史背景。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10 11: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沙发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1-10 11:36 |只看该作者
又:曹操遗嘱。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临死前留下一篇《遗令》,安排后事,婆婆妈妈,颇耐人寻味: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设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翻译后补。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1-10 11: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坐听醉老师讲课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10 11:37 |只看该作者
二、再来捋捋文史。

  1,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父子”“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蔡文姬为代表的诗文创作群体,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历时二十五年。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风骨:风骨一词,最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对当时人物的评价,自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专门论述“风骨”之后,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标准,“风”指精神内涵,“骨”指外在形式,合称“风骨”,指刚健雄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

  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昼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岂空结奇字,纰缪而成经矣?《周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盖防文滥也。然文术多门,各适所好,明者弗授,学者弗师。于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能研诸虑,何远之有哉!

  赞曰∶

  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翻译后补)

  建安风骨,应该是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里提出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蓬莱文章:东汉时学者称当时皇室著述和藏书处东观为“道家蓬莱山”,形容东观藏书之多。

  建安骨:说的就是建安时期的文学风格。

  小谢:指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世把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谢朓并称为“二谢”,二谢同为晋代“王谢”之谢氏贵族之后,以其晚出,故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又称“谢宣城”,谢脁的诗在文学史上地位较高,有"继汉开唐之功",李白一生狂放,谁也不服,就服谢朓("一生低首谢宣城")。

  代表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1-10 11:37 |只看该作者
 2、曹丕。

  曹丕的文学成就很高,主要是五言诗、七言诗、乐府和《典论·论文》。

  曹丕的诗歌风格与曹操有所不同,清丽、委婉、细腻,以别离和思妇题材为主,鲜明的乐府特色,是乐府诗歌从民间到文人转型期的关键诗人。《燕歌行》,是史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典论·论文》:曹丕曾作《典论》,是一部关于政治、社会、道德、文化的论文集。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可惜该书已散轶。只有《典论·论文》一篇,被南朝的萧统编入《昭明文选》得以流传下来。

  《典论·论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著。

     全文如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译文后补)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1-10 11:38 |只看该作者
3、曹植

  字子建,曾封陈王,谥号“思”,史称陈思王。

  三曹于建安文学贡献极大,曹操是开创者,曹丕是继承者,而曹植则是最高成就的代表和集大成者。

  曹植是五百年不出一个的“神级”诗家奇才,自魏晋南北朝起,曹植就被封为“文章典范”,唐代李白、杜甫诸贤,莫不师其风骨。清·王士祯(清初诗坛领袖,著名诗人、评论家,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称:中国文学史上,够得上这个档次的“奇才”,止曹植,李白,苏轼尔。曹植的作品在魏晋南北朝起,就被奉为“文章典范”,南朝齐粱间(文学艺术高度发达的小时代)的文学评论家钟嵘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中,把曹植列为品级最高的诗人。

  对曹植评价最高的是南朝二谢之“大谢”,谢灵运有一妙比: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南史·谢灵运传》

  《诗品》评价曹植:

  魏陈思王植

  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fǔ fú)。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而钟嵘把曹丕列为中品,曰:魏文帝其源出于李陵,颇有仲宣之体。则所计百许篇,率皆鄙质如偶语。惟“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赡可玩,始见其工矣。

  但王夫之有不同观点: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 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 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大抵如此。——王夫之《姜斋诗话》

  代表作品:《洛神赋》。《离骚》之后,又一浪漫主义神作。前承屈原,后启李白。顺便做个调查,六星诸位大诗人,几人读过《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王弟]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1-10 11:38 |只看该作者
三、曹丕与曹植的成长经历。
【坑】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1-10 11:38 |只看该作者
四,关于七步诗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8-1-10 11:39 |只看该作者
五、结语。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1-10 11:40 |只看该作者

乾坤大挪移,从散版搬来的,一帖两发。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8-1-10 11:40 |只看该作者

惭愧。

这个话题够我鼓捣十天半个月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1-10 11:42 |只看该作者
也给不学无术、信口开河的某某、某某之流开开眼。
==============================
某某一说的是西湖,还有个某某二,自己对号入座。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1-10 11:43 |只看该作者
然后我出去吃碗面。

一个人在家,不爱做饭。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8-1-10 11:45 |只看该作者
今天大连好冷啊。

零下10°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1-10 11:51 |只看该作者
魏明帝曹睿的经历也够奇葩的!活脱脱现代的女装大佬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8-1-10 11:54 |只看该作者
南朝昭明太子开中国“”文学“"之先河,而曹丕的《文论》开“文学批评”之先河,曹丕对中国五言诗的发展又是个关键。曹植的诗赋满满的仙气。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1-10 11:57 |只看该作者
黑黑嘿嘿猫 发表于 2018-1-10 11:51
魏明帝曹睿的经历也够奇葩的!活脱脱现代的女装大佬

曹叡是史上最逗逼皇帝之一。
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了谥号明帝,庙号烈祖。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1-10 11:59 |只看该作者
黑黑嘿嘿猫 发表于 2018-1-10 11:54
南朝昭明太子开中国“”文学“"之先河,而曹丕的《文论》开“文学批评”之先河,曹丕对中国五言诗的发展又 ...

遇到一个对文史感兴趣的人不易。
欢迎一起学习探究。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8-1-10 12:11 |只看该作者
嗯,把这些文史知识搬过来,普及一下,挺好。挺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8-1-10 12:15 |只看该作者
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
——————————————
操善养生也!
当归一直是养生佳品,适宜于血虚肠燥、血瘀以及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抄)

操既然善养生,为何一个头痛病,久治不好?这是个问题,这大概是文学家的虚构罢。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8-1-10 12:16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1-10 11:57
曹叡是史上最逗逼皇帝之一。
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了谥号明帝,庙号烈祖。

颇有汉代皇帝登基第一天开始修帝陵的风格!人家那是传统,曹睿这是奇葩!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8-1-10 12:16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1-10 11:59
遇到一个对文史感兴趣的人不易。
欢迎一起学习探究。

向老师您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8-1-10 12:18 |只看该作者
葬于邺之西冈上
————————
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冈,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这首老歌,有多少人能唱?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8-1-10 12:20 |只看该作者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
————————————————————
在1700多年前,能有这样的好主子,是奴才们的福气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8-1-10 12:25 |只看该作者
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
这个安排,有兼济的意思。算是正常。跟他共患难的人,至少能得到一点好处。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8-1-10 12:28 |只看该作者
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设脯糒之属。
——————————————
这个后事安排,孟德真妇人之仁也,细心!操也是个注重细节的人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8-1-10 12:30 |只看该作者
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
————————————————
我死之后,你们不要太悲伤,一切照旧,歌声戏舞,尽情娱乐!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8-1-10 12: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东湖 发表于 2018-1-10 12:15
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
——————————————
操善养生也!

现代人推测。曹操得了脑瘤。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