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读诗有感
查看: 71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诗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8-1-13 01: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目下虽是寒冬,北风酷烈,但期盼多时的雪却仍无踪影,反倒是江南雨雪纷纷。有句耳熟能详的话是: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但无雪的季节,还是冬天吗?当然春风徐来,繁花似锦,枝叶茂盛自然是一种风景;西风漫卷,无数缤纷落叶随之一空,秋意盎然,蓝天白云红墙黄瓦之间,柿子独留遒劲的枝杈间,方是成熟一刻。但直至此刻,没有飞雪漫舞的景致,仍然让我感觉不到冬的浪漫,也只能在诗词间寻找一些安慰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的这首诗,恰能体现冬雪将落,对饮欲赏雪的情景。好友相聚,借雪畅饮。透过室内的窗看外面雪花飘飘,侧耳听北方呼啸;室内红彤彤火炉,酒香四溢,宾主双方把酒言欢,酒不醉人景醉人。新酿的酒,温暖的火炉,天气渐晚,最后的铺衬就是欲雪,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能饮一杯无?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友谊,虽然是礼貌的询问,想必没有什么人能够拒绝这种扑面而来的友谊,当如李白所描述:“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我喜欢唐诗,胜于宋词,虽属个人感悟,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如同我看先秦散文,那种精致和简练,和现代散文动辄几千上万字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和现代诗歌带来的感觉又是大不相同。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描写感情的诗词。很多人总要把作者的表达给固定化,尤其教科书所说,什么反封建,表达对人民生活的同情之类,我一直对此表示不解,您梦回大唐了?这个梦还得巧遇作者,两个人即不能说梦话还不能说醉话,这个不是纯属臆想是什么。作者就是发乎情,著于诗而已,一首描述感情的诗词,哪里来的什么政治动机。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远游的人啊,有人思念你,总是心中默念你什么时候回家。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回家,而是问你的归期,将那种思念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巴山夜雨,一幅多么美的图画,一个涨秋池的涨字将作者满腹的思念和愁绪表达的让人心痛不已。屋内红烛闪烁不定,条案之上,书香弥漫,烹茶的水汽蒸腾,共剪西窗烛,憧憬美好的团聚。然而外面连绵秋雨打在外面树叶和屋顶,坠落地上,汇成小溪,将水池都涨满了。深秋的巴山,深夜秋雨,一个人孤单的漂泊。美好的憧憬和萧杀的秋雨之夜交汇成一首悲怆的协奏曲在鸣响, 直击内心,引起读者和作者的共鸣。

    最后一句让人从美好的憧憬中回到了了冷酷的现实,这么美好的前景的,需要话却巴山夜雨时刻。敢于在28个字的诗词里,重复使用“巴山夜雨”,带来的不是重复,而是不同意境。感情的变化,思想的跳跃,更加深了作者的悲凉孤独的伤感。


所谓:“秋风秋雨愁煞人”亦不过如此,只是少了儒雅含蓄之意。



两首诗篇,虽无一字谈情,但给人以浓浓的关爱。不著一词,尽得风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8-1-13 01: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见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13 07: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果然名不虚传。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1-13 08: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句让人从美好的憧憬中回到了了冷酷的现实,这么美好的前景的,需要话却巴山夜雨时刻。
…………………………

我对这句不太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1-13 08: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巴山夜雨四个字是不是太重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13 09: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С



===================
Χ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1-13 10:17 |只看该作者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充满生活气息,一二良友温酒煮雪,促膝长谈,围炉夜话。甚好!美哉!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1-13 10:26 |只看该作者
创作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通过有些作品呈现出大时代地背景,或繁荣 或萧条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1-13 12:01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1-13 08:15
最后一句让人从美好的憧憬中回到了了冷酷的现实,这么美好的前景的,需要话却巴山夜雨时刻。
……………… ...

大概的意思,是一个模糊表示未来的涵义,和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愿,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有个失落和期待的意思。

当然这是我的解读,未必符合作者本意。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1-13 12:01 |只看该作者
熙儿 发表于 2018-1-13 10:17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确实如此。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8-1-13 12:12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8-1-13 12:01
大概的意思,是一个模糊表示未来的涵义,和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愿,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有个失落和期待的意 ...

读出自己的感受,是很不错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1-13 12:15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8-1-13 08:22
巴山夜雨四个字是不是太重复了


你也是中文系的,不用我给你讲重叠复沓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8-1-13 12: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1-13 12:15
你也是中文系的,不用我给你讲重叠复沓吧。

但我越看越觉得这个重叠得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1-13 12:52 |只看该作者
牛帮呐,你要再不冒泡,估计会被醉首版开除

幸好,你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1-13 19:20 |只看该作者
诗歌的意味,就是明明都是大白话,却能让人品了又品却还是感觉意犹未尽。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8-1-14 11:10 |只看该作者
白居易这首《问刘十九》,牛帮就诗赏诗,貌似没有言及此诗的标题和背景。我很好奇刘十九是何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1-14 11:12 |只看该作者
附上古诗文网鉴赏: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诗句的巧妙,首先是意象的精心选择和巧妙安排。全诗表情达意主要靠三个意象(新酒、火炉、暮雪)的组合来完成。“绿蚁新醅酒”,开门见山点出新酒,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故称“绿蚁”。诗歌首句描绘家酒的新熟淡绿和浑浊粗糙,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让读者犹如已经看到了那芳香扑鼻,甘甜可口的米酒。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红泥小火炉”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酒已经很诱人了,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诗歌一、二两句选用“家酒”和“小火炉”两个极具生发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唤起读者对质朴地道的农村生活的情境联想。后面两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这样一个风寒雪飞的冬天里,在这样一个暮色苍茫的空闲时刻,邀请老朋友来饮酒叙旧,更体现出诗人那种浓浓的情谊。“雪”这一意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畅饮的阔大背景,寒风瑟瑟,大雪飘飘,让人感到冷彻肌肤的凄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衬出火炉的炽热和友情的珍贵。“家酒”、“小火炉”和“暮雪”三个意象分割开来,孤立地看,索然寡味,神韵了无,但是当这三个意象被白居易纳入这首充满诗意情境的整体组织结构中时,读者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属于单个意象而决定于整体组织的气韵、境界和情味。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情有意的图画,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

  其次是色彩的合理搭配。诗画相通贵在情意相契,诗人虽然不能像雕塑家、画家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但是可以通过富有创意的语言运用,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这首小诗在色彩的配置上是很有特色的,清新朴实,温热明丽,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悦目怡神之感。诗歌首句“绿蚁”二字绘酒色摹酒状,酒色流香,令人啧啧称美,酒态活现让读者心向“目”往。次句中的“红”字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人的身子,也温热了人的心窝。“火”字表现出炭火熊熊、光影跃动的情境,更是能够给寒冬里的人增加无限的热量。“红”“绿”相映,色味兼香,气氛热烈,情调欢快。第三句中不用摹色词语,但“晚”“雪”两字告诉读者黑色的夜幕已经降落,而纷纷扬扬的白雪即将到来。在风雪黑夜的无边背景下,小屋内的“绿”酒“红”炉和谐配置,异常醒目,也格外温暖。

  最后是结尾问句的运用。“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问寒问暖,贴近心窝,溢满真情。用这样的口语入诗收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使其具有空灵摇曳之美,余音袅袅之妙;又创设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诗人既可能是特意准备新熟家酿来招待朋友的,也可能是偶尔借此驱赶孤居的冷寂凄凉;既可能是在风雪之夜想起了朋友的温暖,也可能是平日里朋友之间的常来常往。而这些,都留给读者去尽情想象了。

  通览全诗,语浅情深,言短味长。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情,用心去提炼生活中的诗意,用诗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晖,这正是此诗令读者动情之处。

  《问刘十九》。诗从开门见山地点出酒的同时,就一层层地进行渲染,但并不因为渲染,不再留有余味,相反地仍然极富有包蕴。读了末句“能饮一杯无”,可以想象,刘十九在接到白居易的诗之后,一定会立刻命驾前往。于是,两位朋友围着火炉,“忘形到尔汝”地斟起新酿的酒来。也许室外真的下起雪来,但室内却是那样温暖、明亮。生活在这一刹那间泛起了玫瑰色,发出了甜美和谐的旋律……这些,是诗自然留给人们的联想。由于既有所渲染,又简练含蓄,所以不仅富有诱惑力,而且耐人寻味。它不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使人真正身心俱醉的。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

  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进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8-1-14 23:59 |只看该作者
拍岸浪 发表于 2018-1-13 12:52
牛帮呐,你要再不冒泡,估计会被醉首版开除

幸好,你来了


估计要是开除了,我会多写一些,屡次的斑竹经历告诉我,当了斑竹反而不爱写了。

估计和当官的一个德行。

不过,我要下马,把那个我后面的耶律折腾也得弄下来,这家伙根本都不冒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1-15 00:00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8-1-13 12:27
但我越看越觉得这个重叠得不好


有时候重复不是单调,是力量的叠加。

个人陋见,不足为论。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1-15 00:02 |只看该作者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8-1-14 11:12
附上古诗文网鉴赏: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全诗 ...


这个作者写的真好。

读诗词,真正的享受就是内心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美妙,写出来,有时反而落了下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