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一到,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百姓,一件非常重要的民生大事,摆到有心人的眼前:送礼和收礼。不可掉以轻心,不可蒙混过关,不可得过且过,不可因小失大,不可得寸进尺,不可因礼得祸。因人而异,因人设事。是机会,不是鬼门关,应该转变观念,应该迎头赶上,应该破门而入,应该守株逮兔,送与收都守口如瓶。
送礼,送比不送强,送多比送少强。不办事不交易也得诚惶诚恐的送,原地不动也得诚心诚意的送,不寄托期待换来好处,也得防止滚下坡去。送礼,不是谁都能找到门路和机会,送礼人往往担忧送不出去,送错了门,送出岔头,因礼得祸。
送礼,一门值得深入钻研的学问,一个在反复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看人下菜碟,人走茶凉,投入产出比,可行性份额,赌局与赌注,揣摩心理。一整套下来,长了知识,练了心术,眼见着自己成长进步,掌握到过硬的送礼本领,以后等着瞧好吧,信不信由你。
此乃真知灼见,别吃亏在眼前,别不识抬举,错失大好机会,悔不当初分割出去一些。正常应赚的钱和正常应占到的位子也可能不保,玩点小调整和刁难就够你喝一壶的。不懂感激、感恩、还情,想混好混大简直是天方夜谭,进嘴的钱也要吐出一些,独吞可以噎着。日子想不进不退,也得舍出点经费保平安。口袋多么吃紧,都得放血送点心意,或许换来成倍的回报。送礼要送的自然,别引起反感,别吓得收礼人不敢接纳,找机会找台阶,节日成为最好的借口和时机,送的明白,乘风破浪指日可待也。
我属于送礼这边的当事人,已经没有收礼的身份和资格,是福是祸如今也不可能断定。假如沿着官路一直走下去,很有可能晃晃悠悠地走进班房,走上刑场,英勇就义,遗臭万年。贪念往往无止境,又有机遇诱惑和挑逗,谁又会像是圣贤一样勒紧裤带,穿不带兜儿的裤子。
我送礼,有许多年经历,有许多案例,并善于和及时总结,不算高手也算老手。逢送必收,没有卷面子和打回来的。我送礼,常常乘隙而入,给个正常性的关照或微笑,就奉上感激心情。一点小意思请笑纳,不会找麻烦,不要求特别关照,不想走后门,不会让你难心,不会将你举报,办不成事也非常理解,不会再要回来,请心安别做恶梦。当然,这得会说点话,会办点事,到头来还是不白送。当然,也要有此礼可能打水漂或喂狼的心理准备。
谁都深谙,送礼在送信号,在表达意图,也是在抓把柄,玩绑票,善意的、阴险的、被忽悠的,等等都有。因而,收礼人当然研究收礼的门道和风险性,采取小心翼翼的战略,在战术上大胆创收。收礼,求事能不能办到,办事违不违法,权力够不够用,惹不惹祸,有没有后患,心里有数,胸有成竹,才决定收与不收。
钱是好东西,能让身心都愉悦,收个风平浪静,收个皆大欢喜,不收白不收,送了不白送。当然也有走倒霉的,被女人抖底的,被下属掀翻的,被老板立功的,被小偷敲诈的,被警察端窝的,被恶梦缠身的,被脑出血呜呼哀哉的,应有尽有,精彩纷呈,不亦乐乎。悠着点吧,可别乐极生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