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生与死,一个民族的痛与思
————观影《南京!南京》
作者/夜鱼
一、纠结
很多年前被高中同学抓着陪看了一部《黑太阳731》,结果那血淋淋的屠杀画面让我做了几天的恶梦,对荤腥食物也严重反胃,从此拒看关于杀戮的电影。
所以当《南京!南京!》的宣传刚一来,我本能地抗拒。又是表现屠杀的,就算导演陆川再优秀再艺术,30万人遇难、纵火抢劫、强暴虐杀,这些他如何回避?虽然关于屠杀的片子也有例外,譬如《辛德勒名单》,凝重的黑白影像,对战争和人性的深刻反思,高超细腻的艺术表现手法等等都堪称经典。但我个人认为,希特勒的的种族灭绝和日本人的南京屠城有点不一样。前者采用的是有计划有步骤像销毁物品那样集中统一的方式,而后者更多是肆意的,随性的,甚至是挑衅的和变态的。再说在投资和制作班底上,我认为陆也没办法和斯皮尔伯格相比,即要拍出屠杀的残忍,揭开一个民族最沉痛的伤疤,又要避免感官的刺激,还要深层次提升主题,我想那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我根本不打算去看,可没想到我的母亲却抱有很大兴趣。这个说来有些渊源,我的家乡江苏丹阳距离南京仅仅一小时的车程,为了躲避日本鬼子扫荡,快要分娩的外婆曾经躲到山中的草窠里。平时在家母亲只要一说到南京大屠杀,就唏嘘不已:“唉,太可怕啦,那个血啊,把护城河全染红了。”其实那时候母亲还没出生,不可能亲见,也只是从小听大人们说的,可能是因为母腹中听到过日寇铁蹄的缘故吧,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我们更要感同身受些。劝阻无效,我没办法了,怕她心脏不好会承受不了,实在不放心,只好作陪。不过走进电影院之前我是有心理准备的,随时掩住耳目呗。
二、震动
首先震动之前是一点意料之外的小感动:正午的非高峰场次,武汉这家大型电影院近十个放映厅全天候的轮放场次,居然也坐到了七成左右的观众,且整场下来没有一声喧哗或者嘀咕,严肃安静,或许我们真的不该对现代观众太过偏激和悲观了。现代的编导们更不应该太低估观众们的审美趣味,一味走低俗娱乐化的路线。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因为没有太多选择才只好随俗,严肃正统甚至高艺术水准的片子一定是有市场的。
好了,言归正传,看看这个英文名为“一个城市的生与死”吧。画面摄影还不错,虽然已有黑白珠玉在前,但陆川对黑白的选择显然还是明智的,它避免了血腥的感官刺激,即使是最血腥的大屠杀场面,给人的感觉也只是历史性的悲悯和沉郁。黑白真是个好方式,对那些死难者也是个尊重,还容易将思考提纯出来。演员非常投入和忘我,甚至连群众演员都很入戏。服装道具也没得说,说明陆川四年的研究考证还是有成效的,年代历史感比较真实。前半场的战争反抗画面,比较准确地传达了一个城市即绝望又不屈的反抗精神,两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刘烨扮演的国民党军人带领着一小部残余兵士奋力抵抗,没有豪言壮语,当弹尽粮绝之时,刘烨没有慷慨激昂,大喊口号,诸如“同归于尽啊,”之类的,而是散淡地说了句,“各自逃命去吧”,绝望之情,真实自然。刘烨的气质硬朗中带点忧郁,是适合演绎这类角色的,虽然影片没有给他更长时间的演技发挥余地,但我觉得就他的本色演出也就够了。还有一处是当日本人的枪对准了所有残余军人的时候,刘烨下意识地将手遮住了名为“小豆子”的一个儿童军的眼睛,在生命最后一刻流露出的人性美让人也很感动。美中不足的是前半部分的战争镜头沿袭了《集结号》之类电影对高科技的过分依赖和对好莱坞视听技术的模仿,好看是好看,可总觉得布景有点虚飘,感觉有点奇怪。
三、结构
如果说前小半段表现一个民族的不屈和抗争,尤其是集体被杀时喊出来的那句:“中国不会亡!”多少让观众们有些安慰的话,那么后半段却是引起争议最大的一个部分。
影片采取的是多点叙述的方式,贯穿全剧的主视点居然选择了日本军人这一方。这是非常冒险的,我理解陆川的出发点,他想对日军采取“去妖魔化脸谱化”的处理,表现人性的复杂一面。透过日本士兵角川的眼睛,来看南京这座城市如何在三天的时间沦为死城。一方面影片表现角川和他的队友们如何心狠手辣,任意而残暴地进行杀戮;另一方面影片不回避他们在面对抵抗时抱头鼠窜,会想家,甚至会有对战争的困惑,想用被还原成人的日本士兵来透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改变。表达“发动战争的人也是受害者”这一观点。从而避免被害方角度容易引起的哭诉似演绎。
然而这一方式却带来了非常大的一个失败。我先抛开自己的民族情结,纯粹以事论事,首先影片对角川心理转变的刻画不够深入自然,显出这一人物过份的虚构性。其次,他颠倒了更大的历史真实,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资料显示日军在战争初期就有疑惑和动摇的倾向,事实上当初日本为了充实侵华战争,招募了大量地痞流氓,社会渣滓,加之这场屠杀也是日方高层为了震慑挫败中国人的反抗意志而有意为之的。陆川投入大量镜头甚至让人有点窒息的表现日军祭祀阵亡军人锣鼓震天的场面,恰恰反映了当时军国主义,英雄主义所鼓动出的丧失了人性狂热。日本人并非祭奠的是生命,他们祭奠崇尚的只是一种英雄主义.相反他们对生命本身是轻视的,这种顽固的民族性现在还存在着, 从日本古代崇尚切腹的武士道开始,到当今的靖国神社。无不反映着日本民族近乎变态的个性。狭隘自私凶残当然也不是指全体日本国民。我的建议是人毕竟是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是恶鬼,所以我以为如果选择从人到魔到演绎似乎更合适,更真实,更有意义。另外一个致命伤,这样的视点让观演体验有点奇怪,把认同方引向了日本一方。我不反对艺术虚构,但对有据可查史实类的电影,不真实篡改是对观众最大的伤害。侵略者的灵魂救渎不可能发生在正屠杀的那段时间,这样的虚构不仅做不到对战争的真正反思,反而削弱了一个城市生与死的宏大主题.
四、细节
影片的后半段,主要表现市民们在一个城市生与死的极致环境下的求生与挣扎,节奏舒缓沉郁。作为后半部重点穿插视点的唐先生:懦弱、怕死,出卖情报,苟且偷生。有一定典型性。其实说到底,战争对被侵略方的精神折磨远远超过侵略方,很遗憾陆川有点本末倒置,该多花笔墨的没多花。比方对造成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妇女巨大伤害的慰安妇事件,他在日本慰安妇的身上花的笔墨太多,显得很不合适,这可能是由总体构思,主要视点所决定的,再比如对唐先生的灵魂救渎,显得有些仓促,匆匆被枪毙的画面让人费解,无论如何他也为日本人出过力,怎么不为什么就给枪毙了,好歹让他投入一下对同胞的救助之后再牺牲似乎更合理一些.拉贝的笔墨也太少了,只表现他被政府招回时的无奈和不忍,应该还有犹豫矛盾或气愤之类的心灵折磨,他应该复杂一点,就那么匆匆一跪之后无任何交代安排地走了,让这个可以彰显光辉人性的重要人物显得有点苍白.还有劫后余生的两个关键人物塑造也过于仓促,形式化了。
当然影片还是有很多动人精彩的细节,比方说难民营里以小江为代表的妓女们,在关键时刻,为了别人的生命,勇敢地牺牲自己去做慰安妇,她们柔弱的纤手一个个举起来时,我感到心痛而震撼。还有江老师的死、唐太太妹妹的死、被随手扔下去的孩子等,都死得突然迅速,毫无回旋余地,随意堆叠的妓女裸尸与日本鬼子谈笑风生的对比画面,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奢望,这是有效的,也很好地表现了一个城市的“死”。以及死的沉郁和绝望,从而让人对影片结尾象征希望的“小豆子”的“活”感到由衷的振奋。这种克制的叙述以及画面,空间等的力度掌控都是优秀的。让人看出点大导演的气势。
五、包容
意料之中,这部影片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褒贬都很正常。完全否定,不屑鄙视的也不少,我能理解这种偏激背后的民族情结,但说什么导演哈日,想要争取日本市场等等之类的,我认为太过了。不具有建设性。
最近忽然对佛家教义有了些体悟,自我内省和对外的包容性越来越强了。喜欢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比方说连我这样一个普通观众在观看前都那么纠结矛盾,更何况去拍摄他的影人呢?估计筹备了四年之久的陆川比谁都纠结:一方面他要保证制片方商业投资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考虑中国观众的民族情感承受力,作为一个有着一定追求的青年导演还要兼顾艺术上的创新,思想深度的提升。在这样的压力之下,陆川是勇敢的,至少在态度上是严肃的,整个影片虽有细节瑕疵和结构弊端,但总体看来,即有对惨烈残忍屠杀的控诉,又没有回避国民性的软弱,害怕、和逃避,同时更没有抹杀反抗、反省、人性良善勇敢等积极的一面,他大量的考证没有白费,这些虚构出来的人都有着现实原型,是真实可感的。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可以宽恕,但不能忘却”,可是面对这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信大部分中国观众都很难做到宽恕,更何况对那个迄今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国家,这部影片也没有宽恕曾经暴行的想法。而是力图透过血淋淋的杀戮,说明在当时最恶劣的环境下,同样会有抗争,有对生命的渴求和对尊严的保护,让我们对这些逝去的生命肃然起敬。这比极端的民族悲愤宣泄,有意义得多。
给中国电影一个过程,经典与完美是诞生在积极、包容、有建设性批评意见之上的,少一些偏激、少一些宣泄,多一些思考,我期待中国也能早日出现斯皮尔伯格那样的导演,毕竟技术的赶超是迟早问题,观众的审美也从来不是问题!电影人应该抱着更谨慎的态度潜心修为才对!而不是一味排斥抵抗相反意见。
同时我还希望中国不仅要创作出最好的电影艺术,更要做智慧理性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民族,让历史的惨剧永远不会重演。这才是这部片子以及相关争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