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典三 于 2018-3-17 17:10 编辑
文字,是一种传承。
在时间的长河里,很多祖先留下的包含智慧与美德的词语,已被改得面目全非,比如,无度不丈夫,成了无毒不丈夫;无尖不商,成了无奸不商,更不用说那句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意思被全部扭曲了。
我现在遇到模棱两可的词语,习惯先去翻古籍,看看古书中这词的用法。昨天偶然想起海阔天空和海阔天高,一时有点懵,就去看了一些古籍。
《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所著的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其中提及“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盘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
明朝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学术思想史专着。书中提及省身法,写着“风光月霁其心胸,海阔天高其器宇,凤毛麟趾其威仪,玉振金声其辞语。”
从这两者来看,还是有别的,一者强调胸襟气度,一者强调外形外貌。
晚清的一本小说里形容一个男子的出色,是“论他的才调,便是胸罗星斗,倚马万言;论他的胸襟,便是海阔天空,山高月朗;论他的意气,便是蛟龙得雨,鹰隼盘空。”
清朝另有一本小说在赞可一个自幼就出众的孩子时,写的是“虽少小髫龄,却有光风霁月襟怀,海阔天高意量。以故,缙绅耆宿,每来携以偕游。”
同样是表达襟怀,这两个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词,这也许说明这两个词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等同的。
在诗词中“海阔天高”也是可见的。读者可以自己看看:
乐府诗:“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宋词中有:“分携欲折无垂柳。但层楼徙倚,两眉空皱。海阔天高无处问,万事不堪回首。”
“海阔天空”在诗词中不见,在小说中倒是很多见,主要是表达两个意思:一个是天地宽广,心无挂虑;一个是说话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我看了这么多,总结是:海阔天空更倾向描述襟怀和志向;海阔天高倾向于实际天地的高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