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春光乍泄
查看: 1080|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光乍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8-3-24 09: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1  柳如烟
严谨的科学规定,只有气温连续几天达到一个特定的高度,才算春天来了。我不是一个严谨的人,也就不必理会那些死板的规定。我的春天是从柳树发芽开始的。只要看见柳条上冒出嫩叶了,我就认为春天来了。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归一之前,去济南的护城河边看垂柳,是最美的享受。河边的垂柳,因为泉水的滋润,多了一份水灵灵的气质。迎着吹面不寒的风,看多情的柳条轻摆腰肢,在清冽的泉水里起舞弄到倒影,整个人的心情都会豁然开朗。

高中时在山东大学老校北面的一个中学念书,每天早晨都会骑了自行车从校墙外经过。山大院内有几棵高大的柳树,隔着很远就能看见。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柳树上绿意朦胧,嫩嫩的鹅黄色吹弹可破,如烟似雾,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随着春色越来越浓,柳树上的颜色也渐次加深,如国画中的晕染效果,一层一层地,循序渐进地,淹没了树杈上的喜鹊窝。

去年去陕西旅游,乘车从西安到临潼途中,小导游突然指着窗外说,“看,那就是灞桥”。我赶忙掀起窗帘往外望,隐隐约约看见一条闪亮的小河,还有一座面目模糊的小桥,一闪而过。灞桥,曾是古代东出长安的交通要道,唐朝时,官府在灞桥设驿站,凡亲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分手,并折柳相赠。由于灞桥边栽满了柳树,暮春的时候柳絮飞扬恰如白雪,“灞柳风雪”,就成了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曾有无数文人墨客,为灞桥,为灞桥烟柳写下诗句。我去的时候正值夏季,灞桥烟柳的盛景无缘得见,甚憾。

将一种色彩比喻成烟,汉语言文学真的很神奇。柳如烟,把这三个字放在嘴里细细咀嚼,满口生香。

2  杏花白
历来的诗句中,都把杏花称作红杏。比如“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其实,杏花是白色的,准确些说,是粉白色,比桃花浅比梨花深。

那天跟客户谈完业务走下楼来,迎头看见一树粉白色的杏花开得沸沸扬扬,一下愣在那里。我围着那棵形状古朴的杏树转了三圈,在心中臆想拍摄角度,考虑从哪个角度拍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我并没有拿出手机拍摄,因为作为一个“专业”的业余摄影人,用手机拍摄是对精美拍摄对象的侮辱。我在心里默默构图,虽然手中无单反,但我心中有单反。这就是武侠小说里大侠的最高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春天里,梅花虽然开的最早,我始终觉得它是属于冬天的花,杏花才是春来第一枝。

有种说法是,一个人的童年生活可以影响TA的一生,在下深以为然。我所有对外界的感知就都来自十二岁以前,所以我写东西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说到小时候,比如以下的文字。我小时候,人家院子里很少种果树,大多种槐树,梧桐什么的。到现在我也不明白,是不是因为果树中看不中用的原因。家里种桃树或者杏树的,基本没有,反正我没见过。

好在我们村子东边有一个单位的家属院,那些按月拿工资的工人们,显然比靠天吃饭的农民要浪漫很多。他们在房前屋后栽满了杏树,有几棵树的枝子一直伸到墙外。我和小伙伴眼巴巴地看着杏花骨朵,从米粒大长到豆粒大再长到花生米大,然后开满墙头。我们会用堆石头,人驮人的办法爬上墙去,不顾院儿里人的责骂,偷折几支花下来,回家插在父亲喝光的酒瓶里。我每天都给它换水,看那些粉白色的花瓣,次第开放逐渐凋零,最后落满了毛主席像前的条几。

这么多年过去,成熟的杏子没给我留下什么记忆,那一簇簇白色的杏花,却一直开放在我心头。


3  春光乍泄
春色仿佛调皮的小孩子,一直躲藏在时光的某个角落里,待到机遇成熟,一下子跳到人们的眼前,不期然就给了你一个惊喜。

初春的早上,我将双手插在黑色外套的口袋里,微耸着双肩漫步街头。“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光乍泄,恰似王家卫的同名电影里,张国荣那赤裸的后背一样,如此撩人。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8-3-24 09:40 |只看该作者
第一时间点开,还未及沙发,估计明月已自沙。嚯嚯。。。。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3-24 09:42 |只看该作者
好一个手中无单反,但我心中有单反。明月这是用生花妙笔去行摄、去描绘这春光乍泄柳如烟、杏花白的美好图景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3-24 10:09 |只看该作者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8-3-24 09:40
第一时间点开,还未及沙发,估计明月已自沙。嚯嚯。。。。

感谢翰林快马杀到。我发完之后就忙了点别的事,没顾得上自己沙,被你沙了,很好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3-24 10:09 |只看该作者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8-3-24 09:42
好一个手中无单反,但我心中有单反。明月这是用生花妙笔去行摄、去描绘这春光乍泄柳如烟、杏花白的美好图景 ...

闲来无事写着玩儿。
翰林春安。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3-24 10:16 |只看该作者
疏影轩主 发表于 2018-3-24 10:09
闲来无事写着玩儿。
翰林春安。

文字也是画笔,文采也是油彩看你如何运用自如,画出别人心中有笔下无的生动景色。这是一门多美妙的功夫,功到自然服。明月这形散神不散的功夫,我服。嚯嚯。。。。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3-24 10:20 |只看该作者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8-3-24 10:16
文字也是画笔,文采也是油彩看你如何运用自如,画出别人心中有笔下无的生动景色。这是一门多美妙的功夫, ...

翰林过奖了,过奖了。明月很惭愧很惭愧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3-24 10:22 |只看该作者
疏影轩主 发表于 2018-3-24 10:20
翰林过奖了,过奖了。明月很惭愧很惭愧

无需惭愧,常与同好共切磋。明月大师有空也赏评下我的新作呗。嘻嘻。。。。。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3-24 10:26 |只看该作者
明月的文字很耐看,摄影技术相比还有进步空间。

你的妙笔也生花,心中有花胜过眼中有花。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3-24 10:32 |只看该作者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8-3-24 10:22
无需惭愧,常与同好共切磋。明月大师有空也赏评下我的新作呗。嘻嘻。。。。。

好滴好滴,一定拜读。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8-3-24 10:33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8-3-24 10:26
明月的文字很耐看,摄影技术相比还有进步空间。

你的妙笔也生花,心中有花胜过眼中有花。

照片不是我拍的,从网上下了又裁减了一下,所以更不好看了。
思归兄是摄影高手,见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3-24 11:34 |只看该作者
初春的早上,我将双手插在黑色外套的口袋里,微耸着双肩漫步街头。“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光乍泄,恰似王家卫的同名电影里,张国荣那赤裸的后背一样,如此撩人。

----

春光乍泄那歌也撩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8-3-24 11:39 |只看该作者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3-24 11:41 |只看该作者
拍岸浪 发表于 2018-3-24 11:34
初春的早上,我将双手插在黑色外套的口袋里,微耸着双肩漫步街头。“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 ...

是吗?这倒没注意。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3-24 11:42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3-24 11:39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8-3-24 12:30 |只看该作者
锦衣大人写的如此春意撩人,我都想去河边看看柳色了。

只是大连这里很少柳树。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3-24 22: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春天是不是真的到来,我的判别也是看柳树。
河边的一排垂柳,是最能体现春天的来临。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8-3-24 22:32 |只看该作者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有图有真相写得真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3-25 17:59 |只看该作者
拍岸浪 发表于 2018-3-24 11:34
初春的早上,我将双手插在黑色外套的口袋里,微耸着双肩漫步街头。“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 ...


你这回帖弄的人也是一惊一乍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3-26 13:59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3-24 12:30
锦衣大人写的如此春意撩人,我都想去河边看看柳色了。

只是大连这里很少柳树。


济南柳树很多很多.....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8-3-26 14:00 |只看该作者
隔窗看景 发表于 2018-3-24 22:07
春天是不是真的到来,我的判别也是看柳树。
河边的一排垂柳,是最能体现春天的来临。


遥握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8-3-26 14:06 |只看该作者
肺话蛮多 发表于 2018-3-24 22:32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有图有真相写得真好

这两句出自北宋宋祁的《木兰花》。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8-3-26 14:07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8-3-25 17:59
你这回帖弄的人也是一惊一乍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