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诗歌真的死了吗?
查看: 52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真的死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8-3-27 00: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遇见未来 于 2018-3-27 01:12 编辑

诗歌作为一个载体,成功与音乐融合,进化出了更流行的时尚风格。那就是流行歌曲。

没有音乐细胞的人,是写不出诗歌的。音乐作为在古代被称为很玄的东西,也就是指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成为感官上的共鸣的艺术。

人的听觉是五感中接受最快的,图片式的记忆只能开发印象而不能产生感官上的意象。可音乐能做到。

大部分的流行歌曲,你如果潜心的去理解能发现,它们就是诗歌与音乐的重叠式的,双重意象空间的连续。

在古代懂音律的人,也就是指,知音这个词的来源,很巧合的阐叙了音乐是有灵魂的也就是能穿透听觉螺旋形态的启发。也就是指最古老的诗歌构造非常简单。

只是一些,连贯的句子藏匿哲理或情感的创作。也就是诗歌的历史。是顺着很多时间推移的,文字式的载体。

作为诗歌大国,唐诗宋词在文字上处于一个飞跃的时代。那样,到了后面,小说的产生,更多的文体产生,从而诗歌逐渐淡化。

那样什么才是诗歌的分类?诗歌分抒情,哲理,叙事,赞美,还有玩污的下半身,梨花体等等全算上,乌七八糟,七十二变。可万变不离其宗。诗歌最终指向

一个核心。韵律也好,无韵律的也罢。通过文字式缔造更高级的意象。这就是诗歌存在的意义。

诗歌真的死了吗?不是,诗歌与音乐合二为一。缔造了更流畅的流行。成为了最普遍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需要表达。即便他是个不会表达的人,他依然有

表达的需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8-3-27 01:25 |只看该作者
那什么是表达?

你每天接受的元素,潜移默化的根植在你的意识里。比如你看见的春天的花开了蝴蝶飞来了,你觉得心花怒放。

人的情绪喜怒哀乐都与表达有莫大的关联。你为什么会哭,大喜大悲都会产生这样的情绪。你为什么要笑?你可能觉得愉快放松。

这就是感官生产出的单位。叫感官效应。你寂寞了会叹息,你悲伤了会反思。这些都是人人都具备的相通联的共性

人性的破解,就此在文字这平面性的表达上生成了第三维也就是立体形成的抽象表达。

那什么是诗歌的第三维?是意象。一切诗歌破解开来不是一些文字性的句子。那立体形成的抽象表达是什么?

给你直白破解一下意象是什么吧。可能大部分对意象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写诗了。

第一个把绘画的手法融合进诗歌的李白。他就明白,诗歌不但要朗朗上口。而且必须具备绘画式的布局。于是。

李白在诗歌中混合了绘画技巧。你读李白的诗歌非常直白。可是他的诗句能在你的感官效应里留下深刻的画面。

这是诗人用心了。虽然那时代。还不明白这里面藏了多大的机关。破解开来是印象派的绘画风格的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3-27 01:30 |只看该作者
围绕一个中心的缔造。如果是人,因当是这个人有灵魂。而缔造更极致的人生形态。人就是诗歌的载体。

没有人哪来的诗歌。之所以有诗歌存在的必要是因为人需要表达。

如何去表达?不是你看见了,听见了,触摸到了,闻到了。尝到了。感觉到了。这六种感觉给你你就具备了灵力了。

你说你可以读书?读书只是借鉴,开启,可是读书不能给予你缔造性的思维。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3-27 01:34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缔造性思维?

缔造很难。前提是你的行走模式是非常疼的。扔掉所有读过的文字。这很难吧?也就是必须具备自己的风格。也就是指为了把一件事阐叙清晰。简洁,明了。

这样的锻炼在诗歌里叫凝练,如果有人说你的诗歌不够凝练是指,你的意象角度表达不够简洁,拖拉。庸赘。

这就是诗歌为什么比其他文体更具备灵性的所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3-27 01:40 |只看该作者
一字千金。

孙思邈有千金方,在医学上的巨大贡献。那样在诗歌有一个说词就是一字千金。多一字不如少一字。

赵丽华在这样的启发下,开创了梨花体。什么是梨花体?也算是诗歌的另类发展模式形态。人的起源多路发展的。有智人,还有很多人种。可是都不能适应生存而灭亡。

最终智人成功进化成了现代人。诗歌呢?也有多路发展的必然。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3-27 09:41 |只看该作者
馒头一顶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3-27 18:30 |只看该作者
表达不息,诗歌不死。就这样一句话的意思,九舞却下笔千言,看来诗魔对诗歌真是魔性的爱啊。。。。。。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3-27 18:36 |只看该作者
古诗词歌赋多少年了,还没死呢?更何况不足百年的新诗?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3-27 18:39 |只看该作者
诗歌死不死也不是一个人来决定的!1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3-27 20:15 |只看该作者
九舞夜猫子,你妈妈喊你起床吃饭了。嚯嚯。。。。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8-3-28 05:39 |只看该作者
这个精彩纷呈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3-28 05:42 |只看该作者
可以讨论。
艺术的起源,
人类最初的艺术形式,是诗、歌、舞一体的: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8-3-28 05:42 |只看该作者
可以讨论。
艺术的起源,
人类最初的艺术形式,是诗、歌、舞一体的: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3-28 05:46 |只看该作者
诗歌一直都是唱的。如“胡笳十八拍”,如“渭城曲”,后来才分开,有词有曲的叫歌,有词无曲的叫诗。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3-28 05:59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8-3-27 18:36
古诗词歌赋多少年了,还没死呢?更何况不足百年的新诗?

广义上的“诗歌”,作为人类最原始的艺术表现方式,与“音乐,舞蹈”一样,是永远不会死亡的。
只是其中一些时代性的流派、风格、体例,可能随着时间变化被历史尘封。比如“骚体”,比如“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