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中唐时代,有一年冬天,一位官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官员读罢,顿时大怒,下令缉拿作诗人。手下将其平日喜作这类诗的张打油抓了来。为了证实该诗是否张打油所作,官员令张再作诗一首。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张于是便以此为题,脱口吟道: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两首诗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起来,连这位官员也被惹笑了,破例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闻名。后来人们常把这类以俚语俗句入诗,不求平仄对仗的诗作,称为打油诗。此后,虽说历代都有打油诗传世。但是,还没有人把它作为一个正当的文学形式来大量创作。直到民国时期的张宗昌才改变了这个局面。 张宗昌,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统治山东的一个军阀。他是一个粗人,却喜欢舞文弄墨。也许他觉得自己既然身为孔圣人的父母官,不带点斯文,枉来山东一趟。于是,拜师学艺。一番苦练之后,张宗昌开始初懂文墨,不久竟然出版一本诗集,并分送诸友同好。也许在张本人看来,他是在用心创作,其诗足以与古代传世之作媲美,但对懂诗词的人来说,他的诗充其量只能算是打油诗,登不了大雅之堂。如果从打油诗的角度来看,张宗昌的诗不管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下面我们看几首张宗昌的诗。 咏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下雪的景象,可以说是发前人之未发。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张宗昌自诩也是一个英雄人物,很看不起刘邦。而且张良这个替自己扬名的同宗是要认的。 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刚轰完刘邦,就自夸他张宗昌。他的抱负也真不小,竟然要“吞扶桑”,不过这个是要点赞的。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没毛病,放下文学性和艺术性不谈,这样的描写谁都不能说有问题。 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象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还得说张宗昌想象力丰富,试问千百年来,有谁在文学作品中这样比喻了?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通俗易懂,俚俗谐趣,都被这首诗写尽了。 无题 要问女人有几何,俺也不知多少个。 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 张宗昌写诗也诚实,从来不粉饰自己,据说他妻妾成群,多达二十多人,不知道孩子他娘是谁,也算正常。 混蛋诗 你叫我去这样干,他叫我去那样干。 真是一群大混蛋,全都混你妈的蛋。 机构臃肿,婆婆众多,这倒有点类似于某些单位的情况,但谁敢像张宗昌这样骂出来?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先扒龙皇庙,再用大炮轰你娘。 别人求雨靠心诚,张宗昌求雨靠武力,这哪儿是求,简直就是恐吓! 张宗昌的诗还有许多,不能一一列举。我想,如果将来有人专门研究打油诗,一定会为张宗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