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张长李短
查看: 2653|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长李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9-6-25 20: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这回不聊政治了,第一是对六星有影响,第二是对……,反正是影响吧。
咱们就聊家长里短。
大家一定会问,干嘛不就用“家长里短”做题目呢?我觉得比较正式的是这个“张长李短”因为它细致。
如果有涉及政治的,管理员立刻删帖!
北方继续还会有高温,南方好像凉快一点,因为大雨不断。(有点武断,因为我最近没去南方)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9-6-25 20:39 |只看该作者
大鹰老师的帖子我一直在看,更喜欢家长里短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6-25 20:41 |只看该作者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19-6-25 20:39
大鹰老师的帖子我一直在看,更喜欢家长里短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9-6-25 20: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9-6-25 21:00 编辑

作为第一帖,我们今天说说油炸食物。
用油炸的方法使食物快速成熟是中国特色。
因为中国在物理时代的时候,燃料一直就缺乏。
我们可以试验一下,如果在时间是相对常数的情况下,你觉得是用水把食物煮熟还是用油把食物炸熟哪个快?
况且,油炸食物会使食材本身释放出大量诱人的味道。
所以那些养生专家们使劲排斥这种做法,鼓吹“地中海食物”。
谁对呢?时间是最公正的。
中国人从汉代就有油炸食物地记载(不具体,没有考证),中国人并没灭种。
就好像中医和西医一样。
其实,关于这点我以前说过,我很懒就不赘述了。
可是我要大家记住,人延续生命抵抗疾病绝对不是营养和养生专家说的。
这就好比算卦的,你既然知道吉凶,你为什么混得在街上摆挂摊?
人有自我调节功能,这是生命延续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功能的强大是因为它的任务是要繁衍后代,翻译到现在时髦的词汇就 叫“基因”。
是不是就听天由命了呢?中国人还有一句话叫“事在人为”。
我的理论是,不作死,不怕死!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6-26 10:23 |只看该作者
张家长,李家短,
老王屁股长个癣。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6-27 03:56 |只看该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发表于 2019-6-26 10:23
张家长,李家短,
老王屁股长个癣。

不许这样说自己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6-27 06:29 |只看该作者
是的,   江南进入梅雨季节,每天的雨时大时小地下。
也会在不经意间停止不下了,还会露出那似笑非笑的毛太阳脸。
气温异常潮湿而闷热,北方人我保证过不惯这种天气,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6-27 06:48 |只看该作者
今天要说的是一个题目叫“闯关西”。
按照广东佬普通话问就是“你有没有搞错?”。
听起来好像是搞错了,因为我们知道清末民初的时候有一股自动移民的现象叫“闯关东”。
同名电视剧《闯关东》说的就是这个事,作者高满堂因此成名。
但是,今天我来说的的确就是“闯关西”。
东北三省在闯关东大量内地人进入以前是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除了明朝以后在那的屯军制度有些内地人到那,原住民并不太多。
由于有了“闯关东”,现在居住在东北三省的人绝大部分是内地人,其中山东人居多。
再后来,东三省成为了我国重工业基地,那里的制造业曾经是中国人的骄傲。
经济的发展使东三省一度有四座城市进入全国十大城市之一,他们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其中吉林的长春一度排名全国第六位。
东三省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为中国工业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东北衰落了,其速度之快,景象之惨令人震惊。
所以,东北人大量的从东三省流入内地,这就是我说的“闯关西”,也就是说他们沿着父辈的足迹又返回了关内。
我曾经因为工作需要在东北三省的一些城市待了好几年,特别是吉林的长春市。
去年有幸又去了一次长春,虽然建筑和城市风貌和我当初在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街上见到最多的是中老年人。
东北的年轻人从北京到海南遍地都是,唯独在他们的家乡难以见到。
和河南,四川,安徽,等人口大省走出家乡不同的是,这些大省的人出门就是打工,基本做体力劳动。东北人流入内地是全方位的,包括很多知识阶层和科技人员等素质较高的人群。
即使是老百姓,你在内地看到的东北人绝少在工地上流汗。
在北京,黄牛,一些娱乐场所的保镖,一些商店的老板都能看到东北人的身影。
有一年我去山东的黄岛,我居然错以为我到了东北的哈尔滨。因为那里从做买卖开饭馆到出租车司机清一色的东北人。
关于东北人为什么要“闯关西”很多不必说,因为又牵涉到了“政治”,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分析,从他们的祖先从关内“闯关东”跑到东北这种性格来看,今天他们的后辈“闯关西”就不难理解了。
东三省的衰退是个大问题,那里有我们国家最具规模和成系统的工业基础,
这个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2%,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8.7%的东三省,曾经为中国工业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他们现在的GDP占全国总GDP10%不到。
东三省是中国的一块宝地,所谓“棒打狍子瓢㧟鱼”,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肥沃广袤的土地,独一无二的风土人情,看到他今天的样让人唏嘘不已。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6-27 06:50 |只看该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发表于 2019-6-26 10:23
张家长,李家短,
老王屁股长个癣。

这正是“张长李短”的特点。
这个特点不是我发明的,最早有一种报纸上的新闻叫“花边新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花边新闻”本来今天想说的,不过想起了东北暂且放下。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6-27 06:50 |只看该作者
从容 发表于 2019-6-27 06:29
是的,   江南进入梅雨季节,每天的雨时大时小地下。
也会在不经意间停止不下了,还会露出那似笑非笑的毛 ...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9-6-27 10:20 |只看该作者
大鹰老师重起炉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9-6-27 11:40 |只看该作者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9-6-27 10:20
大鹰老师重起炉灶了,

没办法,一早起来锅被砸了,灶被拆了,想过日子不得重来吗?
我仔细看了看,除了骂人的帖子以外,正儿八经写字的受到这个待遇的目前我是第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9-6-27 17:27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9-6-27 06:48
今天要说的是一个题目叫“闯关西”。
按照广东佬普通话问就是“你有没有搞错?”。
听起来好像是搞错了, ...

我老家就黄岛的
东北这样的情景,都留下老年人。现在新疆的农村,就江南的农村也差不多。
是不是再过若干年,那边人烟稀少还会恢复以前的生态?
现在在提“振兴东北”
是不是增加人口是关键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9-6-27 18:04 |只看该作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发表于 2019-6-26 10:23
张家长,李家短,
老王屁股长个癣。

盖个戳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9-6-28 05:14 |只看该作者
今天来说说昨天想说的“花边新闻”。
现在我们理解“花边新闻”多是指那些“艳情”、“粉色”、“八卦”等等小道消息。
其实,过去“花边新闻”是一种报纸的款式,就是在发表的文章周围有一个花边的装饰,目的是吸引读者注意。
这样做完全是因为过去的印刷水平不发达,民国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
即使在后来直到文革时期,有些重要新闻也不过是“套红”标题或者加重字体来表达其重要性。
那么,“花边新闻”为什么有了后来的引申定义呢?这就要说,这些被花边装饰的文字所说的内容了。
比如,旧时的上海《大公报》就曾经报道一条“花边新闻”,说梅兰芳长了脚气近日足不出户不能演出。
“花边新闻”大多针对的就名人,或者是新鲜事,也有谣言,目的就是引人眼球。因为过去媒体是盈利的。
及至今天西方的很多报纸也因为这个盈利有这样的花边新闻的报道。
当然对于我们,报纸是宣传工具,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既然不怕赔本,“花边新闻”就没市场了。
但是今天有没有“花边新闻”呢?不但有,简直是比比皆是。什么某明星出轨,什么某名人离婚,谁又怀孕等等,你打开网络到处都是这样的“新闻”,按照后来对“花边新闻”的定义,他们都属于这个范畴。
为什么想起说这个来了呢?我的意思是说,即使是“花边新闻”也有档次之分。目前在网络上的“花边新闻”档次都非常的低,这不是他们的水平低,是因为他们觉得读者是这个水平。
果真是不是如此呢,我的答案是。
汶川地震比不上一个女明星的裸照受关注,这就是目前某些国人的欣赏档次。
另外我们看到,随着“花边新闻”的日益猖獗还反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读者关心是什么?
这里当然还牵涉到了关于媒体的规定等等,因为涉及政治,话题就不能展开了。
总而言之,如果“花边新闻”盛行只能说明一个读者群的心态,这还不单单是读者关注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9-6-28 05:16 |只看该作者
隐香 发表于 2019-6-27 17:27
我老家就黄岛的
东北这样的情景,都留下老年人。现在新疆的农村,就江南的农村也差不多。
是不是再过若 ...

在一个自然的经济社会里,人口的流动反应了地区发展的差别,而不是简单的增加人口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9-6-28 05:16 |只看该作者

别盖蓝色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9-6-28 05:40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9-6-29 10:57 |只看该作者

盖绿色的,绿色食品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9-7-1 13:49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9-6-27 11:40
没办法,一早起来锅被砸了,灶被拆了,想过日子不得重来吗?
我仔细看了看,除了骂人的帖子以外,正儿八 ...

刀走偏锋有时是达人,有时也是个技术活。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9-7-1 21: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9-7-1 21:49 编辑

脚气严重,开始痒痒的时候觉得串一下很舒服甚至觉得解闷。后来不行了,因为它在烂,以至于脚踝都肿了。
我想起了我师傅也得过脚气很严重,每到犯病的时候练连小腿都肿胀溃烂。我们那个时候的工种经常要接触水都要穿雨靴,可是脚气要是闷在雨靴里无异于自杀,我师傅的脚气就越发严重。
当时中医院里有一个医生叫赵炳南,他专门看外科(后来的中医外科就是他发明的)。我师傅挂了他一个号。赵炳南给开了一个方子,师傅抓药的时候吃了一惊,一共三付药,每一付药包都有枕头大小。这个药是熬水外用的,也就是把脚泡在药水里。
我师傅就很纳闷,头一次看病就这么多药,要是再看这不成了负担?
于是回去找赵炳南说:我还要开多少药?
赵炳南说,不用了,这三付用了就没事了。
师傅将信将疑,按照药方煮水洗脚,三付药用完以后,不但是脚气好了,脚都不出汗了。
想起师傅的经历我也去了中医院,一打听,赵炳南早就死了,据说有徒弟在于是我就挂了他的号。
为了他的饭碗我暂且隐去姓名,他看了以后说,做个CT吧?
为什么?我问,因为我觉得脚气做CT实在是没法联想。
看看腿部静脉是不是有堵塞,赵炳南的徒弟说。
于是我想起了我师傅的典故就跟他说了一遍。
他听了以后翻了一下白眼说,你不是来看病的,你是来找茬的,下一个!
所以说,名师未必出高徒。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9-7-1 21:47 |只看该作者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9-7-1 13:49
刀走偏锋有时是达人,有时也是个技术活。



达人我可做不了,非要说剑走偏锋那就是我给了自己一刀。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9-7-2 07:24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9-7-1 21:47
达人我可做不了,非要说剑走偏锋那就是我给了自己一刀。

我以我血溅轩辕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9-7-2 07:27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9-7-1 21:42
脚气严重,开始痒痒的时候觉得串一下很舒服甚至觉得解闷。后来不行了,因为它在烂,以至于脚踝都肿了。
我 ...

市场经济,唯利是图是本质之一,本无可厚非。
可如果老想着法发不义之财,就不地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9-7-2 12:12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9-6-25 20:57
作为第一帖,我们今天说说油炸食物。
用油炸的方法使食物快速成熟是中国特色。
因为中国在物理时代的时候 ...

就是。人总共活三万多天,自己能作主吃什么的时间也就两万天左右。好歹也得活得痛快点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9-7-3 20: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9-7-3 20:51 编辑

天气炎热,北京这几天的温度都在36°左右徘徊,据说明天的温度要达到39°,再过十天左右就要“数伏”了。
这些年每到夏天出现高温的时候我们总要谈论这个话题,好像高温是最近几年的事,于是气候变化成了人们担心和经常讨论的问题。
这是个大话题,咱们说不明白,闹不好还牵涉到政治所以不说。
我今天想说说,每到夏天炎热的时候我就想起的一种吃食“果子卤”的麻将面。
夏天吃面条成了北方人的选择,因为它便捷,爽口,操作简单免去了灶台前做饭的煎熬。特别是有了机制面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切面”就更省事了。
北京过去在夏天常吃的面条有两种,一种是“芝麻酱面”,还有一种叫“咸菜面”。
这两种面条的做法都相对简单,在这里介绍一下。
所谓“芝麻酱面”就是把芝麻酱用水懈开加上盐,注意,懈芝麻酱的时候要分次少量的加水,不能一下子加够。懈芝麻酱看似简单,做好了并不容易。懈好的芝麻酱汁应该是稠糊糊的。大概从开始制作到完成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然后把花椒用油炸香到冒烟的程度,碗里事先放好酱油里,然后趁热把烧的冒烟的花椒油浇到酱油里(注意安全),这就是花椒油了。
面条煮熟用凉水过凉,放上芝麻酱汁和花椒油,在放上切好的黄瓜丝,这个芝麻酱面就算做好了,爱吃辛辣的可以放蒜汁,嫌麻烦直接咬着蒜瓣吃也行。
还有一种是咸菜面,这个面条的制作方法虽然不复杂,但是材料却不易找到了。因为咸菜面顾名思议是和咸菜有关系的。当然不是要放上咸菜,是要腌咸菜的汤做卤。这个咸菜汤非要腌咸菜才能又,而今天城市里的人已经很少有人腌咸菜了。
来一碗咸菜汤,腌咸菜的汤时间越久越好。同样是炸好花椒油浇到咸菜汤里,这个卤就做好了。菜码可以是时令蔬菜的任何一种,黄瓜丝居多,咸菜面就做好了。
如果你找不到咸菜汤我有一个办法,就是买一块咸菜切碎用水煮了,用煮咸菜的水也可以,但是味道大打折扣了。
现在,我隆重推出一种天津夏天常吃的面条叫“果子卤”。
果子卤虽然做法也不复杂,相比前面说的两种面条稍微复杂了一点。
原料,酱豆腐,也叫腐乳,菜谱上神秘的叫“红方”、花椒、酱油、芝麻酱、油条、香菜。
做法,把油条切成一寸长短的段,用手揪也行。酱豆腐搅成糊状把切好的油条放入,撒上切碎的香菜,㧟上一勺煮面条的汤浇在上面,这就是所谓的“果子卤了”了。(注意不要用水,用煮面条的汤是因为这汤温度高,能把香菜和腐乳的味道烫出来。)
下面的在把芝麻酱懈开,方法和芝麻酱面一样。炸花椒油方法也相同,不同的是,不是把炸好的花椒油浇到事先准备好的酱油里,而是把酱油倒入炸好的花椒油里,这样花椒油也做好了。
把这三种卤放倒煮好过凉的面条上,再放上黄瓜丝,“果子卤”面条就做好了。
天津人之所以叫“果子卤”是因为,天津人把油条叫“果子”的原因。油条不必特意准备,早晨吃早点的时候多买两根就有了。
也可能是在天津长大的原因,今天试做了一把味道非常的好吃,这大概也因为有童年的回忆助力吧?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9-7-3 20:52 |只看该作者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9-7-2 07:27
市场经济,唯利是图是本质之一,本无可厚非。
可如果老想着法发不义之财,就不地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9-7-3 20:52 |只看该作者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9-7-2 12:12
就是。人总共活三万多天,自己能作主吃什么的时间也就两万天左右。好歹也得活得痛快点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9-7-3 22: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9-7-3 22:19 编辑

世界是未知的,这个结论恐怕直到人类灭亡都不会改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的渺小。
人类成为世界“主宰”以来,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有三种办法,一种是宗教(也可以称作神学),一种是科学,还有一种叫哲学。
宗教是人类对世界的质朴的认识,宗教不是谁发明的。我们说的宗教创立者无非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从不自觉转到自觉的过程。他的弊病是,他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所有的宗教创始人都在努力的做到这一点,所有就有了宗教的规矩。
他们力图让宗教对世界地解释无所不包,并且声称这些都是真理。但是,这一定要经过实践的考验,显然就要出毛病。所以神学总会说,我们不会马上看到一种原因相对应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是一定和原因对应的,这就是中国人说的“报应”。
当然,这个说法很复杂,我也不是研究宗教学的,说了也没用。
随着人们逐渐掌握和提高了生存的方法,他们一定会产生对宗教解释的迷惑,于是人们转向了科学。
工业革命以后,科学几乎成了宗教的对立面。人们认为科学能够解释我们的迷惑,这就是中国人说的“眼见为实”
。你是不是有肝炎,那就看看化验指标吧!
科学的发展令宗教的理论有些为难,为了打破这个尴尬的局面,宗教对世界的解释也在利用科学研究的办法,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
但是随着人们相信科学的过程发现,科学也不能解释这个世界。但是科学却坦诚的说,我们永远在认识的路途中。
其实这句话既不是神学也不是科学,他属于哲学。
有个西方哲学家是这么给神学和科学定义的:“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那么他又是怎么定义“哲学”的呢?
“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看来哲学是一个“三不管”的地方。
说道“三不管”我说句题外话,过去北京有个地方叫“天桥”,天津有个地方叫“三不管”。
这两个地方都是平民艺术的发源地,比如侯宝林等所谓“大师”们都是从那起家的。天津的“三不管”成就了例如马三立这样的相声大家。
“天桥”和“三不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正统力量的法外之地。
“天桥”是个贫民窟,政府无力管理。“三不管”则从名字上就告诉了我们它的性质。所谓“三不管”说的是,政府不管,租界不管,军警不管。
所以我说,哲学也应该是一个三不管的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9-7-4 06:56 |只看该作者
右手拇指生了个硬节,不痛不痒,但在长大。
家人叫去医院看看,听话呢,第二天去医院挂了个普外
医生三十左右,看了后也叫我去做CT
我说是否怕那个小包里内脏发炎?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