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文人固穷乎?
查看: 202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人固穷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7-5-20 01: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翰林探花 于 2019-7-6 11:57 编辑

  穷,有一个凉凉的鼻尖/他用玻璃球说话/在水滴干死以后/四周全是麦地/全是太阳金晃晃的影子/全是太阳风吹起的尘爆/草棵蓬起了/很热,很热/粉红色的妇女在堤坝上走着/田鼠落进门里/落进灰里/灶台上燃着无色的火焰/穷,有一个凉凉的鼻尖。


  这是顾城的一首诗。早年读到它,是对其暧昧的意味不甚了了。时之至今再看仍然句法古怪,抽象难解。有人详解『“穷”以金鸡独立的姿态顶头,既可看作是抽象物,又可视为某个具体人的概括性替代,紧接着“凉凉的鼻尖”则是具像物的特征写照,两者的猝然组接,在视知觉上给人以“穷”--一悬挂在鼻尖上的画面效果,这可能是诗人忽然遇到某个人的第一个印象知觉,那么它无疑是诗人直觉与意念的刹那”联盟”,才产生如此“怪诞”的句子。但笔者细细斟酌之后,倾向于认为它更可能是作者自我的直接写照。接下去用第三人称叙述“他”,在这儿,读者很容易因循以往审美经验的惯性而认定“他”就是他人。不,他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这种随机颠倒的关系--诗中人称指代可以随意更换取代的作法,是此类微型结构诗又一特点。』


  从那时起这句诗就刻在我的脑海里,逢穷必想起,“穷”怎堪一个凉凉的鼻尖,怎堪人人鄙弃的悲凉处境?可孔子却乐此不疲。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子说:“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能否安与贫困,成了孔子判断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孔子自己在“固穷”这方面是以身作则的。《论语·述而》载孔子语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能安贫乐道的学生,孔子是特别欣赏。《论语·雍也》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将学生所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颜回因此被列为“德行”之首。颜回死后,孔子悲痛道:“噫!天丧予!天丧予!别人劝他说:“您太伤心了。”孔子回答说“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思是: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能为什么人伤心呢?可见,孔子对于能安贫乐道的人是何等的挚爱和推崇。


  张亚新著的《文化中国?从陶渊明到苏轼?文人的理想品格》一书中云:『儒家坚守“固穷”的准则,其中有一个“道”支撑着,这个“道”指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学说,更多的情况是指个人的品德和节操。“道”比起“穷”来,更重要得多,因此孔子说“君子谋道而不谋食”、“忧道而不忧贫”。能够守道不移,才能受穷不移,才能虽穷而能乐在其中。君子有道,小人无道,这是君子能够“固穷”而小人却会“斯滥”的根本原因。因此,儒家提倡“固穷”,实际是提倡守道不移,要追求、坚守崇高的品格节操永不动摇。』


  看来孔子的底气来自他的才学,来自他追求的君子之道。那文人该不该学孔子“君子固穷”呢?它究竟有何利弊呢?


  先看“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君子固穷”,这句话出自圣人之口,但它常被中国文人用来自嘲现实生活中窘迫的困境,把它挂在嘴角,不断地进行语言的自慰。文人总是耽恋自己的梦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可是,书中的黄金不能换来柴米油盐,美女不能洗衣做饭,千钟粟也不能解腹中一时之饥。君子为何一定要穷?为什么只有中国的文人才是这样:一生的努力只是为了做成一个人样。可“人样”并不等于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看到陶渊明活得如此狼狈你作何感想?


  再看一例:裴度是唐宪宗时著名的宰相,但在早年时他仍非常穷困潦倒,生活毫无着落。一次,他偶然地捡到一个包裹,里面有许多贵重物品。裴度没有顺手牵羊而是等在原地,等待失主。就这么一个渺小的例子便能说明古时人的“固穷”的程度。似乎他们已经认为“固穷”是一个君子应具有的素质。注意这里的前提是君子,也就是说只有君子才会“固穷”,而小人穷则“斯烂矣”。依我看,固穷能培养人的抑制力、忍耐力,可使人冷静下来而不沉溺于花天酒地不能自拔,也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就像文人穷而后工、军队哀兵必胜一样,君子常常在贫穷的情况下能把自身的能量才会发挥到极限。这样,潜力被激发,个人的伟大理想和目标也便实现。这是“固穷”利的一面,因此我并不反对文人固穷,它的确在人的成长中起了一个良性的催化,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样。


  但问题是:文人就一定得“固穷”吗?不固穷的文人就不能有所作为吗?


  看看余秋雨先生在新浪嘉宾聊天室的对话录:『网友:余先生对于文化商人你怎么看?文人究竟是君子固穷还是应该像您一样?余秋雨:很遗憾我现在还没有成立公司,还没有成为文化商人。但是有一些人在文化事业像现在国家领导人讲的变成文化产业化的话,我会表示巨大的尊重。遗憾的是我本人包括我太太在内,都还没有找到使我们的文化和企业化紧紧连在一起的一条路子,非常可惜,这是我和整个中国文化都在探求的路子。文化商人在中国的词汇似乎有一点贬义,我重新的解释一下,我们期待大批文化企业家的出现,这正是中国需要的。君子固穷这个概念说的是不仅仅是他在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他故意过贫困的生活,这是矫情。我可以用无数的事实证明,中国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作家过着高于一般人民的生活。更不要说外国的雨果、托尔斯泰几乎过着贵族生活。中国一般的作家也过着高于一般人民的生活。』


  穷作为一种生存状态,“固穷”有人是不得以而为之,而安贫乐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关键是穷如何独善其身?穷就不能兼济天下了吗?看了林桂枫的《穷则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我对穷和达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他说『儒家的道德理想,无论是“济天下”还是“善其身”,是可以与现代人权、自由、民主的原则相结合的。也只有与这些原则相结合,“济天下”与“善其身”才能真正实现。而这一结合的基础就是“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如果“穷”者中多一些“兼济天下”的圣雄精神,那就能“以我之大公争得天下人之小私”,而实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圣贤之道。如果对“达”者多一点约束圣君之制使其“独善其身”,那就会消除“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的千年祸患,真正实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因此我们应该让“穷”者多一点权利意识,而“达”者少一点权力迷信。“穷”者要能够“有为而有不为”,“达”者要善于“无为而无不为”。只有这样,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才能跳出因“达则有为穷则无为”而陷入“法道互补”的怪圈,儒学本身才能摆脱“儒表法里”与“儒表道里”的双重异化、抵抗强权哲学与犬儒哲学的两面夹击,才有可能实“老内圣开出新外王”。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才有了一条共同的底线:从这个基础出发,我们才有可能追求儒家圣贤的个人道德完善与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西方自由主义的自由人权法治理念,追求本来意义上社会主义的民主公平与自由人联合体理想--当然,也只有在这样的底线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来讨论中、西“文化”之异和左、右“主义”之别,并进行能够体现我们个性的“文化”选择与“主义”选择。而不至于在“野蛮”的环境下妄言A“文明”与B“文明”的优劣;在“有主无义”的状态下空谈甲“主义”与乙“主义”之高低。一句话,无论中西“文化”之异还是左右“主义”之别,都必须以基本的人道为基础。在“中西”与“左右”之上,有个更为重要的人道与反人道之别。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我们中国人,应该在人类文明的这个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贡献。』穷亦可不妄自菲薄,达亦无须得意忘形,穷、达皆有无为之有为,有为之无为。


  所以现代人对“固穷”的理解更灵活。他们没有安于贫困,而是排斥富贵和奢华。他们会进行适当地挥霍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而又不失作为一个君子所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君子固穷”还是应该被提倡,而我们可以看到“君子”与“固穷”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两者前提条件都应是君子,没有君子作为前提讨论文人“固穷”则变得毫无意义。文人固君子之穷,不是裹足不前,而是洁身自好,不因外物劳其形,追求内心的安宁的前提下,提高生存的质量。


  这就有个文人可以学“君子固穷”,但该如何突破“穷”这个瓶颈、如何提高我们生存质量的问题,毕竟什么事情过犹不及,穷过了头伤身伤神,光有精神的富足是不够的,起码的物质基础还是必须的。我们毕竟是凡人,不是圣人。那如何让文人化他们的才识为效益呢?这就又联系到余秋雨先生说的文化事业像现在国家领导人讲的变成文化产业化的一条发展之路。文化市场很大,看你如何迎合而不失文人起码的心志。有人广种薄收,有人深耕细作。你我现在生逢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电视、纸传媒都急需大量的文字作品来吸引我们的眼球,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如何化精神财富为经济效应?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我想是我们每个钟爱文字、不甘清贫的人所要思考的课题。能否携手这些广大传媒、信息渠道,不光要看你能否写出高品位适合大众口味、适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作品,还要看你是否擅于推销自己,虽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如果你不主动出击,只会延缓让巷子内外都知道你酒香都来花钱品尝的时机。


  文人固穷乎?文人不为穷所固!亲爱的文友们,你我虽还不及文人之境界,但固穷不是我们的最终,生于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死于贫穷,抬望眼,漫漫征尘迷蒙着梦的前途,美好的生活在向你我招手,看你能否守望这最后的麦田精耕细作。待秋收之际,你我再把盏话当年。


  2008、2、1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7-5-20 01:31 |只看该作者
吊书袋旧帖一枚。。。。。。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5-20 10: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生于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死于贫穷,
——
文人若死于贫穷,不是文人的耻辱,而是这个社会的耻辱。。。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5-20 10:3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7-5-20 10:12
,生于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死于贫穷,
——
文人若死于贫穷,不是文人的耻辱,而是这个社会的耻辱。。。

谢谢蓉儿。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不要去想这个社会为你做了什么,要多想想你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做好自己,穷也好,达也罢,生命自有它存在的意义。不费诗心,绣口一开,就是一瓮鸡汤,请君入瓮。咳咳。。。。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5-20 10:31 |只看该作者

水墨雪-陈瑞
词:徐杰 曲:刘亦敏
醅酒漂绿蚁将往事浮起
当时盟约竟成空许
炉上的红泥诗句如新题
不见冒雪夜来的你
踏雪寻梅去有暗香依稀
你曾说过似我美丽
蓦然的心事寂寞了天气
怎能忘却深爱的你
这一场水墨雪纷飞冬季
把物是人非小心安葬起
最痛的相思不是别离
而是流水已无情
落雪还有意
画一幅水墨雪留住记忆
那未了情意早融入呼吸
不忍题落款徒然叹息
只怕长夜雪未眠
太阳已升起
踏雪寻梅去有暗香依稀
你曾说过似我美丽
蓦然的心事寂寞了天气
怎能忘却深爱的你
这一场水墨雪纷飞冬季
把物是人非小心安葬起
最痛的相思不是别离
而是流水已无情
落雪还有意
画一幅水墨雪留住记忆
那未了情意早融入呼吸
不忍题落款徒然叹息
只怕长夜雪未眠
太阳已升起
只怕长夜雪未眠
太阳已升起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5-20 11:05 |只看该作者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7-5-20 10:30
谢谢蓉儿。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不要去想这个社会为你做了什么,要多想想你 ...

我说那句话,是站在第三方旁观者的立场。你就赶紧表文人雅士的忠心耿耿了啊?呵。

5.20,节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5-20 22:3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7-5-20 11:05
我说那句话,是站在第三方旁观者的立场。你就赶紧表文人雅士的忠心耿耿了啊?呵。

5.20,节快乐!

俺没有表神马忠心,俺只是忠于自己的心,不想它被现实蹂躏。。。。。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5-20 22:34 |只看该作者
象子贡那样多好,有学问,也有钱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1-15 22:29 |只看该作者
看到马刀的《这个年代----说说阿牧的穷 》,顶顶这篇《文人固穷乎》。嚯嚯。。。。。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7-6 11:58 |只看该作者
又看到醉笑要写《君子固穷》,顶起来互动下。。。。。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9-7-6 20:54 |只看该作者
君子固穷的穷,不是贫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