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不拾猫 于 2021-1-28 12:54 编辑
名字,一个符号而已,见其字而知其所指,听其音而思其形貌。但有些广为流传的名字,如果其音与别字相似,便经常被人赋予了一种表达的隐意。柳树便是如此,因为其“柳”字发音,与“留”相似,枝条便经常被折来赠与离人,以表挽留之意。
折柳赠别的风俗兴起于汉,流俗于隋唐,直至明清犹存于文人雅士之间,到了近代新文化运动,刻意反对古之陋俗,折柳的传统便被激进的主流文化人给革除了。民国时期穿着洋装的知识分子,送别时不在劝君更尽一杯酒,也不再折柳,倒是可能送人一本书,以表示“你走,你就输了”的挽留之意。但有时候有人手贱,不小心也惯性折了柳来,又不能直白相送,以免显出自己“遗老”的浅陋,便把柳条随手编出一顶绿帽子来送给友人,意思是“你走,就送绿帽子给你戴”——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友人忽然推辞行程,重新收拾家当,过两天把老婆也一并带走了。
被折来当做留别的工具,对于柳树来说,算不得荣幸的事,但这是“人祸”,不是它个木物能掌控的。追溯始作俑者,早期有首汉乐府的《折杨柳辞》,可能正是祸端,其中有句“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煽动了舆论:大家伙研究了歌词里这个人不同寻常的奇怪举动——咦,他上马折柳,明显不是擦屁股用,挠痒痒也不如鞭杆舒服,难道是——结合上下文,柳原来就是“留”啊,这货赖着不想走!含蓄,巧妙,有文化!从此,靠着这首人尽皆知的歌,柳就有了“留人意”。不但送别时用,甚至妓院为了劝嫖客留宿,也在巷口植满了柳树,这就是“花街柳巷”为什么杨花处处飞的原因了。
柳树因名得祸,命运悲催,尤其在长安这种大城市,流动人口多,城郊每天都有大批的人送别,城门外那些依依的柳树,棵棵都被折的腿伤胳膊断,凄凄惨惨戚戚,王之涣诗云:“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说的就是这个惨状。后来更有李白诗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看到那缺枝少叶的柳树,伤感之情更深如骨髓,这定是因寻不到一条完整的枝条给愁的。
柳树不幸的遭遇,虽由人故,但也恰因此用,柳树才得以被人大面积种植在亭边湖畔。据说,唐时,灞桥一线,一步一柳,密密层层,独占风光。一到了二月,春风南来,千条如剪,袅袅娜娜的让人心里痒痒,于是本打算迟点告别的人忽然有了离意,把出行的计划提前了,于是招了几个朋友,说:“我要走了,哥几个快来城外柳下给我唱阳关去,唱完折柳送我。”,因为这时柳芽新发,叫“初柳”,形同女人的初夜贞操,弥足珍贵,骚人墨客都想占个鲜。喝完酒,唱完曲,赠完柳,本来该走的人跟送别的人一块回去了,因为他计划又改回去了。
柳虽多,但也经不起太多人攀折,所以春天未尽,低矮的柳条已经所剩无几了,再来送别的人,如果不身高一丈,又不会爬树,就折不到好柳了。这种缺柳的情况,催生了种生意——留雁楼,这种酒楼一般都设在郊外,依溪傍桥,风景优美,平时除了接待进城的客商,还有一个主要用途就是供人送别之用,所谓留雁,就是挽留远行的人,因为“羁客如鸿雁,一去不知归”。留雁楼院子里,处处种满了柳树,免费折给客人享用。“客舍青青柳色新”,就是描写的这种客栈。
折柳送客,歧路沾巾,这是文人或者女子的送别礼节,如果是兵将武夫,则多是赠宝剑,但试宝剑的,却往往还是柳条,因为柳条软脆,能够烘托出一个锋利的气氛。武人们在十里亭,大碗喝酒,喝完唱“你走我不走啊,路见姑娘一起吼啊。。”,然后把碗咔嚓一丢,解囊出一柄三尺宝剑,唰一下,出鞘一匹银练,一抬手“噌”就掷了过去,说:给你的,宝剑赠英雄。接剑人凭空耍弄一番,叹一声:果然好剑!然后朝着柳条一顿乱砍,却并没见断茎纷飞,只是两个被撞折的柳条还耷拉在原来的树枝上,于是再叹一声:神剑,果然神剑也,削柳如铁,劝我向善矣,仁兄费心了。
当然,如果不增宝剑,武夫们也可以赠柳的,只是要赠出气魄,比如鲁智深,赠柳从来都是赠一整棵,细的还不行,必须碗口粗的才够意思。据说,鲁智深后来到了梁山,梁山上的柳树就都逃到了朝廷一方,可见伤害之大,仇恨之深。
从前我纳闷,古人为什么只瞄上了柳树呢,其实榆树的榆字,跟玉字也有谐音啊,而赠玉不是也有很好的寓意吗。直到某一天,我遇到榆树,双手费了大力去折它的枝条,竟没有折断,才意识到,原来,榆树是一种相当顽固的树,外皮和木质的柔韧性大大超过了柳树,非斧砍刀割不能断也,且榆叶圆圆胖胖,不如柳叶修美。从这一点来看,古人不但欺柔怕硬,也贪美好色,道德并不比我高尚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