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卡米尔克劳代尔 于 2021-9-12 21:05 编辑
西周攻灭殷商之后,分封了一大堆诸侯国出来。
不分封也没有办法,西周的统治中心是关中一带,对于庞大的东部地区实在是感觉鞭长莫及,只好把一撮撮诸侯们空降过去。
被分封的这些人,有的是西周王室宗族,有的是功臣,还有的是前朝残余。
在所有这些封国里面,鲁国可能是地位最特殊的一个了吗?毕竟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在西周初创时期辅佐数代君王,功勋卓著因此被封到了鲁国。
鲁国也被认为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时刻不忘高举意识形态的巨大旗帜,希望能够领导各路诸侯。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鲁国在国际上的发言权越来越少。后来更是出现三桓家族架空国君大权独揽的现象。
三桓是三个家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提到鲁桓公,那可是一言难尽。你说,这个天底下,自己的妻子跟大舅哥私通,甚而至因此赔上自己的性命的人,一共能有几个啊?
鲁桓公娶的是齐国的公主文姜。因为有同姓不婚的规矩,所以历代鲁国国君公子们能够选择的婚配对象范围并不广泛,要么齐姜,要么宋子,几乎垄断了历代夫人的位置。
齐女貌美而性淫。这位文姜菇凉也是了不得。据说她在很早的时候就跟她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公子诸儿有奸情。嫁给鲁桓公以后,安心给他做后宫,生下了儿子公子同,一副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其乐融融的美好景象。
结果是齐鲁两国国君之间的国事交流,鲁桓公随身携带了自己的爱妻文姜。文姜跟已经成为了国君的哥哥齐襄公久别重逢,干柴烈火。事情被鲁桓公撞破,闹到了鸡飞蛋打的地步。鲁桓公因此被杀。
鲁桓公薨逝,他跟文姜的儿子公子同继承了君位。这就是鲁庄公,而鲁庄公的几个兄弟,也就是三桓的始祖。
春秋列国时期,各国君主无论爵位公侯伯子,一律溢称某某公,齐桓秦穆,晋文宋襄,等等等等。而各位国君的儿子,都被称作公子某。这个跟英国逮着某个爵爷的儿子叫lord,有没有一点异曲同工啊?
公子们里面的一位,运气好不止一个会继承国君之位,世代传承下去。而其他的公子们,生下儿子来,就会被呼作公孙某。商君长吁了一口气,谁还不是个公孙啊?
问题出现了。公孙们的儿子们怎么称呼呢?答案是,你们跟公室的关系太遥远了,别要来打秋风了,自己另立门户吧。于是他们就有了自己新的分支,一般都是以祖父,就是那个公子某的名字里面的字,作为自己这一枝的氏号。
鲁庄公有好几个兄弟,老大公子庆父,老二就是鲁庄公,老三公子叔牙,老四公子季友。正好凑齐了一组孟仲叔季。这里面庆父是一个不安定因素,作为弟兄们里面的老大,他时刻觊觎国君的位置,后来更是各种操作,私通鲁庄公夫人哀姜,弑杀国君,擅自废立,把鲁国搞得天翻地覆。
因此才有了国际友人的那句感叹,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后来庆父是被收拾了。照理说随着他的殒命,他的后代应该会遭遇株连从此消失于历史长河的才对。在晋国的多次动荡,之后,有多少曾经显赫的家族烟消云散?
但是没有。后来,庆父的后代依然存在,担任鲁国重要职务,与叔季两家并称三桓家族,直到几乎把鲁国国君架空的地步。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后来事情的变化永远超出前人的想象。如果你跟鲁国这些公室贵族们说,你们这些人加起来,都比不了一个宋国难民的后代,你说他们能相信吗?
天不出仲尼,万古如长夜。我们的孔老夫子就这样抛头露面了。他特别想在他的时代,复制几百年前的规矩。对于这种食古不化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来评价呢?
不评价。
不过,孔夫子把国际友人的那句话拿过来改头换面一番之后的说法,还是让人感觉,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要不让我们才copy一次?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有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