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个盒子打开会怎么样
两天前我码了一个帖子《一诺千金四十年》,里面讲述了两个陈姓老人家,一诺千金的故事。尤其是那个88岁的陈玉梅老人,四十年守候着故友的临终嘱托,一个铁盒子,最后把这个铁盒子交给了故友的后人。
锈迹斑斑的盒子打开,里面是价值不菲的黄金珠宝。
为了一个承诺,陈玉梅老人信守了四十年,最后完成了故友的临终嘱托,这故事没法不让人感动。
四十年间,老人从未打开过这个铁盒子,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这个帖子发了之后,有一些有趣的话题。有人问,如果老人家期间打开了这个盒子,看到一盒子的黄金珠宝会怎么样?
其实,在我看来,这个话题似乎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事实是四十年间守着这个盒子,天知地知,但是,老人家就根本没有想过打开,想看看盒子里到底是什么。这就是一个完全高尚的行为,令人不佩服不行。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得到,甚至说这样的事情能做到的只有凤毛麟角。并非是以不怀好意的视角去打量这个社会众生,事实就是如此。别亵渎那些高尚的人,陈玉梅老人就是高尚的人。
知音在帖子下跟的那句:扪心自问我们会怎么样?我觉得问的很实在。而元霸的跟帖,更是实话实说。别虚伪,也别吹牛,我们都不是陈玉梅,我们做不到。
万一,我们打开了那个盒子,看到了一盒子金银珠宝,你会选择漠视?对多数人而言,大概很难。因为本身的前提就是,查找很困难,没有其他的人知道这盒子的存在,这盒子里装着什么,就算你打开了,留下了,大约也只有老天知道。
我觉得这话题特别有意思,所以说有意思是因为,说高尚这两个字一点儿都不难,上下嘴唇一动就有了,但是,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知音,元霸,麻花的观点,我觉得一点儿都没错,真实的表达。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九十年代初期,我受单位委派,带了一群职工外出搞三产,跑城市客运。司机乘务员大约不到四十人,参与城市公交客运。
那时候没有无人售票,都是售票员卖票,我们的车辆是那种大型的铰接式客车,全长十三米多,中间是铰接。有前,中,后三个门,所以,每台车当班人员就是四个人,一个驾驶员三个乘务员,票当时是分段计票,我们这条线路当时是市内最长的公交线路,横跨了市内四区,三种票额。
事实证明,只要接触到票款,几乎就不能避免出现贪钱的问题。尽管有稽查,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个别乘务员在截留票款上到了疯狂的地步。当然,一旦被查实,处罚也是严厉的,是你截留票款的十倍罚款。就是这样,依然挡不住。
我记得给司乘人员开会我说过:我知道猫守着鱼睡觉不踏实,总想伸爪子,但是,你们得有度,你说你每天截留私贪点菜钱也就罢了,你不要脸的总想弄个金项链,金镏子就过了。说的大家哈哈大笑,但是个别人确实就这样。
你想一想,冒着风险都敢做,一旦没有风险,你想靠着自律和觉悟,靠着品德和修养,有多大可能?
就在不久前,我还牵头把曾经在客运车队工作的兄弟姐妹们邀来我家小坐,然后大家一起去聚餐,席间我还讲述了这段往事,大家都乐不可支。
所以,实话实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高尚,都能做到一诺千金,基本可以说是稀少的,所以也就物以稀为贵了。
一旦打开那个盒子,除了陈玉梅老人能做到不为所动,我坦言,我做不到。
所以,我觉得任何的口号,都充满着扯淡。
就是这样。
2021年9月28日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