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创业时代的《南风窗》与吴迅——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查看: 29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业时代的《南风窗》与吴迅——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11-24 09: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11-24 09:13 编辑



      我常有大势已去之感。

      我们这些纸媒作者和读书人,已经告别了最风光的时代。我们的青春年华已经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烟灭,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

      凝望着书架上那排《南风窗》合订本——1985年代至1991年合订本,我深信那个激动人心、创造历史的时代确实有过,不是幻象。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40周年,我要追思创业时代的《南风窗》和刚刚逝世的创办人吴迅,分析自己1980年代的精神症候。

      这当然不是客观的或全知的视角,而是我的心灵之窗观照的景相,一次个人化的“回忆漫游”。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1-11-24 09: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11-24 09:36 编辑


2004514日《南风窗》20周年庆祝晚宴。左起:吴迅、廖陵儿、钟健夫、饶原生


吴迅之才

        2004514日,在《南风窗》20周年庆祝晚宴上,见到老领导吴迅,我提到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德者居上,能者居前,智者在侧,劳者居下。”

    吴迅是一个德者,老《南风窗》人都知道。没想到我当面赞美老吴是个德者,她竟然不满意。她说我也是个能者,也有才。
那时我离开《南风窗》已经超过十年了。我曾到太阳神集团打工,名义上是总经理助理,实际上也仅仅是一个名号。因为无事可做,我只好自创CI战略部,这是后话。
    我自认为是个“劳者居下”的人,并且以此为荣。研究精神分析和佛学之后,反身凝视,观自在,或者观曾在——观照自我曾经的存在,这是“剥削阶级”的家庭出身在文革时留下的症状。忽然因为“总经理助理”这个虚拟的视角,我从此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开始从领导和管理者的角度看这个世界。
       大家强调吴迅是个德者,却把她的领导才能忘记了。或者因为手下的曹淳亮、谭启泰和秦朔太耀眼了,我们忽略了她的才华。
       19854月,《南风窗》创刊第一期,公开举办了一项重大的创意活动:“‘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提建议有奖活动”。这种公开向市民征求意见的活动,得到当时的广州市长叶选平的大力支持。不仅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纷纷报道,中新社、新华社也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发布新闻稿,影响很大。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11-24 09:19 |只看该作者


在《“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提建议有奖活动》中,当年的广州市长叶选平说:“让那些从‘0’开始的人说话。”

    当年的广州市长叶选平,特别用心,专门为“假市长”活动写了一段话:“这个活动很好。市***不仅支持,而且要合作。评奖要民间搞,民提民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不光让有名气的专家说话,还要让那些从‘0’开始的人说话,从中发现人才。现在重要的是提倡思考,即使是发发牢骚也不要紧嘛,那些忧国忧民、关心四化的牢骚,正是我们希望的。那些逆来顺受不声不哼的人不行,不能开拓新局面。”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11-24 09:23 |只看该作者


升任广东省长的叶选平与获奖的少年“假市长”在颁奖晚宴上

    我们知道,“假市长”活动是于幼军、黎元江、曹淳亮“大脑风暴”后的创意,却不明白,如果没有吴迅,这个活动根本无法举办。曹淳亮当年刚从《黄金时代》杂志调来,还不是干部编制,对广州市委、市***的运作非常陌生,而吴迅曾是市委《机关建设》报的总编辑,她运筹帷幕,牵线搭桥,才成就了“假市长”活动。

    当然,如果没有叶选平的开明和支持,“假市长”活动根本无法进行。

       改革开放40周年了,现在中国哪个城市,哪家报刊能举办或敢举办:“假如我是市长提建议有奖活动”?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1-24 09:28 |只看该作者
最近广州一个“砍树市长”被撤职。
他认为榕树根部破坏马路,枝叶太浓密了,下令砍。
结果老百姓很有意见,最后“砍树市长”被撤职。
这就是广州。
不知北方城市会怎么样。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11-24 09:31 |只看该作者


当年吴迅的工作照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11-24 09:42 |只看该作者
1980年代的南方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是亲历者。
许多事情已经记在《南风窗》里。
印象很深的是,珠江三角洲有人教育儿子说: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当干部,不能当老板。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1-24 09:45 |只看该作者
最近因为发表有关东北的言论,有人批评我是井底之蛙。
这算是一只井底之蛙的回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1-24 12:40 |只看该作者
1980年代的南方究竟发生了什么?
公开向市长提建议有奖!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1-24 17: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11-24 17:54 编辑

当年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管《南风窗》的领导王利文,温文儒雅,大力支持却从不干预

不要钱,要终审权的代价

     《南风窗》是广州市委大院两位奇女子筹办的:一个是吴迅,另一个是汤英。她们最初负责市委机关报《机关建设》,因受不住改革开放大潮的诱惑,主动“出走”,筹办《南风窗》。
      她们要办一份公开发行的杂志,竟然不要创办经费,只要终审权。这样的勇气和担当,后来让她们吃尽苦头——特别是负责经营的汤英。
      幸好她们得到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的大力支持,《南风窗》挂靠政策研究室,给干部编制,方便调动人才。政策研究室主管《南风窗》的领导王利文,温文儒雅,大力支持却不干预。
      我不算什么人才,却是第一个从市委大院外面正式调入《南风窗》的人。大学时我读船舶动力装置专业,喜欢科学实验,提出磁化油的节能创意,得到老师的大力支持,毕业前组织5位同学到上海测量中心做实验。有一天,我忽来灵感,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写了一篇文章《建立“科学艺术学”的设想》,毕业后不到半年,发表在19831月号的《人才》杂志上。这就让人产生误会,以为我是一个人才,有很好的写作基础,结果令我洋相百出——此事后面再说。 办杂志的真正人才是《黄金时代》的编辑曹淳亮。如今想来,“黄金时代”是中国整个1980年代最好的命名。“黄金时代”是那个伟大时代的象征——这是中国拔乱反正、思想解放、文化复兴、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值得人们认真追忆,仔细回味。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