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榕树下 (评论)张看张小波
查看: 35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张看张小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12-2 12: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采藤张花集》是四位作家的合集,第三部分是属于张小波的。张小波的自我介绍是“喜好纯净文字,植物性的女子。天天阅读,偶尔写作。”翻到散文集中张小波的那一辑,植物的清气果然扑面而来。光看题目,将近三分之一篇什与花儿有关。


  作者对花着实偏爱有加。《一朵花,叫醒春天》,写迎春;《缤纷桃花二三事》,字里行间点染着俏丽的桃红;《独语蔷薇》体悟蔷薇的心思;《薄醉梅花》把喜爱与赞颂给了傲雪寒梅。除了这些一章一花的具体,还有笼统写花事的文章,比如《二十四番花信风》、《古城,花事延绵》等,真是花雨遍落,花光满路。


  作者写花,有个特点,是把花与季节结合起来写,有时竟是打成了一片。我们从篇目的安排上,能隐约看出这方面的意图:借不同的花卉代表不同的季节,发掘不同的况味,勾勒出岁月流逝的轨迹。因为有了姹紫嫣红、各领风骚的花语,每个季节都仿佛会说话,都变得生动、可感、鲜灵。又因为有四季作底子,作衬托,作背景,笔下的花类就显得有了依托,有了归结,有了表层之外的指涉和象征。


  因有这样敏感浓稠的时间意识,虽然赤橙黄绿在眼前,总还是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哀愁。那是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婉叹。即使在最轻快佻达、起落无迹的段落里,仍然有人世沧桑躲在文字背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北宋晏殊的感慨,张小波也有(张小波对宋词的喜爱会在下文说到),晏殊的含蓄蕴藉,在张小波这里则褪去过重的士大夫气息,多一份入世的随性,和盐城作家张晓惠的笔法,在气质上相当接近。


  走出花国,张小波的眼界向过去和现在两个方向延伸。写过去,有《童年的经典游戏》、《一个70后的童年零食史》、《纸键子和万花筒》等,写现在的较少,仅有《心疼你,才真爱》等寥寥数篇,以数量而言,是不成比例的。这种“失衡”,是不是缘于作者在潜意识里更愿意品咂往事,对“如今”有些微妙的疏离呢?


  回望童稚时期的单纯的快乐,简单的游戏,匮乏的零食,那情形另有一番味道;细观而今身边触动心灵的种种,则把至真至善至美,悄然演绎出来。在时空的座标上分别往前、往后延伸,支持这做法的,还是对时间的感悟,与前面所提到的作者写花的心境可以相通。而如果稍作对比,则不难发现,作者写过去的几篇,情感的蕴含,思想的灌注,以及一种“张小波式”的个性化的“腔调”,都要胜过写现在的。这里面有“中年心态”的作用,像张爱玲说的,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其实从美学效果上看,倒更近于苍凉。苍凉产生美,产生类似于某些日本俳句的“哀静”,同时还产生在安全距离外审视的相对客观,与经过沉淀后的感情的深沉,那是一种收敛的浓酽。返观写当下的几篇,明明是身边诸事,发生不久的,我们却会觉得灵动有余,淳厚不足;细腻有余,犀利不足;娇俏有余,端凝不足。有些地方,作者创作上的局限,如过度依赖感性、流丽但少风骨等,难免要着迹露相。娇嫩而又单薄,如同花瓣,是这少数几篇散文的共同缺陷。


  “张小波辑”的末三篇文章值得注意。它们自成一体,无关时间,也远离俗事。不是余秋雨式的长篇大论,格局却隐然有阔大的趋向。作者涉猎的丰富,素养的全面和化用各类典藉的灵活,以及一腔文人情怀、一身文人风采,在这三篇短文中最是熠熠生辉。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对宋词词牌的研究令人刮目相看。许多时候,那甚至不是学究式的爬剔研讨,更是一种巧妙的联想和生发,透着女性作家独有的纤细与慧黠。《夜遇狄金森》显示作者对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的痴迷与浸淫非止一日,作者对狄金森的推崇是建立在对狄氏其人其作全方位的了解上的。想来张小波在阅读时能与狄氏的诗一同呼吸。《越剧,心头一汪春水》从越剧的由来、发展、艺术风格,直谈到服饰、唱腔、唱词,中间还夹杂着作者儿时有关看戏的回忆,有些“流言体”的意思。如此庞杂的内容,只用了一千多字,精练简洁的后面实在是有着对戏剧的深切理解与会心的,故而也就特别耐得住反复的品位和咀嚼。


  张小波自述她是“天天阅读,偶尔写作”,这八个字大可理解为多读少写,厚积薄发。从上面说到的三篇散文中就能体现她所言非虚,能看到她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私下里,作为朋友,我是盼望她能多写这一类的作品。篇幅不拘长短,行于其当行,止于其不得不止,活泼泼的心灵里有活泼泼的感触,信手拈来,皆有文化的馨香;回旋往复之间,进退自如,一派腹有诗书的从容与自在。这时的张小波最为潇洒。


  采藤张花,蔡炜得一“采”字,正合她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滕建锋得一“藤”字,暗喻他随分随缘的豁达性格;花蕾得一“花”字,就像她言谈举止间自然逸出的优雅韵致。张小波独得一“张”字,张看,张望,对现实世界和文化海洋充满了关切与好奇,又有持久的考察与思索。这“张看”有轻松调皮的成分在内,亦有来自生活的智慧闪现,用来形容张小波的散文,恰如量体裁衣,天造地设。


  张小波张看世间百态,我就冒昧张看一回张小波。由此叫人想起信息时代的一大特色:作家、艺术家通过作品探看着社会、人生、人性,自身却又不得不被动地成为别人窥看的对象,隐私、轶事,概莫能外。以这样的方式印证了卞之琳的《断章》,也许是诗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1-12-2 13: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篇评论写的很用心。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12-2 14:01 |只看该作者
能有文集的人都很赞。
我也想弄个文集,让阅读的人读的死去活来的那种文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12-2 14:13 |只看该作者
吾二悟 发表于 2021-12-2 13:22
这篇评论写的很用心。

只要动笔便字斟句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2-2 14:14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1-12-2 14:01
能有文集的人都很赞。
我也想弄个文集,让阅读的人读的死去活来的那种文集。

哈哈,这个志向必须支持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