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2-4-17 20:49 编辑
尽兴旅行的办法有两个:一是事先做好攻略,了解当地文化习俗;二是率性盲游:邂逅不期而遇的惊喜。推及到读书观影亦然。觉得《贝尔法斯特》二者兼备。
影片开头,小男孩巴迪在和小伙伴们玩耍,妈妈站在门口高声唤他回家,一路返回途经踢球以及跑来跑去的孩子们,站在门外晒太阳喝咖啡的大叔,社区的人都在和他打趣打招呼,包括后面亲友聚会时当街的载歌载舞,这样的人间画卷似曾相识----我们小时候,七八十年代差不多也一样,街坊邻居相互都认识,谁家做了好吃的,谁家新买了电视机,毫不见外地四处串门儿,邻里关系和谐温馨。
人类的悲欢亦有相通之处。无需事先做功课,瞬间情感带入。
但是,开端越轻松祥和,越会和即将出现的暴徒袭击街区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极端宗教分子对异教徒打砸抢烧,并且此后,夜间巡逻和街口守卫成为常态。看到这里,就会忍不住想查阅爱尔兰和英国,新教和天主教,以及贝尔法斯特的相关背景资料,丰富观影体验。
导演肯尼思·布拉纳童年时生活在贝尔法斯特,这是他的半自传体作品。从片首现代贝尔法斯特的完美风景构图,可以看出他对故乡的熟悉和眷恋。
当然,这几乎是全片唯一的彩色部分。回忆全部用的黑白影像,但丝毫不觉得沉闷压抑。因为影片是用巴迪的孩童视觉,展示贝尔法斯特普通家庭的生活日常,以及不得不面对侵扰安逸生活的宗教冲突。
童年回忆正是乡愁的内涵之一。祖孙三代的性格表现都很吻合年龄身份的恰如其分:爷爷奶奶豁达睿智,父母尽责认真,孩子则是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的无邪。
对小巴迪来说,日益严峻的形势并不是最令人困扰的事情,他的烦恼是:喜欢班级第一名,女孩凯瑟琳。但因为是通过考试成绩选择座位,总是难以企及与她同桌。
面对愁眉苦脸大呼数学长题好难的9岁男孩,煞有介事的爷爷给出了实效性建议:可以把7写成像有个花哨尾巴的1,增加答案的正确概率,2和6也可以这样写。这不是作弊,这叫点差投注;另外,不一定只在学校和女孩接触,奶奶贡献了几枚硬币,提示可以买甜点,最后一个就是增加相处机会:俩人组成登月计划课题小组。
经过努力,年少的罗密欧如愿上升了一个座位,取得班级第二名。当他心花怒放换好座位,心满意足将目光投向第一名时,却发现那里坐着同样沮丧的原本第二名,而凯瑟琳因为降到第三名坐在巴迪身后。
看到小巴迪的弄巧成拙,乐不可支。少年的暗恋清新而美好。无论是爷爷,还是父母最后递给他和女孩告别的小花束,这是成人对纯真的体贴和保护。
巴迪还有疑问,不知怎么和女孩开口说话。爷爷同意:女人总是很神秘。奶奶插嘴:女人也会打烂你那张脸。祖孙之间的各种对白总是妙趣盎然。
孩子们对宗教冲突似懂非懂,试图通过名字辨别分属的宗教派别,然后发现不得法;巴迪分岔道路的绘画,寓意他内心隐约的疑惑,去还是留,善还是恶,与天主教徒的凯瑟琳会有未来吗。父亲的回答很坚定:我们这里不分他们的(天主教徒)我们的(新教徒),不管信仰什么宗教,只要善良正直,我们家都欢迎她。
犹豫,拖延,离开还是留下是大人们不时讨论又难以做出的选择。熟悉街区的一切,原本孩子们会得到照顾很安全,但是越来越迫近的威胁,尤其巴迪被大孩子们胁迫去超市(天主教徒开的)抢劫拿回赃物----加酶洗衣粉时,离开已成唯一的出路,尽管故土难离。
对故乡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它是人生征途的原发地,是守护初心的后花园,是漂泊游子的灵魂栖居所,和力量所在。影片是导演内心情结的演绎:致那些留下的人,致那些离开的游子,以及所有迷失的人。
有渴望抒发情感传达心声的创作欲望,让作品同时兼具悦己与社会的双重意义,无论执导抑或码字,都该如此。
愿世间没有流离失所。 愿世界和平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