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90后”、“00后”钟爱的歌手周杰伦,我也喜欢,但说不上迷恋。 哈哈,我不迷恋哥,更不迷恋弟,哥和弟都只是个传说。 关注周杰伦,应该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当周杰伦的《双截棍》被小年轻们唱得极其泛滥的时候,自己也曾充满期待地下载了一首,想要赶回潮流。结果很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学会他那口齿不清的说唱风格。 更何况,俺不会使双节棍,加上唱不出那个感觉,从此对周杰伦抱着若即若离的态度,只欣赏,但不学唱。 后来,随着“00后”的儿子一天天长大,没事的时候,小家伙嘴里总在哼唱着一些他认为好听的歌曲。 2006年,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不久,周杰伦的《双截棍》便成了他闲时混嘴的“家常歌”。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儿子没事就哼唱几句,同时双手还有动作在配合着。 尽管儿子天天都在熏陶着我,但我能够记住的,似乎只有上面这两句了。如果还有,就是那几句我至今也没听明白的“什么干,什么干”。 后来,潘长江在央视三套的一个音乐节目中恶搞《双截棍》,把其中一句歌词改为东北风格:“快使用双截棍,愿咋咋的。”看着搞笑的潘长江,听着被恶搞的《双截棍》,我的眼泪都笑出来了。 学唱不了周杰伦的歌,但很欣赏周杰伦的才华。这是一个难得一见的音乐天才,一个天王级的华语乐坛天才。我相信,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周杰伦的歌。 周杰伦的曲风、歌词,无不浸染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基因。从《双截棍》到《东风破》,从《青花瓷》到《千里之外》,周杰伦真正久经不衰的深层次原因,是他和他的创作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艺术化运用。 我相信,如今喜欢周杰伦的人,不只是“90后”和“00后”了,还包括“60后”、“70后”,包括所有热爱中华文化的人。 当然,喜欢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小年轻喜欢的,更多的是周杰伦与众不同的演唱风格。其他年龄段喜欢的,更多的是周杰伦歌曲中浓浓的“中国风”和深深的传统文化情结。 周杰伦的成功,再次无可争辩地说明一个颠扑不破人的真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点,不仅仅是周杰伦,包括S•H•E的《中国话》之所以好评如潮,无不是沾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光。 细品周杰伦的歌,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总是扑面而来。 长期和周杰伦合作的那个伙计,应该叫方文山吧。这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写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再现,功夫十分了得。 比如这曲《东风破》,以传统琵琶名曲为背景,演绎的却是温暖的当代爱情。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唯美的画面,失眠的恋人,多愁的青春,全都跃然纸上。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这些歌词,看似费解,实则很有意境:哥喝的不是酒,是浪迹天涯之后的寂寞;哥不是在回忆,是思念恋人后的茶饭不思和身影消瘦。 哈哈,如此解读,不知周杰伦的铁粉们不会拿砖头拍我? 不管了,再闲扯几句吧。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周杰伦是确是个人才,向恋人倾诉心意,竟然也可以如此富有诗意! 不再啰嗦了,说说为什么喜欢《东风破》吧。 好像是看周杰伦的一次专访,他说他母亲从不听他的歌,因为根本听不懂他在唱什么。后来,有了《东风破》,周杰伦的母亲才第一次听懂了红得发紫的儿子在唱些什么。 哈哈,我和周妈妈一样,正是这首《东风破》,让我读懂了周杰伦,读懂了他的那些很有天分、很有内涵的歌曲。
2010年3月30日晨草于辽宁沈阳,2020年12月8日晨完善于河北石家庄
附:周杰伦《东风破》歌词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