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毛毛 于 2010-12-30 11:03 编辑
在某一个午后或者黄昏,日光散散的落在你的房前,一切都显得很安静,你的手边是一杯暖茶,茶的热气袅袅盘旋而上,而眼前倏然间一幅幅似乎很久远,但却异常清晰,清晰得宛如发生在昨日的画面,闪过视野的时候,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我的感觉是一份疼痛,一份让眼眶润湿的疼痛。如果那时那首叫做《怀念旧时光》的曲子响起,你一定会看到晶莹的泪珠正滑下我的脸庞,一滴滴地缓缓地落下,落在这充斥着浮华的尘埃里。 感谢花祭,给我带来了一份这样的感动,感谢花祭,让我又一次时光回转,回转到了那个纯洁而朴素的青涩年代。 花祭很聪明。这种聪明在于她知道一份浓重的情感用怎么样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关于文字,我总认为越浓烈的情感最好的表达途径其实是用越轻淡的写法。于是花祭便用了体裁中最为轻盈与灵动,最易于令人回味的诗歌这一形式,把一份年少时一段悠长光阴的浓厚的心灵履历,给了我们很好的呈现。 她的这种呈现极象画家所用的素描,但又不纯粹是素描。说是素描,是她在描述中有所取舍,做了一种很艰难的选择,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道具与片段进行描述。以单车为轴,然后是村口的小路,玉米高粱地,木门等等,这些在农村极具代表性的东西,使那个年代的氛围扑面而来。不同于素描,是因为她对选取点的描述极为细致。诗讲究的是一种概括,在廖廖几行的字列中要达到细的效果,确实很难。但是只要细节细出最灵动的部位,就会使文字产生一种张力,这种张力就会使人的思维不由自主地长出想象的翅膀,使细节更加圆润与充实,就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而在花祭这首不长的诗歌中,这样的灵动描写却多有几处。“风吹过,木门吱扭,吞没蝉声,河塘边的顾盼,一遍遍盈润,春天的娥眉” “有清晨和黄昏,羞红着脸,轮番等待,铃声响起”“ 心跳从后座潜伏到车梁,急欲收买路人的惊诧”“ 生锈的唠叨,和链条一起脱落,储藏室里的车把。”短短的四节,每一节作者都采取了这种手法,读后,强烈的感觉读的不是文字,而是一个画面,一个个生动而且富有质感的画面。是画面,是一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谈到这里,必须得谈这诗的语言。 我们一般人对于诗的解读,一般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感觉这诗很有思想,让人能够思索和思考,二是这诗特有韵味,与诗中的情感不由得融合,让心为之颤动。《单车恋歌》这种命题在思想性的表现上空间不大,这就意味着作者必须在情感上下功夫,要用一种情感去冲击读者。还有比纯真的记忆更能击中人的心灵吗?还有比呈现一种黑白这种简洁的色彩,更能让人慨叹年华的逝去及对心底那份纯真的珍惜吗?没有。确实没有。最朴素的情感必须要用最原始最朴素的语言来表达。因此花祭便舍去了诗歌任何的华丽,在语言上咬着牙沉下来,普通了再普通,朴素了再朴素,把任何带有色彩的成分全都抹去,坚决的收掉了一切堆砌,只是让心里的那份最为深切的留恋与怀念流于笔端。 单:年少时装着家的单飞,每一寸离家的脚步都因了家及亲情这根线,显得那么留恋;车:承载的不仅是一个小小的身体,还有岁月的流逝和年少的朦胧之恋,显得厚重而悠远;恋:那夜晚,那块地,那些心动的每一丝,都是那么深刻,深深地嵌入心野,是痕,是在岁月的冲刷中日益清晰闪着亮亮光泽的痕,是每一段路程,每一次跋涉都用来回味温暖心灵的痕。情:我再次提到疼痛。那种因了时光而无可挽留,因了生命的惟一而无可重复的疼痛。 就这样吧,让我们再次读起,再次无语泪先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