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倾杯小镇 惜余春·急雨收春
查看: 938|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惜余春·急雨收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7-3 04: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雨频春急,风撩江水。落红泌水鱼游碧。岁岁游子叹春暮,余春不解人痴醉。
关恨城月,笺满深情。拍遍楼栏夕阳沉。鸳鸯白头相携翅,可怜人间天南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7-3 04: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和原作。

惜余春·急雨收春

贺铸 〔宋代〕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7-3 04: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一阵急雨即将收束春光,斜吹的春风仿佛在约束春水。水面上浮着飘落的花瓣,上涨的绿水皱起了涟漪。鱼儿嬉戏而产生一圈圈的波纹,景色很美。可惜春光不解人意,悄悄归去。
自从在城隅处分手,我们都留下了无穷的幽怨,你在来信中,信末多是深情关切之语,我也经常在夕阳西下时,独自倚栏远眺,面对着昏黄的落晖。老夫老妻,本应厮守一起却要天各一方。

注释
“惜余春”,语出李白《惜余春赋》:“惜余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余春”者,残存无多、转瞬将尽之春光也。惟其无多,惟其将尽,故格外值得珍惜。
收:结束。停止。
约:阻止,拦挡。
鱼文:鱼纹,像鱼鳞一样的波纹。
游子:离家在外漫游、求官或求学的人。
解:懂得,明白。
隅(yú):角落。
关情:激动感情,牵扯情怀。纸尾:书面文字绍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
曛(xūn):日落时的余光。
渭北:渭水以北。渭水在袂西省。江南、渭北,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7-3 04: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这是一篇游子伤春怀人之作。

  上片写惜春思归。“急雨收春,斜风约水”。写暮春时节,雨急风斜。这第一句写得别致新颖,其中“收”字尤见功力。不言春将尽,不言春归去,而曰“急雨收春”,看一“收”字,至使“急雨”反客为主,造语生动俏皮。急雨收回春天,斜风拂掠水面,而“浮红涨绿鱼文起”接着写暮春时节水面上的景致。红化凋零,飘飘洒洒落满江面;江水上涨,绿波荡漾;鱼儿游弋,激起阵阵波纹。这里的“鱼文”二字最易引起人的暇思。中国自古就有鱼雁传书之说,书信常被称为“鱼书”或“雁书”。这“鱼文”仿佛就是幻化了的书信,勾起游子无尽的相思。“年年”两句直写惜春。游子珍惜春天,舍不得春天离去,见春将尽,落红飘零,意绪万千。正如辛弃疾所云“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游子惜春,可春并不理会,春归时也不懂得招呼游子,不知约游子结伴而还。春本无知,春本无晓,如此怨春,似乎无理,然而更显其情真意切。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无理有情之妙。

  上片惜春思归,下片自然而然地转入怀人。“留恨城隅,关情纸尾。”写当初与妻子的离别及日后的书信传情。城隅,即城角,当初与妻子离别之处。不忍离别,却又不得不离别,于是便有“留恨城隅”。一个“恨”字笼罩了下片,也为读者理解全词提供了一个契机。不能相见,只能在书信纸尾看到妻子的一片关切之情了。接下去作者描摹了抒情主人公凭栏远眺的镜头。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借凭栏远眺写愁绪。李煜有句云:“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辛弃疾有句云:“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阑干长对西曛倚,”写抒情主人公倚着栏干长久地凝视着西天的落日。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人都懂得这是一个痛苦的形象。结尾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句,杜诗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以遥望对方所见的景致极写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贺词云:“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写夫妻老矣,却关山阻隔、江南渭北天各一方。这结处用语质拙,不雕饰,不张扬;江南渭北已溢出无限情思,而鸳鸯白头更让人感慨万端。

  贺铸善于写情,往往情真意切,此篇便是一例。贺铸善于处理结处,此词上片结处的无理而妙,下片结处的质拙含蓄,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启迪。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7-3 04: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再赏:

游子天涯,惜春恨别,原本是诗词中写得熟滥的题材,但贺铸此作语意精警,字句凝练,仍不乏新鲜之感。

  起三句,缴足题面中“余春”二字,爱惜之情,亦于言外发之。枝头繁花,乃春天之象征,而“急雨”摧花,扫尽春艳,故言“收春”。“收”字极炼,一如天公与人作对,不肯让春色长驻人间,稍加炫示,便遣“急雨”追还。“急雨”之来,“斜风”与俱。雨添池波,风遏逝水,故池水溶溶,新波“涨绿”。加以落英缤纷,漂流水上,泛泛“浮红”,点缀碧澜。而群鱼嬉戏于涨池之中,你争我夺,唼喋花瓣,掀动一圈圈波纹。意境幽美。“浮红涨绿鱼文起”七字是极经意之笔,非深情留恋“余春”之人不能如此细腻地观察“余春”景物并传神地将它写出,盖一旦浮红尽沉池底,那可真正是“枝中水上春并归”(梁简文帝《江南曲》),欲“惜”无从了。词人眼中笔下的“鱼文”也透漏了他感情深处的涟漪。以下二句,潜藏于景语之中的惜春情绪急转为游宦天涯、不得归家的苦恨。唐陈子良《春晚看群公朝还人为八韵》诗:“游子惜暮春。”词人日“年年游子惜余春”,加“年年”二字,给出惜春情怀的时间持续度,语气即显得更为沉郁。然而其好处还不在此,须与下“春归不解招游子”一气连读,方有滋味。游子年年惜春,可谓专情于春矣,而春天归去时却想不到招呼老朋友一块儿走,实在是不够交情。此意当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青春作伴好还乡”句翻出,一以可与春天偕归为喜,一因春天弃己独归而恨,皆匪夷所思,妙不可言。若究其实,则不过是词人“贫迫于养”(宋程俱《贺公墓志铭》),离家外宦,任期未满,不得便还而已。但这话直说出来,就不成其为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年年”二句的“别趣”,正当从其不可理喻处求之。春本无知,春本无晓,如此怨春,似乎无理,然而更显其情真意切。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无理有情之妙。

  不得归家倍思家。下阕便自然过渡到写自己和妻子的离别与相思。“留恨”句记别。“城隅”即城外角,是分袂处,唐王宏《从军行》“羌歌燕筑送城隅”、王维《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城隅一分手”等句可证。“关情”句叙别后妻子来信,信末多深情关切之语。(如《莺莺传》莺莺与张生书末云“千万珍重 !春风多厉,强饭为嘉”之类。 )以上三句,一句一意,不断更换角度,先写离别,为二人所共;再写相思,一寄书,一倚栏,为各人所独:可谓面面俱到,错落有致。十五个字竟写出这许多内容,语言之高度浓缩,颇见锻炼之功。结二句,就直接语意而言是承上写自己倚栏时的喟叹,但两地相思,一种情愫,从章法上来看,不妨说词人的笔触又转回去兼写双方。李商隐《代赠》诗:“鸳鸯可羡头俱白。”杜甫《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词人熔铸唐诗,以己意出之:“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谓夫妻二人,已垂垂老矣,却一在江南(当指江夏,即今武汉一带,贺铸四十六七岁时在那里任钱官 ),一在渭北(长安在渭水北,这里以汉唐故都借指北宋东京 ),关山千里,天各一方。二句只说离人年龄之大、分别距离之远,此外不置一辞,词意戛然而止,但余味不尽。试想,少年夫妻,来日方长,一旦分携,犹自不堪;而人濒老境,去日苦多,百年光阴,所剩无几,亦如“余春”,弥足珍惜,此时阔别,心情自是十分沉痛。再想,江南渭北三千里,一去谁知几时还,城隅留恨,可见那恨该有多重。千山万水,音问难通,一封家信,纸尾关情,可见那情该有多深。“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夕阳楼上,游子的乡思难以排遣。细细咀嚼,便知下阕前三句的厚度,全靠末两句在衬托,至于这结尾本身的重拙,下语镇纸,那就更不待言了。

  贺铸善于写情,往往情真意切,此篇便是一例。贺铸善于处理结处,此词上片结处的无理而妙,下片结处的质拙含蓄,都恰到好处,蕴味无穷。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7-3 04: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7-3 04: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析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7-3 06:59 |只看该作者

梨花早。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7-3 07: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画廊雕栋,妙时春、莺醉啼。帐中锦被薄,轻寒郁郁旧。风自任曼妙,柔絮盈盈落。池水皱,画舸平。蝴蝶翩飞,花丛石间歇。

踏青宝车,恰遇伊、城官道。香气茵茵过,轻笑妙还娇。粉裳坠花色,莲尖似小荷。惊鸿样,留惴测。琵琶夜深,应弹相思调。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7-3 07: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7-3 07:47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画廊雕栋,妙时春、莺醉啼。帐中锦被薄,轻寒郁郁旧。风自任曼妙,柔絮 ...

和原作。宋代:张先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7-3 07: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山人 发表于 2022-7-3 06:59
梨花早。

欢迎山人,早上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7-3 07: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

深情苦处不堪问。为怕伤心,不作落花吟。春夏秋冬愁复愁,牡丹不懂海棠泪。

心似明月皓皎洁。袖舞西风,秋菊蕊狂龙。莫说生生溺香海,花艳楚楚情愈怯。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7-3 07: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7-3 07:49
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

深情苦处不堪问。为怕伤心,不作落花吟。春夏秋冬愁复愁,牡丹不懂海棠泪。

和原作。清代:纳兰性德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7-3 08:24 |只看该作者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7-3 08:25 |只看该作者
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7-3 08: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杏花粉白雨姿嫩,柳绿时节多绮梦。春帐红烛映,晓白黄莺枝。

银钩拢暗香,新妆忆昨夜。丝丝烟柳垂,鸳鸯正戏水。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7-3 08: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7-3 08:28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杏花粉白雨姿嫩,柳绿时节多绮梦。春帐红烛映,晓白黄莺枝。

和原作。唐代:温庭筠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7-3 08: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2-7-3 08:24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

妙句。如眉早上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7-3 08: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园,一半蔷薇一半兰。

翻飞燕子穿珠帘,蝴蝶扑蕊雀枝吟。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7-3 08: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7-3 08:30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园,一半蔷薇一半兰。

和原作。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7-3 08: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2-7-3 08:25
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是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7-3 08: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小桃红·一城秋雨豆花凉

一场秋雨一阵凉,倚阑怅远望。又忆春时鉴湖上,舟依水,莲女笑语摘荷花。今沐秋风,碧水成伤,沧浪饮苍凉。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7-3 08: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7-3 08:31
小桃红·一城秋雨豆花凉

一场秋雨一阵凉,倚阑怅远望。又忆春时鉴湖上,舟依水,莲女笑语摘荷花。今沐秋 ...

和原作。元代:张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7-3 11:12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7-3 12: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锦衣兄那么早就起来了?这作息习惯真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7-3 14:31 |只看该作者
我看到也是起的太早了!来欣赏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7-3 16: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惜余春。很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7-3 18:51 |只看该作者
欣赏!赞~!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7-3 20:05 |只看该作者
一城秋雨豆花凉,

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7-3 20:07 |只看该作者
杏花含露团香雪,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