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2-7-15 08:50 编辑
第一辆自行车,我爸买的,后来是我专用。永久牌,全链盒那种。看起来很气派。也确实气派,全村能买自行车的,就两家。我家,是其中之一。
我爸爱惜得不行。每天清洗,洗完还用毛巾擦干。链盒抠开,用毛笔蘸油,细心涂抹在链条上。也轻易不让人动他的车。
后来,自行车多了起来。毕竟平坝地区,容易普及。特别是小孩子,六、七岁,还没有自行车高呢,就能蹬三角,跑得飞快。
眼馋之余,就央求父亲教我。
父亲扶住后座,我还能骑行——也是三角架,问题在于但凡他松手我就摔跤,许是心疼吧,连摔几次他就不让我学了,命令我把车推回家。
沮丧着,慢慢推车。车大,个子小,特别滑稽。还有人逗我,说咋不骑着走啊?推着多辛苦。加之正好有个孩子疾驰而过,恼羞成怒之下,我一脚踏上车就走——这一次,开挂模式般,居然稳稳骑到家门口。
紧接着,烦恼来了:不会下车啊!怎么刹车,怎么跳下,不得要领,也没有人教过(之前父亲扶住,上车和下车无虞)。紧张和惊恐之下,就听见我妈喊我,噗通一声,摔进路边蒜田里。
那以后,我就会骑车了。骑得比较少,都是骑着玩,而且是趁父亲不用车的时候。到初中正式骑行,还只能骑杠子,坐不到凳子上去。值得骄傲的是,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这辆车几乎就成了我专用的,直至读完高中。后来这车怎样了呢?我还真没注意,该是父亲接着用了吧。后来随着父亲的辞世,这辆车大概也卖掉了。
我所接触的第二辆车,不是我的。我甚至只骑过一次。但因为关乎一段情感,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那一年,班上转来了个男孩。清秀,整洁,会画画,会写字。跟我们这群猴孩子比起来,确实挺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他骑了个自行车,比我的还大一号。那车跟他人一样,干净,利落,引起猴孩子们的艳羡。不熟悉的缘故吧,加之他也不怎么融入,便有损友怂恿我,说,你敢不敢骑他的车?莽撞又冲动的年纪,哪能扛得住激将法?自然是推了车就走。
他的车更高,更笨重。我需要左边降下屁股,踩下踏脚板,再把屁股往右边挪过去,踩下右边的脚踏板。艺高人胆大吧,如此别扭的骑行姿势,我居然能洋洋得意跑两圈,再嬉皮笑脸把车推回去。但,要放上檐阶就吃力了。其时我们的自行车都一字排开停在教室檐阶处,比平地大概高30公分左右。
我正埋头哼哧用力呢,就感觉车轻了,有人在帮忙往檐阶上扶。以为是我那个损友,便笑嘻嘻说,你娃还晓得搭把手,可以嘛!
却是那个男孩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说,我要不搭把手,你能放上来?
吓得我差点转身就跑。
他却笑意盈盈的,说,这么笨重的车不适合你,刚才都担心摔着你了。
这个就是我初恋,或者说暗恋的男孩子。他的自行车是最初的关联和纽带,感谢那个怂恿我的损友。
我接触的第三辆车,是价位最高也最不实用的——不久之前刚刚当废品卖掉了。
是我毕业实习期间,我师弟诱惑我买的。初始他以车借我,说是方便我往返。后来又说,车不配我。然后,一通神吹海侃,说而今流行山地车,超值气质款云云。
我不想买山地车,感觉很贵,性价比不划算。何况我还没上班,哪有那么多钱,总不能还盘剥父亲吧?我就说,还是买普通的女士自行车吧?
我师弟不知为何,热情高涨,非要游说买山地车。还说要借钱给我什么的,又是各种气质比方配方。我想,该是山地车刚流行,很得青年人青睐有加。
我虽然不以为然,却终究没能坚持住立场,在他的陪同和全程参与下,借了他的出手买了一辆,确实是可以调节链子,使之看起来省力的那种。
这是耳根子软的最大一次教训。车,真不咋样,除了“好看”显身价外,几乎没什么实用亮点,攀爬能力完全不行,自身笨重得很,还透支了我三个月工资——还没攒家就败家的娘们儿,竟然是我吗?真的是我吗?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这事让我懊恼了很久,也不能抱怨我师弟,毕竟是我自己被人说服了,缺少独立的判断力和前瞻性。这也是我后来对“华而不实”的物什敬谢不敏的缘由——有些坑,一辈子栽一次,就绰绰有余,再栽的话,我就是真傻了!
我最喜欢的,使用至今的,也是一辆山地车。外形和颜色与之前的差不多,性价比就高很多。关键是,车身轻便,变速好用,陪了我很多光阴。
牌子我有点忘记了,不晓得是捷安特,还是美利达。是一个骑友介绍给我的。回头我去看看牌子,反正它还在,也跑不了——发现我确实挺马大哈的。
他介绍的时候,说,26圈,小巧精致,很好骑,又是你喜欢的红色。赶紧入手吧!
我其时正迷恋骑行活动,跟一群爱好骑行的驴友打得火热。每一次都是他们帮我借车或租车,好像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何况我也迷信这个介绍人,他是对各类机车都感兴趣的,自然是毫不犹豫就下手了。
——果然,比之前那个所谓的“山地自行车”实用得多。现在的称谓,好像也不是“山地自行车”,而成为了“山地赛车”。
这辆车比他们的小一个型号,却更显灵活,特别适合我的身量。它陪着我去过广汉三星堆,去过温江的陈家大院,去过都江堰青城山,去过什邡绵竹,去过九峰山银厂沟……。最远的时候,一天往返一百多公里,汗马功劳虽未必算得上,但确实是挺好的坐骑,这个毋庸置疑了。
因此,至今不离不弃。然,因为代步汽车的出现,也真冷落了它很多。每次看见它安静呆在墙角,像被时光封冻了一般,就会不由自主想起曾经的那些岁月,那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