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两支战略大军合成百万雄师,开始横渡长江、摧枯拉朽的壮举。
第三野战军在攻占南京及堵截歼灭南京撤退之敌进至苏州之后被中央军委紧急叫停。
在代司令员粟裕军事计划中,宁沪杭是一个战役解决的问题。南京、杭州且已完成攻占任务,大军为什么要止步于上海?
粟裕抵达苏州后,得知陈毅司令员要归队了。粟裕代司令员职务至此终止,回到原来副司令员的岗位。
但粟裕依然主要负责接下来的上海战役。陈毅归队是为了担负比粟裕更重要的工作,即全面接收上海。
国军在上海集结了20万陆海空兵力,企图依城负隅顽抗。
但是没有人相信国军能够守住上海,连国军自己都不信。
被打怂了的国军放言:共产党军事上是100分,而经济上只能是0分。
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但是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粟裕发起上海战役的时间必须完全服从于陈毅接收上海的各项准备的完成。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其经济产值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是国际政商聚焦之地。
中央军委明令要求,不能把上海给打烂了,要保证上海工商业运转及城市建筑的完整。
这个要求让战术大师粟裕颇为困扰。
因为逐街逐巷的争夺,不能用重炮,只能用机枪、步枪等轻兵器来完成。以至于引发出激烈的争论,即无产阶级战士的生命重要还是资产阶级的大楼重要?
好在这场比作瓷器店打老鼠的战役,在粟裕指挥下,打得有张有弛,从战役发起到战役结束十几天,城市未停一天电,未断一天水。
这个奇迹不仅归功于解放军,更要归功于上海地下党领导下的工人护厂、学生护校运动的开展。
解放军进了上海,粟裕的课题完成了。可更大的课题在等着陈毅。
由此陈毅率领的接收队伍与上海资本家的战争开始接火。
当时的上海人口有600多万,重要民生物资奇缺。老百姓水深火热。
陈毅的接收队伍,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各方面的培训和准备,随即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人民币运钞车开进了上海,大量的重要民生物资,如粮食、煤炭、棉花、布匹运进了上海。
可是那么多的物资运多少,没多少,运多少也不够用。
人民币刚一露头,就开始大幅贬值。
上海的水究竟有多深?让能文能武的陈毅有些不知所措。
关键时刻,中央调来了陈云。
陈云是中共首席经济专家,打小就在上海店铺当伙计,可以说是大上海培养出来的。
上海资本家投机性的本质他再清楚不过。
他清楚这是上海雄厚的资本在囤积物资,哄抬物价。
陈云继续从全国各地,特别是从东北调集民生物资。
上海资本家终于挺不住了,降价抛售,许多资本家跳楼了。
物价平息了。但是人民币依然没有得到上海的认可。
早在1948年,由于法币贬值,泛滥成灾,国民党搞过币值改革,发售金圆券,结果彻底失败。
此时上海只认银元,用银元兑换黄金和美钞。
在上海流通的银元有两种,一种是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即袁大头;一种是印有孙中山头像的银元。
人民币与其兑换比值,从1:100到1:500,甚至是1:1000。因为银元可以兑换美钞和黄金,这里有外国金融机构的支持。
如果一个新生政权发售的货币,都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这会是多么大的威胁?
陈云认定仅凭经济手段整治上海资本家是不够的,必须使用正确政权手段。
上海市人民***发布公告,禁止银元与美钞黄金兑换。
某晚,上海市***派出400名便衣警察,埋伏在汉口路422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各个楼屋。
当银元与黄金美钞正在交易时,华东军区警卫旅突然包围大楼,便衣警察随即亮出身份,彻底打击了交易活动。
经过几个会合的较量,人民币终于在上海扎下了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