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3-1-3 11:20 编辑
有些不成器的人总爱摆个所谓清高的臭脸,对喉舌、文胆嗤之以鼻。
凡是执政,那都是要有喉舌和文胆在麾下的。
蒋中正有名的文胆有陈布雷、戴季陶、陶希圣、秦孝仪,都是学问大家,呵呵呵。
今天说一个明朝的文胆——于谦。
宣德皇帝有个叔叔,汉王朱高煦,从小跟着朱棣血雨腥风里历练,军功无数。他内心看不上身材臃肿的大哥朱高炽,甚至朱棣内心里在传位给谁的问题上也是犹豫过的。那解缙一句“好圣孙”,砝码才定在朱高炽、朱瞻基一脉。
到了宣德年,朱高煦再也按捺不住野心,可是,有爹爹的志,没有爹爹的才能,大嘴宣布反了,动起手来却完全没掌握哲学。
《明史》记载于谦这个小小的都御史跟着朱瞻基亲征,“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
那朱高煦跋扈了一辈子,正词崭崭声色震厉之下竟然只剩下趴地上乱颤了,知道自己志大才疏犯下的是万死之罪。
于谦由此展现才能步入高层,终于在英宗被虏北京危机的时候成为国家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