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引用俄罗斯海关数据报道,中国国防企业及民企向受制裁的俄罗斯国有国防公司输送导航设备、战斗机部件等,让俄罗斯在受制裁情况下仍能够获得所需战略物资。
《华尔街日报》星期六(2月4日)报道,根据非营利组织先进国防研究中心(C4ADS)提供的海关记录,这些只是俄罗斯在去年入侵乌克兰后,进口的数万批军民两用物资中的一小部分。记录显示,大部分军民两用物资来自中国。
西方官员说,他们去年2月发起的经济施压行动将针对向俄罗斯的出口,当中包括计算机芯片、红外摄像机和雷达设备,以削弱莫斯科的战争能力。
但海关和企业记录显示,俄罗斯仍然能通过特定国家进口该技术,比如土耳其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对莫斯科采取了一系列施压、制裁行动。
然而,《华尔街日报》查阅的记录显示,中国公司包括国有和私营企业,是美国官员表示特别关注的军民两用物资的主要出口商。
报道列举,中国国防企业保利科技,去年8月31日向俄罗斯国有军事出口公司JSC Rosoboronexport出售军用运输直升机的导航设备;当月早些时候,福建南安宝锋电子通过一家乌兹别克斯坦国有国防公司,向俄罗斯出售军用车辆的伸缩天线,该天线用于通信干扰;10月24日,中国国有飞机公司中航国际,向被制裁的俄罗斯国防巨头Rostec的子公司AO Kret,运送了价值120万美元的苏35战机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