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地摊儿忆往
查看: 101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摊儿忆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2-26 19: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3-2-26 22:16 编辑

最早,我是在1984年(那年我21岁)深秋初冬左右在官园一些摊儿上发现有铜钱卖。攒铜钱儿是我在上小学四年级(1973年)的时候开始的,拥有的第一枚铜钱是天啓通寳,红铜的。知识就是这样点滴而来,认识繁体字,知道年号,当时,我的《新华字典》后边附着“历史年表”。1984年深秋初冬那天阴冷的下午,你猜怎么着?我看见一枚铜钱,聖宋元寳,首先,它字不再呆板,一眼看出是手写体,行书,漂亮;其次,它大(后来懂得,它是一枚折三钱)。忘了多少钱了,反正是觉得贵,但是后来买下了。
北京人都知道,官园是花鸟鱼虫市场,那枚铜钱是顺带卖的。
人吧,就这样儿,发现了泉眼儿,就老去找水。人官园卖的是花鸟鱼虫,你老找铜钱,嘿,就买到了硕大的咸豐重寶當五十,开始还以为是当十五呢,你懂得。到了1985年,有人指点,你到福长街看看。福长街?在哪儿啊?天桥那边儿。天桥啊,那学校门口的15路就到。找个下午,坐车就去了。车上就打听明白了,南纬路下车。哦,路东,福长街,其实就是个东西走向的胡同。哇!可开了眼喽,小小的胡同,摊儿和摊儿有扎堆儿连着的,有单蹦儿的,怎么也有二三十米吧,都沿北墙根一字摆开。开心!开心!找到姥姥家喽,全是老玩意儿!那时感觉福长街这个市场已经很繁荣了。有个人,专门卖将军罐,竟然摆了一院子。
从有了福长街,就伴生了市容工商(城管的前身)驱离罚款,有时上电视,有个老刘(现在在潘家园还偶尔能看见他儿子),眼角儿总有擦不干净的眼屎,就上过电视,被逮到,可怜兮兮的。
后来,福长街就转移到白桥了,只有星期日有。白桥比福长街冷清,是被打击的低谷。摆摊儿的和逛摊儿的都相对固定,就那么三五十人。人少了,有的时候熟识的买主就互相观摩一下“抓”到玩意儿,简单交流几句。有个长我几岁的,大高个儿,背个马桶(包),大背头厚实不打理,嘴唇发紫总是很疲惫的样子。后来,我在书店,翻看王小波的小说,书皮内侧有小小的照片,哦,原来他就是王小波,只是,再也见不到了。在白桥,我遇见了一个重器,咸豐元寶背大清鎮库。要120,呵呵,正好能买一辆自行车。不敢下手呀,赶紧去北海北京图书馆(后来成为国家图书馆)查资料,这就接触到了丁福保的《古钱大辞典》。再也没见过了。一个小伙子,站着,就卖这一个物件儿,历历在目。
时来运转,很快,官方在鼓楼北边钟楼南边空场办了市场,一间屋一间屋的,可能有个三四十间五十间铺子。就是这个市场,成就了几位如今做大了的古玩商。很快,周日在后海就出了自由市场。呵呵呵,葛优有的时候也来,走哪儿都热闹。后海时期应该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了,时间不长,但是非常兴旺,也正是它的兴旺,交通几近瘫痪,水岸杂乱,呵呵,它得挪窝儿了。
几乎是同时,五四大街皇城根出现了专门卖老家具的市场。因为家具大,运输就是问题,所以之前没有出现,皇城根旧家具市场的出现,是门类的重要突破。也是繁荣,后来这个家具市场挪到了朝外一个大棚,差不多就是东岳庙马路对面儿。
1991年冬吧,这个市场挪窝到了劲松。大家叫它劲松,是因为那地方离劲松小区不远。很快,大家知道了它的名字:潘家园。那之前,大家知道劲松不知道潘家园。而今,外地人不知道劲松但知道潘家园。
什么叫前世今身?小四十年了,烟云还在眼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2-26 21:35 |只看该作者
所以说收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靠时间来积淀。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2-26 21:36 |只看该作者
也得天生就感兴趣儿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2-26 21:37 |只看该作者
地摊儿变迁史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2-26 21:43 |只看该作者

我是文G后这个市场最早的见证人之一。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2-28 19:10 |只看该作者
那时候的真货不少。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2-28 20:21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3-2-28 19:10
那时候的真货不少。

但是也没什么高货。是城市里没被毁掉的日用品居多。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2-28 20:25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2-28 20:21
但是也没什么高货。是城市里没被毁掉的日用品居多。

那时候有收藏观念的人少,我只记得当时种地有捡到袁大头的人,到废品回收站能一个换一元钱,没有假的嫌疑。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2-28 21:10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3-2-28 20:25
那时候有收藏观念的人少,我只记得当时种地有捡到袁大头的人,到废品回收站能一个换一元钱,没有假的嫌疑 ...

后来农民背东西“上来”,开始了一个新的台阶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3-1 08:20 |只看该作者
我家78年搬到鬼市附近的楼房,
那时候周围还都是农田
我爸可高兴了
每周都去鬼市
也叫破烂市
然后开始集古钱
出国时都打包装箱了
结果听从加拿大回国的老人告诉他别带
又都拿出去了
当年可没少乱买东西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3-1 08:56 |只看该作者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23-3-1 08:20
我家78年搬到鬼市附近的楼房,
那时候周围还都是农田
我爸可高兴了

图的是个乐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3-1 17: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看是热闹摆摊,撞邪给他当托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3-20 22:25 |只看该作者
掐着手指头算算庄主大我的年岁,奶奶的,算来算去,那个时候我应该是刚断奶,都没法跟庄主玩了。{:4_124:}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3-20 22:28 |只看该作者
地摊,应该算是我年幼时最初的记忆,那时合作社还在,地摊刚刚盛行,地摊货比合作社的价格要便宜,质量也不如合作社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3-20 22:36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3-3-20 22:25
掐着手指头算算庄主大我的年岁,奶奶的,算来算去,那个时候我应该是刚断奶,都没法跟庄主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