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严肃认真地审视了一遍与浅浅佛的分歧,根本原因是,我在佛教外,她在佛教内,而且在大乘佛教内。
大乘佛教在国外考证派佛教研究人士眼里不是佛教。佛教是由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大乘佛教是大乘佛教,二者从根本教义上就不是一回事。由上座部发展而来的南传佛教至今不拜菩萨,他们的教义里没有菩萨。
大乘佛教不这样认为,坚持大乘佛教的经是佛陀亲口讲的,所有的小乘佛弟子包括佛陀一转法轮时的五老,都因为根性不行,听不懂大乘佛法,所以佛祖才另外给他们讲的小乘解脱道。至于为什么佛陀第一次讲法就找了五个笨蛋,而且五个笨蛋还都开悟了,人家都大学教授了,你才开始上学,难道不如你后来者根性好?大乘佛教不解释,咬定大乘佛经是佛祖亲口讲的。无论多少质疑,大乘佛教都能从华严经中找到佛讲华严经的证据,我己己可以证明我己己。
由此我终于搞明白了为什么浅浅佛连空都不懂,还认为自己说的才是佛法。因为她的思想活在大乘佛教的世界里,习惯了自己是真理不可置疑的思维。
大乘佛教创立菩萨乘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实现佛教从解脱利己向教化利他的转变,自诩为大乘。但是信奉原始教义的其他部派并不承认,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多佛说是反佛祖的异端。因此大乘佛教需要从佛祖那里寻求教义的合法性。
佛教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圆说的过程。一大帮僧人吃饱了啥也不干,天天琢磨,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佛陀与五老一起修行,为何只有佛陀能够顿悟?也即佛本说。于是为佛陀量身打造的六波罗蜜菩萨道横空出世,五老没修过,所以不能成佛。佛一转法轮没跟他们讲,因为佛知道他们根性不行,要不跟佛祖一起修行怎么半道跑了呢?之后五老及所有声闻弟子学的都是小乘解脱道,是佛祖高明因材施教。由此,不仅大乘的合法性问题解决,而且维护了佛祖的地位。但是大乘佛教的说法经不起推敲考证,六波罗蜜经最早出现于公元元年左右,在此之前佛陀早灭了四百多年了。因此大乘佛教不容置疑,必须信,不信你就没有修行的根性,不配做大乘弟子。浅浅佛这样的末代禅宗弟子,虽然不知空为何物,但是却继承了大乘佛教的优越感,优越产生自信,因此她认为自己是对的。
太长了,下一帖再谈佛教理论的中心思想——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