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3-6-3 21:49 编辑
晚饭后给小绵羊去了个电话,秒接。
娘啊!我刚拿手机准备给你拨你就打过来了,巧了!
儿童节有没过?
过了耶!谁还不是个宝宝!
这话说得,一直叫嚣自己还是个宝宝的她没有一次承认自己长大了,说她啥都行,就不能说她有二十岁了。
还真的跟小朋友一样去吃了肯德基,喝了奶茶,想想那些年儿童节的我,父亲对节日的礼赞永远都是一家老小下馆子吃一个满心欢喜,那始终如一的都是那几样菜,导致我现在看到那几个菜名都条件反射:
青椒肉丝,花生米,凉拌牛肉,卤猪蹄。
小绵羊说,你是投胎算比较认真的,你说的那些菜估计我爹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回。
这时先生脖子一梗,嘴巴一撅,你娘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那时候别说吃肉连鸡蛋也拿去卖钱的,她那时候兜里随便都有几十百来块钱没地花,每次去你外公家的衣服都是穿了放好下次去再穿,平时都是穿你大伯改小的衣服。
这样一说,俺的童年还蛮幸福的,至少温饱问题解决了,小时候的我跟小绵羊小时候一模一样,上天入地,从不吃亏,记得父亲给姐买过一双皮鞋65元,同时也给我买了一双35元,小绵羊爹小时候是我家常客,当时父亲给他也买了一件衣服65元。
父亲说我们仨兄妹的东西价格一致,可我咋看都觉得姐那双鞋皮面亮亮的,而小绵羊爹那件衣服感觉不像35块钱能买到的。
小心眼的我便去父亲常去那家供销社看价格,因为供销社那阿姨的孩子跟我是同学,也方便寻价,不问不知道,一问跳三跳,跑回家找出他俩的衣服和鞋,手起剪落,咔擦几声新鞋便成废品。
外出回家的姐看到宝贝皮鞋被糟蹋了一屁股坐地上哇哇大哭,而我还不甘心,直接把另一件衣服套在身上。
问讯赶来的父亲见此场景气得直摇头,扬手准备揍,他以为我会躲,哪知倔强的我脖子一伸动也不动,这时父亲扬起的手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不打我姐要说偏心,打,我会说他更偏,最终尴尬地放下了。
再一看,我竟然把给客人买的衣服穿身上,那火整的给烧起来了,见势不妙转身便逃,边跑边吼:你就知道爱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家孩子不关心还天天被训,我看他以后还认你不。
想到这一茬自己都把自己逗乐了,六一尽管已经很遥远,但那刻在骨子里的童趣依然是生活的调味剂,它总能给苦逼的生活加点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