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我在企业的那些年(1)
查看: 202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企业的那些年(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6-6 15: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3-6-6 16:03 编辑

说一些往事给你听
            
                                      我在企业那些年(1)





    人,闲了其实很无趣,退休生活固然安逸,但是,日复一日的样子,还是会让人生出些许焦躁。

    写一个长系列吧,题目是《我在企业那些年》。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大话题,也是一个有写头的话题,啰嗦起来会很长,所以,注定要看我的耐心能不能把它写完。

    当然,也无所谓,能不能写完都是一种随意。也不是回忆录,也不是树碑立传,无非是信马由缰,走到哪儿算哪儿。

   你也不用好奇这个所谓的长系列到底多长,我只是大概的给你一个时间的长度,从我的十七岁开始也就是1975年到2002年,这是一个长达27年的时间跨度,应当算是很长了。

    人生有几个27年啊,是为序。






01.

    这个不是什么回忆录,就是想用一些琐碎的,拉杂的文字,把自己当年在企业的这段人生经历写出来,也谈不上分享,我说你愿意听就听,不听走开也就是了。

    就从1975年我的17周岁生日说起吧。

    我是三月份生人。1975年的那个生日,是在从四川回大连的火车上度过的,我记得在餐车上我的二哥给我要了一碗榨菜肉丝面。据说这是动身前,我老妈在信中嘱咐我哥的:一定要给你小弟过生日,吃一碗面,让他顺当当的。

    我真的记不住那碗生日榨菜肉丝面的味道了,但我记得确实是一碗手擀面,而且上面还卧了一个鸡蛋,那年月能这么吃也算奢华。

   话题有点长,简短截说。我是1974年我二哥从四川他的大三线工厂回来探亲的时候,把我带去四川的,带去四川的理由只有一个:散心。

    所谓的散心,就是我当时觉得读书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干脆每天装上饭盒出家门,就跑到周边的山里沟沟壑壑里度日了,这样的事情当然不会长久,很快学校就通知了家长,然后就是和父母直接的摊牌。

    这大约是青春期反叛吧?谁知道呢。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回家探亲的二哥和父母决定,让他带着我去四川他的大三线工厂呆上一阵子,就这样,我就在1974年的五月和二哥去了四川。

    那时候进出川,似乎只有宝成铁路,要穿越秦岭大巴山脉。三百几十个山洞,让你迷糊。

    鉴于不是说这段生活,就把四川那八个月的生活先略去。



02.

    我起初的打算是准备在四川呆一年的,二哥的年假是几年攒下来的,他们的企业属于铁道部直属大三线,最大的好处是坐火车他们不花钱,拿着探亲票横穿大半个中国。现在看,这福利也是杠杠滴。

    之所以匆忙回来,是因为父母听到了一个消息,其实是确切的知道的一个消息,那就是当时父亲战备医院已经正式传达,为了解决三线家属(孩子)的就业问题,附近的一座很有规模的三线工厂准备在十二月招工,而且指标都落实了。父亲他们战备医院给了四十个指标。

    所以,父亲信中告诉我们,必须在五一之前赶回去,也许能招上,唯一存疑的问题是,我不够十八岁,只有十七周岁,一旦厂方严格执行年龄标准,大约也就没有戏了。

    七十年代中期,在一个大山沟的战备医院里,能有这样的消息,简直是春风万里传佳讯,那还等什么,赶紧回来吧。

    我很兴奋,因为觉得一个叫做机会的大瓜正瞄准着我,基本八九不离十,一转眼可就换了行头,叫工人阶级一员了,想一想多牛逼。

    医院家属孩子总计报名44人,其中含分院五人。

    就这么一路风尘的回来了。

    马铃儿响来云鸟唱
    小子我今天回家乡
    工人阶级成一员
    从此人生不迷惘

    有点扯,不过是真高兴。




03.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回来之后,工厂那边就来人了,填表落实。然后是安排体检,至于人数和年龄根本就没认真。所以,事后我们觉得工厂也是求贤若渴啊,当然,我们可不是什么贤达之人,都是一群宛如动物园四点半的狼,睁着眼睛,耷拉着舌头,迷惘着能吃什么。

    体检发生了一幕,我和几个兄弟身体指标实在有点不堪。体重45公斤,身高1.63,工厂劳资的大叔看着体检表直皱眉头:这身板进厂能干啥?
   
    能干啥,嘴里不能说,心里几分不服,有苗不愁长,将来备不住当厂长。
   
    瞅见没,这志向大了去。
   
    体检过了,这就是说,进工厂这事儿基本落实了。说实话,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觉得这是人生的幸运。
   
    否则一年后我的毕业季,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留在父亲医院的药厂做一名家属工,第二条就是原地插队下乡,汇入知青队伍。没有第三条路,别说我没有,所有人都没有。

    当然,之后的路可能就是留在医院,万一有机会转正成正式工,至于插队当知青,也可能随着回城的知青大军,回到城市里,却依旧找不到工作,然后不知道:命运带我去向何方。

    我所有的同学里,只有一个人是幸运的,他留在了医院里,后来转正成正式员工,再后来成为医院图书馆的馆长,混的不错。更多的是要么当兵了,要么插队了。


04.

    所有的手续都办理完成之后,去学校做最后的告别。说实话,内心是很兴奋的。

    和老师告别,和同学告别,和岁月昨天告别。

    许多年后,故地重游,我们一次次的回到那里,和那里的老师同学们保持着相当亲密的关系。端起重逢的酒,说的都是那些不是故事的人生。说到情深之处,泪洒杯酒,潸然伤情。

    就算几十年过去,那些依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师长,同学依然和我们亲如手足,若不是这几年的疫情,早就会回去看看了。尽管这样过,三年间我们还是回去过几次。

    工厂定下到厂报到的日期是1975年12月16日。也就是说,这一天工厂将会派车来接我们。

    我们这边是三十九人,年龄最大的是属马的,几个1954年的老哥老姐,其实那会儿才二十刚出头。年龄最小的居然不是我们几个,是分院的一个老妹子,只有十六岁不到,以至于时至今日聚会的时候我们依然认定她绝对属于童工。

    说实话,特别感谢我当年的企业的这份格局和担当,我们这一批一共招入了147人,几乎把周边三线企事业单位适龄人员,都招进来了,这是很大手笔的事情,无论你是否感恩,都不该轻易被遗忘。



05.
  
    在等待的那几个月,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上山砍柴,把家里的柴棚塞的满满的,不知道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只是知道,我走了之后,父亲会担水,他的一条腿一直不利索,有骨刺,时好时坏。

    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可以说是拖着病体照顾我们这个家。

    她早已经为我准备好了行囊,厚厚的被褥,各种生活物品。

    火炕上,夜里醒来,炽黄色的灯影里,永远是她默默劳作的身影,这是我心中永远的定格。这一年,她63岁。老妈生于1912年,算起来如今111岁。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人生都是一些回不去的故事,只要揭开,一定充满着失落和感伤。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6-6 15:5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6-6 15: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3-6-6 15:59 编辑

74年3月去四川,75年生日(还是3月)回大连,这是整一年呀。本打算待一年就待了一年,没匆忙回来呀。


回城知青大军,误写成回程。


工厂报到,误写成报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6-6 16:01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6-6 15:53
74年3月去四川,75年生日(还是3月)回大连,这是整一年呀。本打算待一年就待了一年,没匆忙回来呀。

感谢庄主认真斧正,没呆上一年,就前后八个月,可能记忆有点误差。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6-6 16:03 |只看该作者
闲散之人 发表于 2023-6-6 16:01
感谢庄主认真斧正,没呆上一年,就前后八个月,可能记忆有点误差。

回的路上过生日,这个不会错了;那就是74年去的时候不是3月,是夏天。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6-6 16:05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6-6 16:03
回的路上过生日,这个不会错了;那就是74年去的时候不是3月,是夏天。

认真想了一下,,大约是五月份前后的样子。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6-6 16:17 |只看该作者
写一个长系列吧,题目是《我在企业那些年》。
======
支持一下。慢慢更,不着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6-6 16:18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6-6 15:53
74年3月去四川,75年生日(还是3月)回大连,这是整一年呀。本打算待一年就待了一年,没匆忙回来呀。

好想乐啊。肿么办~~~~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6-6 16:30 |只看该作者

那一排小房子是你们宿舍呀?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6-6 16:3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6-6 16:18
好想乐啊。肿么办~~~~

乐呀,还能肿么办?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6-6 16: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明白一一 于 2023-6-6 18:41 编辑

无论你是否感恩,都不该轻易被遗忘。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华丽分割线===
懂得感人的人,运气永远都不会太差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6-6 16:43 |只看该作者

1975年,这个机会确实难得。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6-6 16:52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6-6 16:43
1975年,这个机会确实难得。

端上铁饭碗。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6-6 18: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6-6 15:53
74年3月去四川,75年生日(还是3月)回大连,这是整一年呀。本打算待一年就待了一年,没匆忙回来呀。



我已经看得够认真了
你比我还认真
这样一看
你比我闲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6-6 20:19 |只看该作者
大明白一一 发表于 2023-6-6 18:41
我已经看得够认真了
你比我还认真
这样一看

是不是把“闲”换成“贤”更贴切?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6-7 07:18 |只看该作者
宝帖,追读~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6-7 09:48 |只看该作者
严重支持一下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6-8 20:05 |只看该作者
才找到1.  闲了继续更哈,现在的年轻人,连三线是是啥都不知道。
当然,我也是听大人说的。
更完了做个主题链接,按顺序排好,也方便自己查找。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6-8 20: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6-8 20:05
才找到1.  闲了继续更哈,现在的年轻人,连三线是是啥都不知道。
当然,我也是听大人说的。
更完了做个主 ...


我上大学那阵儿三线子女分数优惠,毕业分配的时候好地方也是随便挑,为了回报老一辈三线人和贡献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6-8 20:29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6-8 20:14
我上大学那阵儿三线子女分数优惠,毕业分配的时候好地方也是随便挑,为了回报老一辈三线人和贡献

听说是个国家级的大建设工程,具体的不很清楚。
我们那儿也有人参与过,都是有点头脸的家庭。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6-8 21:31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23-6-8 21:23
所谓“三线”,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长城以南、广 ...

当时与美苏都不对付,压力山大,主要是考虑战略纵深和保护工业命脉。
三线建设,很多人背井离乡,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西部发展或者奠定了一定发展基础,否则东西差距会更大。
改革开放后,很多三线企业又搬出来了,一进一出地折腾,代价很大。
没办法,现在美国机舰都在家门口晃悠,何况那时候。而苏联,据说曾动过对中国使用原子弹的念头。

============


还有这个背景,难怪了。
想起来,我们这里大山深处原来有个军工,叫做三江航天。
中途有段时间工资都发不出去,很多女干部职工生活所迫从事不良行业。
后来因为某大使馆被炸世件,才又加大投入盘活。稍微一活,就搬迁到武汉去了。
我猜它应该也是三线项目之一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