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从第三代诗人代表人物韩东的两首诗看其该流派的特点
查看: 32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第三代诗人代表人物韩东的两首诗看其该流派的特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6-9 12: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23-6-9 14:36 编辑

第三代诗人是反朦胧诗起家的。那是因为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很大的历史功绩和艺术成就的朦胧诗,到后来也成了传统,第三代诗人不愿被传统所束缚,所以就起来突破它。

先看看朦胧诗代表诗人舒婷的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诗歌,诗中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在表现手法上,用了很多的意象,可以说是意象纷呈,这是朦胧诗的特点。
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痛苦的希望,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等等,都是在苦难下的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
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等,这些都是在走过浩劫后充满希望的人民的写照。
从舒婷的诗中,不难看出,朦胧诗人,充满了使命感和群体意识。

下面来看看第三代诗人韩东的诗:
《你见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你想像过大海

你想像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像过它
可你不是
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像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许你还喜欢大海
最多是这样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像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
你想象过大海,然后见到了它,见到了,那又怎样啥?见到了就见到了,就是这样的。你不是水手,对大海不了解,最多是想象过它,就是这样的。你见到了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最多就是这样。你想象过大海,你也不情愿被水淹死,这是真的,人人都是这样的。不是吗?
这全诗有些操蛋,但他却是说的真话。
第三代诗人,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倾向,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提倡回归生命本真,回归个体。他们没有朦胧诗人们的使命感和群体意识以及崇高的英雄情结。
在表现手法上,该诗没有一点的意象没有一点修辞。那是因为第三代诗人主张,诗只需要用最真实的最能直抒胸臆的语言表达出来即足够了。该诗歌具有拆除意象的口语化特征。
再来看一首:

《有关大雁塔》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以下从百度的评论中整理:
西安大雁塔一直被视为历史、文化与传统的象征体,被赋予作为民族悲剧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民族文化的积淀等象征的深刻内涵。
《有关大雁塔》一诗则充满了揶揄和反讽的意味,传达了一种反文化、反英雄、反崇高的思想观念,具有颠覆性。
《有关大雁塔》中,作者就以冷漠平实的、带有嘲讽的口气,消解了大雁塔的文化意象,抒写了个人的生命体验。第三代诗歌不再像北岛、舒婷一样,用锋利、激昂或理性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或批判社会,而是用“非理性”“反艺术”的手段来表达对外在世界的看法和观点。诗歌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一句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作者用平淡的语气叙述平淡的人生和平淡的生活,但细读之下又可以发现,诗行其实轻微流露了某些思想倾向。很多人爬上去是为了“做一做英雄”,逃避现实生活,空洞而虚假。而对那些从塔顶往下跳的自杀者,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
韩东的口语往往隐含着一种冷抒情的意味,将朦胧诗热烈奔放的情感化为平淡冷静的叙述。
后现代主义者们提出了“语言还原”的战斗口号,即将语言还原成不经人类染指的单纯的鲜活的语言。为此他们提出两个策略:口语化;缩短语言能指;所指的距离。首先,口语是纯粹自然的语言,它没有人工的各种主观雕饰,可以算是语言的一种还原。于是,口语化成为后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后现代主义者将语言能指和所指的距离缩短,从而进入“语感”阶段。(这样,就使语言更加直接和纯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6-9 13:18 |只看该作者
诗兄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6-9 13:28 |只看该作者
你想象过大海,然后见到了它,见到了,那又怎样啥?见到了就见到了,就是这样的。你不是水手,对大海不了解,最多是想象过它,就是这样的。你见到了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最多就是这样。你想象过大海,你也不情愿被水淹死,这是真的,人人都是这样的。不是吗?
这全诗有些操蛋,但他却是说的真话。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意思是不是差不多?
我感觉,他就是从苏东坡这诗里化出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6-9 13:34 |只看该作者
受字数篇幅限制,诗歌不太方便完整叙事而更多是表达情绪,
那么如果语言、意象等方面不到位的话,就很难感染人。
我孤陋寡闻,没读过这位后现代诗人的作品。单就这两个例子来说,确实欣赏不来。
近几年知名火热的诗人中,倒是余秀华让我眼前一亮。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6-9 13:40 |只看该作者

诗妹好!:)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6-9 13:44 |只看该作者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3-6-9 13:34
受字数篇幅限制,诗歌不太方便完整叙事而更多是表达情绪,
那么如果语言、意象等方面不到位的话,就很难感 ...

朦胧诗,以及第三代诗人的诗,都是我国新时期以来,诗歌的高峰。其影响各有各的人群。
现在很多后现代诗人,类似第三代诗人那种写法的多。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6-9 13:50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3-6-9 13:44
朦胧诗,以及第三代诗人的诗,都是我国新时期以来,诗歌的高峰。其影响各有各的人群。
现在很多后现代诗 ...

我们中学时候,正流行朦胧诗。跟着文学社那帮才子们,蹭着看了一些。
后现代诗人,完全不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6-9 13:52 |只看该作者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3-6-9 13:34
受字数篇幅限制,诗歌不太方便完整叙事而更多是表达情绪,
那么如果语言、意象等方面不到位的话,就很难感 ...

余秀华写的属于朦胧诗。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6-9 13:56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3-6-9 13:52
余秀华写的属于朦胧诗。

不是大胆而直白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6-9 13:58 |只看该作者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3-6-9 13:50
我们中学时候,正流行朦胧诗。跟着文学社那帮才子们,蹭着看了一些。
后现代诗人,完全不了解。

朦胧诗是文革后的一代通过对文革的反思,出于对国家民族的思考,因此具有很强的使命感。他们在表现手法上,也跟国际的一些表现手法融合,具有了现代性。他们摒弃了这之前中国诗歌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6-9 13:5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6-9 13:56
不是大胆而直白么?

大胆直白是她的风格,她的诗有意象,这是与第三代诗人的主张不同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6-9 14: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23-6-9 14:05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6-9 13:56
不是大胆而直白么?

当然,余秀华具有后现代诗人的一些特征和气质,只是在写法上,她还是应该归属于朦胧诗写法。就是讲究意象。
这样说吧,朦胧诗已经过去了,不能把她划为朦胧诗人,因为她的诗里也没有那种使命感和崇高感,没有群体意识。只是在艺术手法上,她是与朦胧诗相似的表现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6-9 14:05 |只看该作者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3-6-9 13:34
受字数篇幅限制,诗歌不太方便完整叙事而更多是表达情绪,
那么如果语言、意象等方面不到位的话,就很难感 ...

哦,余秀华应该是属于朦胧诗写法。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6-9 14:09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3-6-9 14:04
当然,余秀华具有后现代诗人的一些特征和气质,只是在写法上,她还是应该归属于朦胧诗写法。就是讲究意象 ...

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很多事物之间,并不分明。就好像爱情的初始,是什么?是看一眼的心动,是循序渐进的靠近,还是当众官宣表白?其实是没有定论的。所以,我个人不太赞成非要用什么框架去圈定人或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6-9 14: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23-6-9 14:17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6-9 14:09
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很多事物之间,并不分明。就好像爱情的初始,是什么?是看一眼的心动,是循序渐进的 ...

每个流派有每个流派的主张,他们的主张就决定了他们的特征。
当然,任何事情不是泾渭分明的,随时时代的变化,很多东西会融合和发展,新的东西会出来。
但是就像绘画,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不同。
文学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不同,现代派文学与他们又不同。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