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42
|
简单说一下有关郑和的两个问题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18:38 编辑
第一个问题,是不是个太监。是、或者不是,他下面的那玩意被割掉了,你要抬杠,说他不是,那我觉得,你到很是!没有的不是,你这个有的是不是呢?这特么很扯淡的事,纠结于这个问题也很无聊。他被去了势,铁板钉钉,毫无疑问。有问题的是一些人对“太监”的理解,好像太监就是服侍娘娘的,这只是他们服务的一个内容,他们还要服饰皇帝、服侍皇子,甚至被皇帝赏赐给远方的皇子(亲王),在明代,皇帝这么做,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让这些太监监视他们,因为只有嫡长子才能继位大统,是朱元璋的硬性规定,朱皇帝把这一点拿捏死了!也就是说后来的朱明皇帝,必须是嫡长子(嫡长子不幸去世了,就嫡长孙,以此类推),所以朱棣本来是彻底没了戏的,他只有靠造反才能做皇帝。 第二个问题,郑和下西洋干什么去了。这一点《明史·郑和本传》明确提了出来:“成帝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都说建文帝自焚而死,但是不见尸首,这让朱棣寝食难安,噩梦连连,所以他才让郑和去海外到处刺探缉拿,这件事有关明朝的很多史料中都有详细记载。有的人不信,又提出了五种说法,也都有一定道理。但《明史》说出的这个理由更充分,应该以这个为准。因为写《明史》的那个班子是掌握着明亡后的宫廷档案的,他们不会像六镇一样,一拍脑门,想什么是什么,或者从网上不知哪个二混子那里听了句胡说八道,就大加想象,敷衍成文。中国历朝修史遵照的原则我就不说了,这件事,不牵扯明、清之间的恩怨,为明朝修史的清朝没必要掩饰什么。“惠帝亡海外”是《明史》里明确提出来的,这才是朱棣要组建一支强大的舰队出海寻找的原因。到哪里寻找,当然是沿海各国,只有没脑仁的东东才会想:他怎么不一头扎进大海里,像哥伦布一样去发现点阿三越南猴子之类的东西;他要是真那么做了,那就别回来了,不然朱棣会要了他的脑袋的!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的两件事,现在竟然被一些烂脑壳做了比较,并且得出“看看人家。。。”妄自菲薄的结论,这种不着边际不懂四六的哈货是很让人恶心的。 《明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是紧接在上面那句话之后的:“。。。且欲耀兵异地,示中国富强”,使“诸国尽来朝贡”,才这么做的。大家都知道,朱棣是靠夺了他侄子的江山做了皇帝的,他也知道,不但国内,国外也有很多国家不怎么认可他,所以,他这个理由,还是有第一个理由导致的。刚开始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但实在找不到,便示强于外,提升自己的威望,这都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顺手就做到了,不需要什么成本。《明史》里有很多错误,都可以讨论,但有些最基本的东西,你不能靠自己的想象就胡说乱说,你要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 多说一句话。郑和所“下”的这个西洋,不是现在人们认为的这个西洋,它是这样划分的:以大明京城为中心,在京城之东为东洋,京城之西为西洋,所以呢,郑和出海到东南亚一带,就叫“下西洋”。 两个问题说明白了,很忙啊,饭局很多,事儿也很多。我下面打上一个关于这件事的书单,谁要是真想学点什么,可以选择认真读读这些书,我免费上传百度云盘,给你链接。别特么啥都不懂,一天到晚的瞎比比丢人现眼。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 ||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20:13 编辑
螃蟹 发表于 2023-9-27 19:12 你不懂历史,又不读书学习,跟着一些网络混子瞎比比。 跟你简单说几句:大监,又称太监,起于唐朝,从唐到元,都是一个官职名称,跟宫廷里的太监毫无关系;但是,但是啊,到了明朝就完全变了,成了宦官的别称,以太监为宦官及二十四衙门及其他机构主官,有章印太监、提督太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掌印太监、坐堂太监等等,权力很大,管的范围很广。太监与上层宦官是从明朝开始关联在一起的。 柳二他懂个屁,很多东西是百度不来的!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20:37 编辑
而依据当时明军的传统做法,推测他会被阉割然后送给皇室(这明军看来还是很野蛮的)。但这种说法,其实和明史的说法是矛盾的。明史关于太监之说是“起兵有功,累擢太监”,并非是“幼年被俘成为太监”。 --------------------------------------------------------------------------------------------------- 你既不懂中国各个朝代的职官,又不懂历史,所以你才成为一个糊涂蛋。他成为太监的时间只能估计,吴晗认为是10岁以下,有的学者认为是11岁,傅友德扫平云南的时候,俘虏了一些孩子,给阉了。““幼年被俘成为太监””,是说他被阉割成为太监(准确的说此时应该叫做宦官);“起兵有功,累擢太监”,这里的太监是个官职,这个官职只有被严格的太监才能做,明白了吗?“太监”作为一个官职,又有很多种,上面我都给你说了。但明朝做“太监”这个官职的必须是高级宦官。这与前面的朝代完全不同。 | |
| ||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22:09 编辑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3-9-27 21:49 你个蠢家伙!嘉靖是因为他哥哥死了,并且他哥哥没有儿子,只能轮到他了,明白了吗?跟“兄终弟及”没个屁的关系! 他哥哥要是有儿子,哪怕一岁,也没他的事儿! 你还“兄终弟及”,真是丢人现眼,不懂装懂。 朱皇帝里的规矩,下面的谁都得照办!嫡长子死的早、又没有儿子,那就皇次子,往下轮,不是什么“兄终弟及”,而是特殊情况,大位要继承。这跟朱元璋的规矩并不矛盾。 | |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知音 发表于 2023-9-27 21:58 你就会看电视剧。 皇太子朱标死了,建文帝可以追封其父亲朱标为皇帝;但嘉靖不行,尽管他也是皇帝。知道为什么吗?朱标是嫡长子,皇太子,合法继承人,所以,他的儿子继承皇位后,可以追封他为皇帝;但嘉靖是捡了个漏,作为皇太子的他大哥早早死了,没有儿子,轮到作为老二的他了,他这个皇位不是继承的,所以他做皇帝后要追封自己的父亲也为皇帝,大臣反对,不合规制,没弄成,他只能追他的父亲为兴献王 ![]() ![]()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23-9-27 22:52 编辑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3-9-27 22:42 你个蠢家伙,朱元璋说的这是个特例!在皇帝没有儿子的情况下的特例! 皇帝如果没有儿子,皇位要继承,怎么办,这是他制定的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一个方法;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皇太子死的早、没有儿子,那就依次类推。这都是特例! 断章取义的家伙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