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4-1-21 07:07 编辑
【话题】自家的孩子,人家的孩子
文字/春江水
昨天过来五个学生。是到乡下家里。
几乎是我刚回家,董宝成就说万美忠要过来。我说你们不用过来,我刚回家,屋子都没有收拾。他说马上过来。
其中周月华还特别问了30年前我的“心热时冷点,心凉时热点”到底什么意思。他说他一直记了得。还真的有时管用。问,是不是有什么特别涵义。我当然也记得用心,就是这个孩子很敏感、聪明,机灵聪明的孩子都是感受、心灵活动容易放大信号的孩子。即容易感受热情和光明,也容易受到伤害。提醒的意义,当然是一种爱护、保护,到生活长远的修为、稳重、自爱、沉住气和持重持远。我说,我自己也笨,没有特别的先知先觉。
几个“孩子”抖些旧事,都很 热乎和亲切。
热乎了一场,他们走了。家里儿子又跟老子做些打气打快乐的事。
我又想到同仁熙庐兄 一直欣赏《论语》的“侍坐章”。昨天的情景,又让我感觉夫子和《论语》的亲切。“侍坐章”里没有曾参,只有曾皙华。二曾是“父子学生”。“侍坐章”里弟子各言其志。夫子是认同和区别的。并且把自己融进去了。师徒一堂,融融其乐。第二是同学的话,我说每届学生毕业,都有些老爸老娘嫁女儿的感觉。同学说,屁,还不是跟乡下喂猪一样,一年一槽。同学的话不好听,他笑嘻嘻的,我当时却并不生厌,觉得他的话对,该说也对。其实自己教书也是职业和饭碗,那些学生到底也还是“人家的孩子”。许是自己过于投入了。
其实我自己做学生一定不是好学生。自己做老师也就马马虎虎吧。对教育和教师我有自己的看法,回到经典和孔夫子,这还是中年和以后的事。先是没有“成龙成凤”,更多的是“龙生龙,凤生凤”。既然没有龙凤,哪里有什么“屠龙术屠凤术”,历唯和《联共布》自始至终都是错的。我会对几十年的教育、文化有好话?!——那是笑话(笑我自己)。
我对自己的老师,很少有尊敬。非常感激的、喜欢的、尊敬的是魏宇霖,刘仪阶,刘珮之三位。另外读他书读他事尊敬的是王力,王国维,鲁迅、胡适、蔡元培,赵朴初、陈寅恪、张中行诸君,曹禺也是。郭沫若我都不喜欢。甚至老舍,厉以宁。张宏良,司马南,张维为,金灿荣,那都是什么东西什么人。蒙曼也不是课好,是她是女的,声音好听。我绝对不会喜欢易中天、王蒙、四条汉子。什么康震,就是一掉书袋的。什么学师教师经师道师人师,其实不易,自然少有。不要自作真理,不要“好为人师”;读点经典和传统总重要;有一点常识、通识、人情世故,帮助孩子成人成才,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迁移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莫要说学生是“人家的孩子”。甚至可以说教学相长。自家的孩子,自家的学生,当然有一份特别的缘分和责任。也是;老师和孩子一起成长。当然,当然也就我自己做人失败,也就不配作为教师、作为人师。老学生们听了一笑哄哄。
自家院子的木槿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