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0-21 08:56 编辑
文学品读:老舍的《月牙儿》给予底层人的悲悯
文字/春水秋霜
其实我 不喜欢京剧和京剧的脸谱,甚至楚剧的男旦我也不喜欢。为什么,假啊。怎么喜欢。
男人喜欢女人,一定是纯净美丽,至少货真价实。不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也一定是邻家妹那种。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美国总统丑。肯尼迪,不就一啃草皮吃狗屎的狗吗。为什么,见得多哇,是说开会见得多。斗地主 ,斗四不清,斗走资派,斗谁都要捎带上批斗万恶的美国 。而且台上一定有个拳头节目,就是给美国总统画像。当然是越丑越好。画完,台下一片喝彩。
后来读书到读小说。厚实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鲁迅的《祝福》《阿Q正传》,老舍的《月牙儿》《骆驼祥子》,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萧红萧军的作品……都对底层人的苦难充满同情。弥撒散漫其间的良知和悲悯,其实是文学的真谛。《月牙儿》主人翁那种“典妻”角色到谁那里都不是光彩。但舒舍予是充满悲情的写、怜悯的叙。(真的记错,典妻主题是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谢谢金豆豆。)
后来读俄苏文学,对多余的人,对“小人物”,对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尤其托尔斯泰,那种反省 、救赎、拯救灵魂 的作品有真切的认识。跟我们传统文学的英雄美人情结,功名或者水浒情结,真的不同。
再追溯回看欧洲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其实都充满“人文关怀”。莎士比亚,雨果,歌德,到巴尔扎克都满怀悲悯之心。即使现代了魔幻了,也是“人”的高贵或低微,人的荣耀体面或者艰难挣扎,人的牺牲献祭或者扬名立万。大千世界,万生向荣,也春夏秋冬,山川百海。《百年孤独》是真正的“孤独”。
有沧海桑田,也一定有沉沦落败。司马迁写项羽自刎乌江,白居易写人老珠黄琵琶女,悲剧也唯美、唯英雄。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的《梧桐雨》,孔尚任的《桃花扇》,都是底层的尊严,或者都是失败的悲情的高贵。错了吗?就“逆潮流而动”了吗。
当然,我也不高兴地说,老舍歌德混主流自己走进“太平湖”走了,做了“!”“?”的人生悲剧。梁浩然们继续着自己的伟光正文学,‘高大全’地拉开架势俯瞰“天下苍生”。到如今,是官媒体私媒体大合唱,是谁都可以“撕逼”给你看。老郭是第一个,南方报系,莫言,陈丹青,老谋子,冯小刚,柳传志,马云,董卿,朱军,冯小刚,杨丽萍,周冬雨…………想撕谁撕谁。撕谁响动大撕谁。司马南是最会撕。柳传志、马云、一世界的资本家都被他撕了。我不好说,文化有病,两唯是源。文哥做了文叔文爷爷文太爷了。也就当然今天的美国总统还是坏旦。陈丹青是干脆自己撕、撕自己。那种戴了高帽子地富反坏右走资派游街,那种一根绳子串一群女孩子满街献丑……这样的文化还在被“自信”“喝彩”。我,表达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