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热烈祝贺神十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查看: 56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烈祝贺神十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0-26 17: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 2023 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任务。
       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493 次飞行。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工作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10-26 17:07 |只看该作者
恭喜恭喜!!!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0-26 20:04 |只看该作者
正能量啊。要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0-26 20:34 |只看该作者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0-27 06:30 |只看该作者

100秒回顾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全过程!
       10月26日上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8时26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下达“出发”命令,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


       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0-29 11:39 |只看该作者
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简介来了!

汤洪波同志简历


汤洪波,男,汉族,籍贯湖南湘潭,硕士学位。1975年10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1年6月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唐胜杰同志简历


唐胜杰,男,汉族,籍贯甘肃定西,学士学位。1989年12月出生,2008年9月入伍,201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中队中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江新林同志简历


江新林,男,汉族,籍贯河南杞县,学士学位。1988年2月出生,2006年9月入伍,201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0-30 05:55 |只看该作者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3-10-29 11:39
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简介来了!
汤洪波同志简历
汤洪波,男,汉族,籍贯湖南湘潭,硕士学位。1975年10月出 ...

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航天员早餐“成功包”细节拉满→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
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
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约10分钟后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进入预定轨道
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任务。
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工作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今天8时24分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
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
8时26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
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
总指挥长许学强下达“出发”命令
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
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




航天员出征前的早餐中
有一份关键食物:成功包
上面还写着“圆圆满满”
有酸菜牛肉馅、胡萝卜鸡蛋馅


发射圆满成功,祝贺!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0-31 13:06 |只看该作者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3-10-30 05:55
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航天员早餐“成功包”细节拉满→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
搭载神舟十七 ...

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出舱现场曝光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5909405725930696068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0-31 19:56 |只看该作者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圆满完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于2023年10月31日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领导到机场迎接。


3名航天员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之后,将在京与新闻媒体集体见面。


责任编辑:贾宏伟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1-1 19: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懂爱签名 于 2023-11-3 12:18 编辑

从天上回到人间渡过四道“鬼门关” 神十六回家之路究竟多凶险?
       如同一颗划过天际的美丽“火流星”,神舟十六号返回舱,载着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平安归来!
       10月30日晚上20时37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10月31日早上8时11分,神十六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位航天员顺利出舱,健康状况良好,神十六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网红导师”桂海潮安全顺利出舱(视频截图)。图源央视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我们似乎对咱们的神舟飞船返回舱送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已经习惯了,觉得这是稀松平常之事。
       事实上,100公里高的稠密大气层,在保护、孕育地球生命和人类文明的同时,也是载人航天的巨大挑战。航天器再入大气层、返回地面的环节,堪称“鬼门关”,而且不是一道、而是四道“鬼门关”。就像飞机降落比起飞更危险一样,飞船再入大气层,可比发射上天入轨要凶险多了。
       在热烈祝贺神十六“网红博士乘组”顺利回家的同时,潮新闻邀请航天专家为你科普从天上回到人间的“鬼门关”。
四道“鬼门关”,每一关都凶险无比
       为什么再入大气层比发射时要更凶险?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王慧泉教授打了个简单的比方:如果说航天器发射时像是战斗机,那么返回时就像是滑翔机。
       “航天器发射时有强大的动力,整个是完全受控的。但是返回时只有在某个特定的点发动机会开起来控制一下,而且这种小发动机的动力远远弱于运载火箭,只够调整姿态,航天器只能靠着惯性去‘飘’了,遇到大气扰动对轨道的影响就会比较大,控制起来就会很困难。”王慧泉告诉潮新闻记者。
       神舟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舱构成。返回过程中,飞船从距地面约390公里的空间站轨道逐渐下降,轨道舱率先与返回舱分离,返回舱进入返回轨道。
       据王慧泉介绍,在这个过程中,神舟飞船返回舱和航天员乘组,要闯过四道“鬼门关”。


       神十六返回动画演示画面(视频截图)。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一是调姿关。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必须精确控制自身姿态。角度太小无法进入,若角度过大,返回时可能因为过载太大导致航天员伤亡,甚至因为非防热部位遭遇高温高压而烧毁。为使返回舱着陆在指定区域,神舟飞船返回对着陆精度要求极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通过对神舟十六号飞行过程中速度、角度和方向的精准控制,使其最终着陆在预定地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1-1 19: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懂爱签名 于 2023-11-3 12:23 编辑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3-11-1 19:26
从天上回到人间渡过四道“鬼门关” 神十六回家之路究竟多凶险?
如同一颗划过天际的美丽“火流星”,神舟 ...

神十六“博士乘组”胜利归来,这些技术功不可没
         胡杨挺立,张开怀抱静待英雄凯旋。迎着朝霞,红白相间的巨大降落伞被镶上一层金边。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的“博士乘组”回家了!“博士乘组”胜利归来,离不开航天科技的保障。
       东风着陆场执行第五次载人飞船搜索和航天员救援任务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搜救回收任务是东风着陆场执行的第五次载人飞船搜索和航天员救援任务。与神舟十五号返回任务相同,这次也是典型的跨凌晨搜救行动,但由于10月份这里气温低、风沙大,着陆场开展了大量针对性准备工作。
       着陆场组建了各类搜救分队。据统计,着陆场总共组建了1支空中(直升机)分队、1支固定翼飞机(载伞降救援组)分队、1支地面分队3支专业搜救力量。此外,还组建了搜救回收支援分队、道路封控分队、搜救预备分队(含无人机分队)、光电搜索分队4支支援保障分队,与专业搜救力量协同完成搜救任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后弹道返回着陆区、推迟一圈返回着陆区,还部署了地面搜救小组,以行政区划为网格,按照“守、望、搜、报、封”五字诀,为专业搜救力量提供支援。
       针对载人飞船可能出现的各种返回模式、可能的着陆地域、不同的着陆地形地貌,以及着陆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际情况,着陆场通过多轮桌面推演,形成了异常情况应急指挥要点,完善了应急处置方案和实施细则。
       神舟医疗救护队因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而生,20年来坚持守护飞天英雄平安归来。据神舟十六号医疗救护队队长顾建文介绍,本次医疗救护系统设置机载和车载两个平台,设备多达百余件,抗休克药、抗中毒药等57种急救用药随时备用,可以保障在第一时间展开手术。为了解决医疗救护携行装备笨重的问题,救护队还创新发明了一套背负式便携医救装具,模块化组合体积小、重量轻,负重配比均衡,投入使用后大大提升了救治能力。
       延续“快速返回方案”,即绕地球飞行5圈后开始返回地面
       返回再入是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总体负责人介绍,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艘载人飞船,此次返回任务仍然延续神舟十三号以来的“快速返回方案”,即绕地球飞行5圈后开始返回地面。
       在随后的返回制动阶段,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延续了神舟十二号以来的设计,采用了预测—校正双环制导方式,确保返回舱落点的高精度。再入返回过程是自动的,再入返回GNC(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会全自动驾驶飞船返回地球,即使返回舱通过与地面信号中断的“黑障区”时,也不需要人工的干预,GNC系统可以控制舱上自带的发动机有序工作,让返回舱始终保持在一个正确的姿态,以升力控制的方式再入。
       在成功进入地球大气层、开始距离地面10公里左右的减速阶段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研制的神舟十六号返回舱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将飞船的速度降低到每秒几米。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米左右时,反推发动机点火,使返回舱进一步减速,最终以1至2米每秒的速度完成着陆缓冲,成功着陆于预定区域。
       “神舟大伞”展开无疑是返回过程中最吸睛的画面之一。大伞面积足足有1200平方米,用于降低返回舱的速度,保证返回舱的稳降姿态。大伞的研制过程复杂而严谨,经历了30多个制作工序、20个包装工序、40多个装配工序、10多个试验环节等上百道流程。
       尽管这个巨型降落伞是一个庞然大物,体态却十分轻盈,重量只有不到100公斤,收拢后装进伞包内的体积还不到200升,约等于普通家用冰箱的容量。但看似柔软的降落伞并不是随意团起来放在返回舱里,而是要整齐有序地将伞衣、伞绳和连接吊带等部件装进伞包内,使之保持一定的几何形状。
       自主应急返回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应急生命通道
       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返回地球的路途中,航天员与地面的联系以及航天员的身体健康情况都是地面科研人员最为关注的事情。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继终端、天线网络和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等设备为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提供保障。
       专家介绍,为进一步确保航天员的安全,提升飞船自主运行的能力,飞船系统设计了在轨自主应急返回的救生方案。也就是说一旦飞船与地面失去联系,地面指挥系统无法为飞船计算准确的落点,飞船将启动自主应急返回系统。到时候,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作为航天员的“太空APP”,可以进行轨道预报,并通过“神经网络”计算落点的控制参数,寻找优选落点,实现飞船在地面测控通信网之外的自主应急返回。可以说,这套自主应急返回系统的应用,如同提供了应急生命通道,进一步提升了飞船及航天员的安全保障水平。此前,神舟家族的多名“兄弟”在轨飞行期间,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针对自主应急返回进行了多次在轨验证,落点计算结果准确无误,充分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可靠性。
       归来路上,还需“利眼”观测。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的两部雷达实现全程保障,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就开始跟踪测量,实时、精准测量数据信息并提供给指控中心,为前方搜救提供有效目标落点数据,护航返回舱平安落地。其中,一部雷达负责返回舱在“黑障区”内的跟踪测量,另一部雷达则从返回舱开伞后开始对目标进行测量。
       为快速精准发现返回舱,中国电科集团还配备了多型测控以及陆上、海上和空中系列搜救装备,编织空地协同的搜索“着陆网”。
        据中国电科集团专家介绍,在冲出“黑障区”打开主降落伞的一瞬间,装载于多种搜救平台定向仪上的信标天线“触角”,就能第一时间捕捉到返回舱的位置信息,在最短时间内解读测算信号中所包含的返回舱方向、坐标等位置信息,引导搜索飞机和车辆迅速抵达返回舱落点。
       如今,人们之所以能看到返回舱着陆的“第一画面”,有赖于装载在直升机上的卫星通信终端。它就像是一台直播设备,实时播发返回舱的实际情况,保证了着陆现场音视频信号流畅和远距离传输,不间断传输高清图像和多路语音。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1-3 11:57 |只看该作者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3-11-1 19:30
神十六“博士乘组”胜利归来,这些技术功不可没
胡杨挺立,张开怀抱静待英雄凯旋。迎着朝霞,红白相间的 ...

航空航天是我们实打实的正能量。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