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批评家西渡获得的2023年“鄂尔多斯诗歌奖”一等奖诗歌,你看得懂吗?感觉如何?
作者:无枪的将军
◎评论文章引用资料来源于:中华辞赋,作者系曾获1997年度刘丽安诗歌奖、《十月》文学奖、东荡子诗歌奖·批评奖、第六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暨第五届扬子江诗学奖等获得者,诗人 、诗歌批评家。北京大学文学学士 、清华大学文学博士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渡。
《银杏篇》是一首“寓意隐晦、修辞过度”的“意象化”诗歌;同时,也是一篇“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舞文弄墨”之作。
【①“寓意隐晦”指遮蔽性过强,容易造成主旨不明和不易理解。
②“修辞过度”指比喻(隐喻)手法的过度运用,导致意象与主题立意的背离、偏差以及画面场景的空泛、造作。
③“意象化诗歌”指意象形态具有频繁的多变、多义、暗示或句式之间各表其意、互不相干、不知所云的碎片化诗体形态。】
从诗意建构关系来看,《银杏篇》最大的问题在于:
过度的隐喻(修辞手法),不但造成了主旨的混淆、含糊;而且,更使得意象形态呈现出一种极度晦涩的空泛之感。
下面,我们就围绕《银杏篇》来展开一些研讨,希望可以为读者的阅读和写作带来一些实质性参考。
“天鹅远逝,天鹅的脚蹼在/屋顶上抖展一匹蜀锦”
此处的“天鹅”,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位女子”或银杏叶,“天鹅远逝”则表示叶落、女子远去或远行;
而“天鹅的脚蹼在/屋顶上抖展一匹蜀锦”则是一种不真实的幻想、臆想或隐喻银杏叶落在屋顶的景象。
“穿白色和服的女子在风中偶尔的倾心:东亚的植物”
此处与前面“天鹅远逝”形成了呼应暗合;而“穿白色和服的女子在风中”中的“和服”,其实也说明了“女子远去的地方是日本”,不过按照日本传统婚礼来说的话,“白色和服”也表示为新娘的礼服(或者是对白果的一种美化)。
这里我们衍生一下的意思就是,诗人喜欢(爱恋)的对象,或许已是别人的新娘。
“偶尔的倾心:东亚的植物”中的“偶尔的倾心”表示为“偶尔会想起、想念”;而“东亚的植物”则与命题立意“银杏”产生了关联后,自然就可以理解为中国的银杏树;如果结合诗意的延展来看,我们认为,应该将“东亚的植物”代指为某人或诗人自己较更为恰当些。
当然,把“偶尔的倾心:东亚的植物”再去衍生一下,这里的意思大概就是:她是不是经常会想起远方的我(或某人)呢?
“浑圆,持着灯。我伸手握不住一个半梦半醒”
这一节看似比较晦涩,但是可不要被繁杂的意象所干扰,它实际上描写的是一种情感态度而已。
“浑圆”在这里表示为圆满的意思,“持着灯”则可以理解为某种愿景、期望的心态展现,因此“浑圆,持着灯 ”的意思是:我期待某种关系的圆满。
而“我伸手握不住一个半梦半醒”中的“半梦半醒”原意形容睡眠没有清醒,迷迷糊糊、朦朦胧胧的感觉,当与“伸手握不住”产生关联后,则可表示为一种难以释怀、无法把控的情感状态。
“光,从落日退下/系住一座空中花园/无限热爱这迅捷的日子/如同光辉/如同订婚的姐妹”
如果,我们把前面看成是对某些情感的难以释怀或耿耿于怀(指回忆往事),那么,这一节则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历经岁月后的释然了(指归于现实)。
这里“光,从落日退下”表示为心态归于平静,“系住一座空中花园”则表示为一种情感寄托或把某种念想藏匿于心理。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命题的角度,把这里的“光、退下、系住、空中花园”理解成一种阳光穿过高大银杏树时的实景展现。
“无限热爱这迅捷的日子”中的“迅捷”原意是迅速敏捷,在这里则有表示时间或光阴似箭的意思,“无限”则有无条件或没有任何理由的意思。
“无限热爱这迅捷的日子/如同光辉/如同订婚的姐妹”中的“光辉”原意是光芒,这里则可理解为某种特定时间关系,而“订婚的姐妹”则与前面的“女子”形成了一种对照呼应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心态的展现;全句意思则可大概理解为:热爱当下就像热爱过去的一切。
——不过可惜的是,这里作为全诗的结尾部分,怎么看都有些过于平庸了点;虽然,两个“如同”的并列复句有效提升了语感尺度(语气值),但与“光辉和订婚的姐妹”组合,却又明显给人呈现出一种极不协调的陌生感。
综上所述,《银杏篇》算是一首“借银杏之名来表达情感”的“鸟语诗”了。(指诗歌虽是以景之名,但实际上却是“情语”压过了“景语”,“表现大过了内容”的空洞无物之作。)
只是,我们不敢相信的是,这种水平的诗,竟然是出自一位所谓批评家之手;更不敢相信,它居然还能获得由《诗刊》社、《中华辞赋》杂志社、鄂尔多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23年“鄂尔多斯诗歌奖”,而且还是一等奖?
——如此想想:
这些个所谓的奖,也真特么的太没含金量了吧?
作者简介:无枪的将军,本名:何天军,籍贯:重庆万州,当代诗学解读平台【评诗论道】主笔,独立批评家、评论人、实用性诗学理论研究者;推崇:“以诗养性,以评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