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蕊 于 2023-11-13 08:11 编辑
昨日出差天津,高铁五小时,气温低十度,早晨六点半,同事来接,同去东站,天不亮就起身了,晨练半小时,做了个蛋炒饭,准点碰头,去高铁站有四十公里车程,路上有两处堵,赶到时直接可以检票了
邻座穿汗衫,露着一条花臂,接到一个奶声奶气的电话,让打钱给妈妈,信号不是很好,打来一遍又一遍,花臂男无限耐心地接听着,车厢里氛围很好,有点象在图书馆,除了乘务员售零食收垃圾的轻声细语,就只剩高铁与其动能极不相称的奔驰声,处在一支百米每秒的巨箭内部,射向首都,动静居然如此适合翻书
从南往北的路上都是人间,没有奇拔的风景,大江大河无形中一晃而过了,至山东境内,始见大片农田,过了济南,车厢内也显出空旷,并且好象冷了些
随身带了一部《传习录注疏》,打算把中卷书信部分读一遍,《答顾东桥书》是一封万言书,可说是对于抨击心学者的一次总攻,顾的质疑是浮于表面的,有些甚至是断章取义无理取闹,实非可与言者,阳明先生一一作答,答完之后,信还没完,【凡此皆就吾子之所惑者而稍为之分释,末及乎拔本塞源之论也。】也许是顾东桥的言论受世俗的蒙蔽过深,才引出这一篇震聋发聩的《拔本塞源论》吧。此论对于唐虞之世也就是那个未经染污的理想世界的描述言之凿凿颇有孟子之风,开篇这个人心的本源若得认可,其后便势如破竹迎刃而解,这一理想世界若只出于想象,是说服不了人的,阳明先生的确信应该是来自修身的感应吧,这种确信是很有趣的,行道之人相隔数千里数千年原可以心心相印,因为道是一贯的。其余几封皆同志学人间的切磋,说来说去都是致良知,这是为学的主脑,甚至全部,此次翻阅最为触目者竟是“自私”二字,接下来的每封信都说到了,自私是拔本塞源之物,是掩盖良知之物,《拔本塞源论》开篇的理想世界正是天下一体,无私境地
【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答周道通书)
复他本来,就是让天理去作用,私意安排,往好处说是拔苗助长,往坏里说是倒行逆施
【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此正《中庸》“戒慎恐惧”、《大学》“致知格物”之功:舍此之外,无别功矣。夫谓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者,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累,而非克治洗荡之为患也。今曰“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只养生二字,便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根。】(答陆原静书)
为学并不是求长生,然学有所成,立德立功立言,亦长生矣,因为只有天理长存,此外要存一个我,便是背道,便是自私。“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是老子的说法,也有不拔苗助长的意思
【思其可少乎?沈空守寂,与安排思索,正是自私用智,其为丧失良知一也。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若是私意安排之思,自是纷纭劳扰,良知亦自会分别得。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所以认贼作子,正为致知之学不明,不知在良知上体认之耳。】(答欧阳崇一)
思,要它是良知的作用,而不是自己在那里想要思或者想要不思
【夫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讲习、讨论,未尝非内也;反观、内省,未尝遗外也。夫谓学必资于外求,是以己性为有外也,是“义外”也,用智者也;谓反观、内省为求之于内,是以己性为有内也,是有我也,自私者也:是皆不知性之无内外也。故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此可以知“格物”之学矣。】(答罗整庵少宰书)
内外的分别因为有我,我是疆界,也是牢笼,试问这个我的界线从何处画起,何不画画看,界线若画不出,画不全,内处又从何处分呢,这是自私不成立的地方,人是先认了这个自私,才有自私,明辨之,则不知自私为何物。自私是虚妄之物,良知发现,则自私不待破而破
【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损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籍籍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天下之人见其若是,遂相与非笑而诋斥之,以为是病狂丧心之人耳。呜呼,是奚足恤哉!吾方疾痛之切体,而暇计人之非笑乎?人固有见其父子兄弟之坠溺于深渊者,呼号匍匐,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士之见者,方相与揖让谈笑于其旁,以为是弃其礼貌衣冠而呼号颠顿若此,是病狂丧心者也。故夫揖让谈笑于溺人之旁而不知救,此惟行路之人,无亲戚骨肉之情者能之,然已谓之无恻隐之心,非人矣;若夫在父子兄弟之爱者,则固未有不痛心疾首,狂奔尽气,匍匐而拯之,彼将陷溺之祸有不顾,而况于病狂丧心之讥乎?而又况于蕲人信与不信乎?呜呼!今之人虽谓仆为病狂丧心之人,亦无不可矣。天下之人,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答聂文蔚)
这两段读来挺痛心的,阳明先生以为发现了至宝,想把来与世人分享,不至身后磨灭,而世人以他为病狂丧心者,阳明先生不惜身体,只要天理从此光大,不再被掩,这里真可见他无私
最末一封讲勿忘勿助,是这回翻阅最开心的事,就好象从前没有读见过
【来书所询,草草奉复一二:近岁来山中讲学者,往往多说“勿忘、勿助”工夫甚难。问之,则云“才着意便是助,才不着意便是忘”,所以甚难。区区因问之云“忘是忘个甚么?助是助个甚么?”其人默然无对,始请问。区区因与说,我此闲讲学,却只说个“必有事焉”,不说“勿忘、勿助”。“必有事焉”者只是时时去“集义”。若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工夫,而或有时间断,此便是忘了,即须“勿忘”: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工夫,而或有时欲速求效,此便是助了,即须“勿助”。其工夫全在“必有事焉”上用:“勿忘、勿助”,只就其间提撕警觉而已。若是工夫原不间断,即不须更说“勿忘”:原不欲速求效,即不须更说“勿助”。此其工夫何等明白简易!何等洒脱自在!今却不去“必有事”上用工,而乃悬空守着一个“勿忘、勿助”,此正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甚么物来!吾恐火候未及调停,而锅已先破裂矣。近日,专在“勿忘、勿助”上用工者,其病正是如此:终日悬空去做个“勿忘”,又悬空去做个“勿助”,莽莽荡荡,全无实落下手处,究竟工夫,只做得个沈空守寂,学成一个痴騃汉,才遇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此皆有志之士,而乃使之劳苦缠缚,担搁一生,皆由学术误人之故,甚可悯矣!】(答聂文蔚二)
这个烧锅煮饭的比喻真是太绝了,烧空锅的事我是干过的,某年在灶膛里处理废纸,烧着烧着,嫂嫂过来问:锅里倒水了吗?我说没有,揭锅盖一看,锅底通红,这是我唯一一次见锅子是红的。离开具体事情谈勿忘勿助,是空谈,不是真实工夫。种地是真实工夫,农耕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教养了。脱离了实际悬空而谈是最误事的,悬空里面也就生出自私来,顾东桥便是悬空而谈,当时的风气,贪多务得,在记诵词藻上用功,舍本逐末,哪怕是大才子谢缙、杨慎,亦不能免俗
休息时看了看手机,静水喜形于色告诉我桃桃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门门高分,将入学的班级排名往前推了十一位,我回了四个字:天道酬勤。这两个月,我刻意不去管桃桃的学业,是想培养他的自觉,静水看不下去,有时桃桃便跟她起冲突,这一次测试下来,可以放心地放手了,本想对静水说:你要是也肯放手,桃桃学习会更好。想想忍住了,希望她不要认为这个学习效果是她督促出来的吧,来日方长,这样大幅度的进步我反倒有点担心,是不是过于用功了
这几封信后正好有阳明先生对于童子学习的指导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教约)
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要学
可惜,现在的学校只教知识,不教为人,与阳明先生的教育是两码事,这方面也只好家长来补足了。出差归来,静水告诉我说:“桃桃说:爸爸的四个字抵得上你四百个字。”看来他知道我的意思,孩子能在勤学中享受到进步的滋味,无论所学为何,总是一大收获,让这个进步缓缓致远持续不断吧,其间有合天理者存,老天自然也便奖赏了
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