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讨论:孔子弄风雅和李白弄风雅不同 (原稿荆楚网东湖社区)
文字/春江水(林深数树)
如题,孔子弄风雅和李白弄风雅不同。其实应该说,李白弄风雅和孔子不同。
还有大家沉浸欣赏一下《长安三万里》;还有许皮带的恒大“42楼”。应该稍许有答案。
最好你不要问王实味、丁玲、艾青、贺敬之懂不懂风雅。我可以肯定的说贾平凹和贾浅浅都不懂风雅;郑正西张二棍都不懂风雅。至于花千芳孙悟空多少个跟头翻晕了都找不到他影子。
其实风雅在庙堂;风雅也在民间。只是跟花千芳、贾平凹、贾浅浅……没有关系。做秀真理扭曲人性不是风雅,也不是诗。
为什么现在的诗都不是诗?
为什么现在的诗都没有风雅?
我们可以从大人,从古人那里找答案。
我就说两个个例。孔夫子编五经,包括《诗经》。李白写杨玉环《清平调》。
李白的写杨玉环《清平调·》原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很好解读,这是新诗、新散文要的“在场主义”。
云不在场,花不在场,春风,露花也不在场,群玉的山头,月下的瑶台也不在场。但是杨玉环在场,杨玉环的舞蹈在场,杨玉环领舞的妃嫔宫娥在场,纷飞的霓裳,纤纤的玉手,婀娜的舞蹈在场,李白是想入非非了,霓裳乱飞,玉手纤纤,玉体横陈,群玉的山头如仙境一样……也在场啊!
须知这是大唐盛世的宫廷生活。唐玄宗是男人。李白也是男人。没有这份眼福,这份高兴,这份想入非非——会有这首诗吗?
换言之,孔夫子编《诗经》的时候,是没有这份眼福,这份艳福的,这份愉悦,这份想入非非的。
只能说孔夫子曾经年轻过。
大约鲁国的许多豪华场面,灯红酒绿轻歌曼舞场面,他也目击。但远远的,和李白和唐玄宗不同。
还有那些场面也不比大唐;也没有杨玉环。
但到底夫子他也曾经年轻过,知道什么叫风雅,知道风诗放在前面,《关雎》放在前面。所有男人都有过“君子好逑”“辗转反侧”的时候。
我问一问:老了的郑正西和年轻的张二棍,会有这份感觉吗?
郑正西的假做正经,张二棍的莫有风雅,他们的东东离诗歌离风雅远着呢。
【后记】
网友陆羽茶问:“拜读,拜读。林子老师,但不知苏东坡的一树梨花压海棠算不算风雅。”回答 :“苏东坡要是不知风雅,还有谁风雅了?人性风雅时宜,小桥流水,金马玉堂,更琼楼玉宇,光明正大。”再加“再复,斯大林不要普列汉诺夫,弃子了。可是喜欢留下了芭蕾舞。人性是一样的。不也是很多启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