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余大寒 于 2023-12-1 17:42 编辑
基辛格死了,我本想写一帖,发现公理力引经据典,第一时间写了悼念类文章。我无法如此资料详实的写帖,哪怕再有想写的冲动,也只好作罢。但是不是我怕公理力,也不是怕写不好,关键是怕醉笑老师,悼念专业户的帽子太吓人了,实在不敢接招。
其实拿人的死亡做写作的素材,是一种练笔的方式,就像曾国藩喜欢写挽联,朋友还没死,他挽联就已经写好了,深受朋友的诟病,我想他的这个习惯就是写作的癖好。
尽管名人和我们相隔千里,但他们属于公众人物,应该由公众来评判,我不认为非要沾亲带故才能写。只要文字真实,用他人的命运,抒发自己心中的块垒,难道不允许吗?
当然也不是每个名人都要写,而是要写真正与自己有灵魂交集的,越是对他敬仰,就越能写出真情实感,从这点来说,我十分赞同醉笑老师的观点。
更想说的是,我们在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不仅仅要观察自己的内心,还要观察外部世界,既要从内心中挖掘自己的潜意识,还要睁开眼看他人的所作所为,不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溺,应该像打量自己一样打量各圈层的人。
拓展眼界,从无我开始,也从第一人称过渡到第三人称。不把自己的感受夸张成世界的感受,不把自己芝麻大点的事情,看做比什么都重要。看看别人的活法,学习他人的经历。远胜过自己苦苦的摸索。人世间,人是最主要的,上半夜关心自己,下半夜也要关心关心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