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戈戈 于 2023-12-10 10:40 编辑
在中国应届毕业生能走985,211的还是占少数,多数还是毕了业不好找工作的。这些年因为毕业生难就业,不好找工作,就应运而生了“订单班”这样一个产物。乍一看,这真是急家长们之所急,解毕业生之所盼啊……
就是是你多交学费,毕了业,保给你安排工作单位。当然绝不会提前告诉你,绝大多数只是一年的实习期。要是提前告诉你只是保一年的实习期,好像这个订单班就不会有那么多生源了吧。实际的是,实习期一满,那多数就只能让你“另谋高就”了。而用人单位这一年的实习期一满,为什么就要和你说拜拜了呢。因为新的一年的订单班的要安排,这都是拿了钱的呀。好像也不是绝对一个也不给转正,也要象征性地办一个两个,不能彻底绝了人们的希望不是。那样岂不是戏就演不下去了吗!其实,你这一年的实习期也不是和所在的工作单位签合同,而是和给你推荐工作的一个机构签合同,这个机构跟你的工作单位签合同。所以就有了现在一有事就说是“临时工”,不在编制内的说辞。看看今年因为暴雨成灾,表现突出而给纳入了铁路编制的几个人,好像就是这样的人员。
其实我觉得“订单班”,保分配这个机构,和实习期工作单位,他们是互相勾连利益共享的,我总觉得有暗箱操作在里面……在我看来这是好听的,不好听的就是一丘之貉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这个是不是我有点偏激,人家可是在合法下进行的。发发个人见解而已,一切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只是想提醒报“订单班”的人要提前知道这个内幕,想好了再决定。
转而又想,反正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你不报别人还报呢,不知道这个内幕的人还有很多。不能上网看消息的还好多,想让孩子毕了业就能有一份工作的父母还很多……
网络诈骗是骗不了甲,还有乙可骗。这就是诈骗之所以屡禁不止层出不穷的缘由之一。
网络诈骗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用在他们这里好像也大有心得呀……他们是不是在招生时应该把这个情况明明白白告诉招生对象才符合法律法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