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3-12-17 09:01 编辑
题记:健康的个人主义,才能建立良好持久的集体主义。
这题记出自哪里?我确乎不了解,只见别人巧妙借用。一读,再读,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上周末吧?正享周末自由呢,就被诗妹电话骚扰,她说,听说你摔了?伤到脚踝了,要不要紧啊?
我是个清冷,疏淡,不太近人的,就在这一个瞬间,还真是有被感动到。毕竟她也算是“病人”一枚,据说刚刚再次复阳,处于居家休养阶段,我都没有主动问候的自觉性。
如此柔软又愧疚的心态,让我比平常多了几许耐心,也就抛开芜杂陪着煲电话粥。天上、地下,国际、国内,家庭、工作,情趣、爱好,如此等等,话题很散,形散,神也散,不着边际的那种,足足聊了半个多小时。
再后来,她有些撒娇似的把话锋一转,说,诗姐,你上次拒绝陪我,真有些伤到我了,我都严重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被你在意过……
愣了一下,快速搜索记忆,忽而反应过来了。前段时间她要送儿子去外地上学,说是没有安全感想找个人陪着,师父跟她打了包票,说代为出面请我“护驾”。我……最终拒绝了。
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彼此都不曾提及,我都快给忽略了,想不到在这里等我。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果然,果然如此。
叹了口气。缓了缓节奏。我斟酌了一下言辞,才悠哉哉反问,诗妹你有没有想过,拒绝陪你,尤其是师父都出面了,我还持拒绝的态度,需要多大勇气和毅力?
把当时的情况复盘出来。我说,那天赶巧了有三件事:1.学生运动会,我是径赛起点裁判之一;2.运动会结束之后,有一节社团活动课,其中的文学社是我在负责的;3.社团课后的学业辅导课,好巧不巧恰好轮到我了。
辅导课倒是可以调整,提前跟其他老师换换就行;文学社团课我的岗位却是不可替代的;而学生运动会呢,老师们集体担任裁判,类似一个萝卜一个坑,若无公差或紧急情况,谁会闲得慌替你顶事儿?尤其是径赛的起点裁判,在400米标准跑道上,是要随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和1000米调整位置,几乎算走遍操场四个角的,实在的体力活儿!
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请假?以什么名义请假?拿谎言欺瞒同事和领导吗?我又不是失了理性的恋爱脑,不管不顾拿赴死的姿态以肉身为祭,作为新时代职场理性者之一,不得权衡利弊考虑再三么!
所谓“权衡利弊”、“考虑再三”,无非是我能不能面对陪同诗妹走后谎言被戳穿的尴尬局面,领导和同事面前信誉何存?或者我能不能承担拒绝之后的某些“可能”,譬如,没给师父面子的后果,再如,被诗妹割了袍子,亦如,其他。
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给诗妹分析我为嘛选择拒绝,以及我所能感知的压力和纠结,表示:谁也不比谁好受。不哭的孩子就不委屈吗?她只咬紧了牙关忍痛而已。
有一句话我没有跟诗妹提及,主要是说了也没有意义,何苦来哉?这句话就是:我还不高兴师父呢,把我推到进退两难的境地,凭的是什么?我好好地上着班,按部就班地存活,本来是不必面对选择的,不是么?忽而被绑到道德和秩序面前——从诗妹难以释怀的小幽怨里,可以窥见某些刻板印象,好像我多么无情无义,欠缺人情味似的。
我招谁惹谁了啊?!
所幸诗妹听明白了,她不无理解和歉意,说,我私心里自然是希望你陪着,希望太大了吧才会失望,都没有想过你还承受了压力……
肯定是有压力的吖。我笑着跟她说,就我这干净利落的性子,换了个人要求我干嘛早被我踹飞了,可是你毕竟不一样的,我得顾及到你的感受,多犹豫那么一会儿啊!
这个“多犹豫一会儿”的说辞把诗妹给逗笑了,她哈哈的打趣,说,总算找到一点存在感了,原来我不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诗姐还是在意我的,只是在两难选择的时候,走了惯常走的最理性的路,显得特别傲娇罢了。
这妞儿。好吧,也挺可爱。
如此,算前嫌尽释了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