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后几个了哟,先生戳着盘子,试图诱拐我,反复强调说,你真要放弃的话,就得等明年才能吃到了。
不吃,说不吃,就不吃。利落拒绝,埋头夹菜、喝汤,我选择闭目塞听。
儿子跟我同一战线,说,腻了腻了,吃不下了,再吃真的要吐了。
先生瞪着我俩,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转头跟我母亲和妹子商量,说咋分配?老妈2个?妹子2个?剩下的归我?
端午节都过去多少天了啊?皮蛋姑且不说,有些许缓存空间,盐蛋、粽子就不行了,见天论任务都还没吃完——好吧,说是今晚杀青退出舞台。
谢天谢地,再不收尾,不要说吃的话,就是看……都觉得眼睛受不了。
先生感叹说,果然丈母娘经济最具备杀伤力。这话,是端午那天清点并归类“战利品”时,他的结案陈词。
必须归类啊!
米饭、面食啥的,就都不要吃了,啥时候吃不是吃?现在而今眼目下,必须专攻端午收获。譬如,长姐送的,单位发的,徒弟送的,……最多的还是侄子按民间习俗送端午礼,他的准丈母娘减半回馈的——就这减半馈赠也够呛。你能想象,端午习俗是按个头点数么?不问怎么消耗掉,只考虑多少只才拿得出手?每样60?80?120?……艾玛,不能推演。
礼品盒或真空包装,可以缓缓节奏;现包现煮的,1-2之内,须完成清缴任务。皮蛋除了尝鲜,不被允许多吃,免得侵占消化道储物间……
反正我这个对糯米和蛋类不感兴趣的,就被逼着吃了好多天粽子、盐蛋,还是每顿都吃的那种。直吃到我肠胃鼓胀,消化不良,老觉得反胃冒酸的地步。
我说,不吃行不行?先生说,不行,不能浪费粮食。我又说,送给别人行不行?先生说,这年月谁家缺?你出去问问……
我就不高兴了,忍不住抱怨,谁规定送粽子的啊?这个送,那个送,一送还送那么多,真是封建陋习!
这年月有真空包装,有冰箱冷藏冷冻的稍微好点,从前的从前,乡村有攀比送的,米、面、肉之类的先不论,单说几百个粽子,几百个盐蛋,还有几百个皮蛋,真不晓得是咋解决的;要是解决不了……得是多大的浪费啊?
先生笑嘻嘻说,可见“丈母娘经济”不是新词,而是由来已久了的,逢年过节各种送礼便是明证,其中最恼火的就是端午粽子——不是谁都爱吃,不是谁都能吃,还必须礼尚往来,定时、定量解决掉。
“丈母娘经济”是前几年流行起来的词。
相关话题经常听人调侃性提及。譬如,从“三房变四房,迎来丈母娘”或者“你可不买房,除非摆平丈母娘”。
也偶见脱口秀小品这类设置诙谐剧情,被打听儿子结婚准备给对方准备什么,结果当事人罗列了房、车、彩礼若干,让吃瓜群众都快感动得快哭了,剧情忽而反转说我家两女儿,在情理之中又很啼笑皆非的感觉。
故而,所谓“丈母娘经济”,大致意思是适婚男性“婚房刚需”的代名词。没有房子、车子之类注定娶不到老婆——谁家丈母娘肯把女儿嫁你啊?可见房地产经济的拉动,更多来源于满足丈母娘的嫁女条件。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生活压力增大,恐婚一族增多,年轻人选择躺平摆烂,房地产的“丈母娘经济”好像不怎么好用了?
不知道大范围送粽子且按数量讨欢心的“丈母娘经济”还会延续到几时?但愿意思意思就行了,否则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我这般,恨吃恨到恨不得偷摸扔掉了,又担心被人谴责“糟蹋五谷,雷打脑壳”,而不得不忍气吞声往肚里填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