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有一件事真的不需要费什么精力,那就是:中考择校。
很多家长,在孩子一上初中,就把孩子要考哪个学校,或者是至少要考到哪个学校作为学习的目标,希望孩子每天用这个目标鞭策自己,甚至有人会搞出:距离中考还有***天的特殊日历,实际上这些只能给孩子添加心理负担。有人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我承认,压力可以带来一定的动力,但是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成人,都带不来最高动力。作为家长配合孩子学习,我觉得把压力换成习惯、挑战和监督效果更好。
在北京范围内,实际上孩子中考的去向无怪乎两种:第一是上职高技校。那个不需要多高的成绩,看看孩子喜欢什么,将来就去学什么好了。自然不需要设立什么目标。第二是考高中。这个自然是越好的高中越好,可是也不需要设立什么目标。
为什么呢?我说说理由。
一、不可控因素太多:
学生的成绩是由:天赋、努力、家长教育水平、家长学识、家庭条件、家庭环境、教育资源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如果家长给孩子设立学习目标,唯一的可控因素就是努力。努力并不能直接决定名次,自然不能决定目标。不要觉得学习成绩只要努力就行了,难道别人闲着了?如果努力半天,成绩没什么起色,或者说有些进步,但是不能改变根本的排名。那孩子只能在压力和痛苦之下学习,这样也不可能发挥最佳水平。
二、设定目标反而限制了学习潜能发挥:
我说过,学习永远是学与思的成长。设立了目标,人就会注重于学,因为总想快点进步,追求快速提高成绩的高效学习,那就会缺乏思考的过程,而缺乏思考就不会提高学习能力,这样越学越费劲。然而,如果一个人把学习当成修炼与挑战,他就会以思考为主,学习为了辅助思考,自然会平衡学与思的比重,这样他的成绩和学习能力是共同成长的。也许初期会慢一点,但是越到后期优势越大。从我观察现在北京的孩子看,绝大部分孩子都有学有余而思不足的问题,因而无法实现进一步突破。
三、高中择校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高中择校实际上很简单。孩子的成绩够了,可以自由选择心仪的学校。那些好学校也会打电话来让你去面试,就算你对高中一无所知,去听听也能了解个大概。实在不行,哪个学校录取分数线高就去哪里也行。
孩子的成绩不够,就按照区排名作参考去选择即可,也没有什么麻烦的。
说到底,还是成绩越高,选择权越大。这和买珠宝一个道理,你有钱了去信誉好的大珠宝店,买的肯定是真品,精品加极品。那你钱不够,能选择的性价比是有限的。想花小钱买大货是不现实的。而孩子放弃目标执念,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索,反而是获得最好成绩的最佳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