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4-9-27 21:53 编辑
黄昏时原本想找点李自成山海关决战资料,很好奇曾经势如破竹的大顺军,遇上清军怎么就败得一发不可收拾了呢。结果意外被吸引到吴应熊、和硕恪纯长公主一家悲剧上去了。
和硕恪纯长公主(1642年1月7日一1703年),名阿吉格,皇太极第十四女,因清廷政治联姻需要,13岁被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
1673年末,即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兵变。次年四月,“吴应熊及其子吴世琳处绞,其余幼子俱免死入宫”。但悲剧并未就此结束。七年后,几个未成年的孩子还是全都被处死。全家数口,只剩下长公主孤苦一人,凄然终老。
和硕恪纯长公主生为政治工具,终于政治工具。其悲苦身世,即使几百年后今天,仍让人不胜唏嘘。身为人妻和人母,那种丧夫失子的锥心之痛,是任何人都能感知得到的。而统治者之人道,连几岁的孩子都能下手,也是任何时代都不忍直视的暴行。这是因为人性中的良知悲悯,实乃先天固有的本真,不会因时代历史的变迁而丧失。
中外历史上,人道悲剧可谓浩如烟海。西方人有史以来的寡妇沉塘,中国直到民国照样时有发生。古时候的石刑,即便今天中东某些地方,仍可看到。其他如人殉、凌迟、诛族等等,更是触目惊心。不要说亲历其中,就是遥隔千百年后的今天,想想照样毛骨悚然。太平天国覆灭后,多少首领惨死于凌迟酷刑。甚至洪秀全未成年的儿子,清廷照样下得去那双畜生的手。
由此不禁联想起前几日与啊哩的争辩。啊哩认为,人类道德真理并不来自人性而是理性主义的绝对演绎。啊哩进而由后现代相对主义之于理性绝对主义的解构(其实并不很成功),完成了对普世价值的拒斥。
但实际上,我们知道,康德实践理性跟纯粹理性一样,绝非抽掉任何经验对象的空对空自转,而是统合感性、知性和理性的一种先天认知形式。啊哩提到康德理性不参杂任何个人经验时,可能对此有所误解。康德这里指的是人性中影响道德判断的主观立场和动机,也即道德知识对于经验的独立性。但这丝毫不影响包括道德在内的一切知识均开始(发生)于经验。啊哩看到了前者,却忘了同样还有后者。于是构成道德真理命题的活生生的人性内容,实践理性据以处理的经验对象,还有发自人性深处那种天然的良知和悲悯,即康德语境中的“善良意志”,就这样被活生生啊哩踢出道德真理的大门。
当然了,事实终究因客观自在而无法抹杀。所谓“善良意志”的人性本能,并非康德发明,而只是发现,尽管在前现代始终处于遮蔽状态,总不免偶有一现之时。比如生殉这种人类最丑陋的暴行之一,早在战国时期的秦献公,就力排众议,坚决杜绝生殉恶习。后来高祖刘邦,也明令禁止。1722年,清皇帝康熙于病危之际,废除生殉,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废除该制度的君主。自此以后,殉葬终于逐渐在中华大地绝迹。
这里特别提一下明英宗朱祁镇。其刚即位时,大明朝国运正节节向上。从朱元璋称帝算起,经由朱棣父子的永宣盛世,数十年的修养生息和发展,国力很快日渐强盛。可才能平庸的朱祁镇,1449年御驾亲征土木堡之变,竟大败被俘,遭数年软禁。被迎还后,启夺门之变,废景帝,杀于谦。再度上位后,用人不明,致流民暴动达数十万之众。国力屡遭损耗。
然而就这样一位普遍公认的昏君,临终前却不忘特意留下遗诏,废止殉葬,且永世不得恢复,终令万民敬仰,流芳史册。
以上可见,人类良知和理性,其实终极相通。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普世价值而已,没什么高深的理论。像唐朝名将张巡,以活人当军粮死守睢阳,这种行为在当时就饱受诟病,纷争不断。商纣王的残暴,人类早期蒙昧社会种种酷刑的野蛮血腥,即便同时代也是人神共愤。有些事情,若跟统治者利益并不严重对立,人性中悲悯的善良意志就会乘虚而入。
所以当朱祁镇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废止殉葬时,我相信他年幼时一定看到了宫人们的眼泪,在他心里留下触目惊心的阴影。那是历史的眼泪,那是人性的眼泪,是普天之下无数生为父母,永难抚平伤痛的眼泪。
明白了这些,就一点不难理解启蒙思想家在人类文明史上里程碑式地位。康德“人是目的”这一道德命题所表达的,正是现代文明最根本的出发点。这是人类善良意志经由实践理性向自己发出的“绝对命令”。绝对在这里意味着无条件的、终极性的、至高无上且不容动摇的地位。人的尊严和权利终将神圣不可侵犯。人自身的目的就是人的最高本质(费尔巴哈)。人再不能回到前现代,被当作统治者工具,或者成为历史进程中某种伟大目标的悲惨祭品。
九月的秋夜,阳台上凉风习习。极目仰望,天高地远。德国学者梅涅克在评论特勒维奇的文章时曾这样说过:在个体性的价值表达中,历史学家可以洞察到历史中的绝对之物、神圣之物和永恒之物......但遗憾的是只有文化精英才能理解,却无法吸引大众(注)。确实,终极性的东西,乃是我们赖以存在的根基,总有人必须孤独地去坚守。这是思想的宿命。毕竟这世上能令我们深深敬畏的,不仅只是浩瀚无垠的璀璨星空,还有我们内心跟星空一样肃穆庄严的道德法则(康德)。
2024.09.27
注:见陆月宏《走向历史主义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