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4-10-10 11:57 编辑
曾经籍籍无名的淄博,一不留神儿,凭借烧烤火出圈儿。
据说,除了每桌小炉自行烧烤,更有特制小饼,卷葱卷酱卷肉肉。
价格尤其亲民。
刚刷到热搜那会儿,估计各省许多和我一样表情的人,撇撇嘴,鼻子里轻哼:俺们当地的烤肉,才是烧烤届的天花板好不啦。
全国各地都有烧烤。
尤记得1986年春晚,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羊肉串》那句舌头打转儿的台词“我的名字叫阿里巴巴,我来自乌鲁鲁~木齐”,差不多从那时起,新疆羊肉串开始风靡大江南北。
新疆串,重点在孜然等串料,充满异域奇香风味。
虽然,人类开始吃熟肉必定是烤肉,但东亚文化圈属于农耕文明,以肉食为主的饮食方式,无疑是游牧民族专属。
去呼伦贝尔吃过内蒙烤羊腿,羊肉细腻不说,几乎没有膻味儿。成群成群的小绵羊,散养在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上,遍地青草,空气清新,蓝天白云,羊肉不好吃才怪。
烤羊腿,事先要腌制,店家烤至几分熟后,拿过来架在桌上的炉火上,边烤边用小刀片肉,蘸当地的野生韭菜花吃,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蒙古人一统天下时,朝鲜半岛正值高丽王朝,无力抵御蒙古铁骑,遂成为大元附属国。
当时高丽的王后,必须是蒙古公主。
许多生活习惯也影响了半岛,其中包括烤肉。
与新疆/内蒙烤肉置于明炭上来回翻动不同的是,韩式烤肉在炭火之上,放一个铁盘,把肉放在铁盘上烤,焦了随时换。
铁盘,据说由士兵的盾牌发展而来。
随着清末朝鲜族迁入东北,以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韩建交后的人员贸易往来,韩式烤肉,渐渐成为延边特色美食。
韩式烤肉,主要是烤牛肉。其他还有:蘑菇/地瓜/泡菜/圆葱/海鲜,也有猪肉鸭肉。
万物皆可烤。
延边黄牛,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可与日本的和牛、韩国的韩牛相媲美。肉质细嫩,鲜美适口。
本地通常吃法,除了牛肉汤、酱牛肉,就是烤肉了。
根据牛的不同部位,细分成上脑、吊龙、雪花、黄瓜条等。
有些直接烤,保留牛肉原有的美味。
传统吃法,是将牛肉切片,用酱油、海鲜汁、料酒、梨汁、圆葱等,事先腌制。
之后,将腌制好的肉放在铁盘上(下面有烧红的木炭),上下反复翻,香味随着滋滋的烤肉弥漫开来,佐以密制蘸料入口,有的是洋葱丝/海鲜汁,有的是盐料/辣酱,不同的独家秘制配方。
同时配上各种青菜(以生菜和紫苏叶为主,也有海菜、冻白菜等),一小碟蒜片/青椒片/大酱,用来解肉的油腻,与烤好的肉包在一起,一口下去,满足感油然而生。
烤肉店家,同时赠送小份泡菜,一杯覆盆子汁,荤素搭配,与石锅拌饭、参鸡汤一样,体现了朝鲜族药食同源、五色五味的饮食哲学。
猪肉也有烤,腌制好的肉,和金针菇/圆葱/粉条一起烤着吃,口味偏甜。在本地韩餐馆,会直接端上来一个煮锅,已经七分熟,慢慢烹着吃。
从远古时代的篝火烤炙,到现代社会的围炉而烤,延续的是渔猎时代的狂放与浪漫。
寒冷冬夜,一家人围着热炉,不停翻捡着烤盘上的肉,在来回递送食物间,传达暖意和情分。
又或者三俩好友,在暖烘烘的烤炉前,推杯换盏,把酒畅谈,这就是饱含着人间烟火的浓浓味道。
|